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帮一专利>正文

食管癌化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04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管癌化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结构特点是:其胃管(1)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在靠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圆孔(8)、(9),与其内腔相通;其管的外壁上设有5-45的标记,其内壁的一侧设有充气管(2),另一侧设有注药管(3),其二者的一端分别从胃管(1)的敞口端引出管外,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气孔(7)、出药孔(6)、气囊(4)套装在出气孔(7)两端的胃管(1)上,其两端用丝线(5)将其与管体捆扎在一起。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疗效高。(*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的将介质输入体内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食管癌化疗装置。对于食管癌的化疗,因全身用药疗效较差,临床上一般采取局部化疗方法进行,即在电镜下向肿瘤内注药,此法虽具有一定疗效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因其注药设备技术要求高,需要有熟练的操作人员,难以广泛推广普及;二是一些中晚期病人因其病变范围广泛,注射点受限,所以操作难度大,注射穿刺易引起出血、食管瘘、穿孔等并发症,同时药物在肿瘤内进入血液循环而丧失其疗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管癌化疗装置,它能有效地对肿瘤进行药物直接渗透,杀伤杀死肿瘤细胞且对食管正常组织无损伤、痛苦小。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将本技术提供的化疗装置通过鼻腔、食道直接插入病人胃内后用气囊堵住食道病变下端,将药物直接注肿瘤段进行局部化疗。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它包括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气囊4,其胃管1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在靠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圆孔8、9与其内腔相通;其管的外壁上设有5-45的标记,其内壁上的一侧设有充气管2,另一侧设有注药管3,其二者的一端分别从胃管1的敞口端引出管外,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气孔7、出药孔6、气囊4套装在出气孔7两端的胃管1上,其两端用丝线5将其与管体捆扎在一起。其结构的特点是胃管1外壁上的标记5、10、15、20、25、30、35、40、45,其单位为厘米;其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用医用硅橡胶制造,气囊4用医用乳胶制造。本技术因为采用胃管、充气管和注药管三者为一体的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由于其胃管、充气管、注药管采用硅橡胶制造,气囊采用乳胶制造,所以其原料易得,造价低,操作方便,技术要求低,一般医务人员均可掌握,适于各级医院推广普及。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化疗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化疗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气囊4,其胃管一端为敞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在距封闭端口2-3厘米处的管壁上开有圆孔8、9与其内腔相通,其外壁上设有5、10、15、20、25、30、35、40、45的刻度标记,其单位为厘米。其胃管1内壁的一侧设有充气管2,另一侧设有注药管3,其二者的一端分别从胃管1的敞口端引出管外,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气孔7、出药孔6,气囊4套装在出气孔7两端的胃管1上,其两端用丝线5将其与管体捆扎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其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用医用硅橡胶制造,气囊4用医用乳胶制造。其胃管1 充气管2、注药管3的一端开口管经与普通注射器的针栓相配合,以便用注射器充气、抽液、注药等。其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先检查各管腔是否畅通,气囊是否漏气,将气囊内气体放出后取病人仰卧位,咽喉部气雾麻醉,肌注镇静止吐剂,将本装置通过鼻腔内缓慢插入胃内,从胃管1内抽液,证实其在胃内,再由充气管2向气囊4内充气70~90毫升,向外轻拉胃管1,有阻力感时为贲门,后放气囊内气体。依据食道病变下端距贲门距离,向外轻拉胃管1,使气囊位于病变下端,由充气管2向气囊4内充气70~90毫升,用活塞(或夹钳)堵塞充气管2端口,胶布固定胃管1在鼻上。病人取坐位,由注药管3注入药物至食道内,保留一定时间,用注射器通过注药管3将药物抽出,将充气管2端口活塞(或夹钳)打开,放出气体,吞咽润滑油将胃管1拔出即完成一个工作过程。该化疗装置在食管气管瘘,食管穿孔出血,食管高度狭窄患者慎用或禁用,亦不适用于食管上段肿瘤的治疗。权利要求1.一种食管癌化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气囊(4);其胃管(1)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在靠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圆孔(8)、(9)与其内腔相通;其管的外壁上设有5-45的标记,其内壁的一侧设有充气管(2),另一侧设有注药管(3),其二者的一端分别从胃管(1)的敞口端引出管外,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气孔(7)、出药孔(6);气囊(4)套装在出气孔(7)两端的胃管(1)上,其两端用丝线(5)将其与管体捆扎在一起。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胃管(1)外壁上的标记5、10、15、20、25、30、35、40、45的单位为厘米。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用医用硅橡胶制造,气囊(4)用医用乳胶制造。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管癌化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结构特点是其胃管(1)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在靠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圆孔(8)、(9),与其内腔相通;其管的外壁上设有5-45的标记,其内壁的一侧设有充气管(2),另一侧设有注药管(3),其二者的一端分别从胃管(1)的敞口端引出管外,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气孔(7)、出药孔(6)、气囊(4)套装在出气孔(7)两端的胃管(1)上,其两端用丝线(5)将其与管体捆扎在一起。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疗效高。文档编号A61M25/00GK2250773SQ96206730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帮一, 刘贵涛, 樊兆红 申请人:陈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管癌化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胃管(1)、充气管(2)、注药管(3)、气囊(4);其胃管(1)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在靠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圆孔(8)、(9)与其内腔相通;其管的外壁上设有5-45的标记,其内壁的一侧设有充气管(2),另一侧设有注药管(3),其二者的一端分别从胃管(1)的敞口端引出管外,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气孔(7)、出药孔(6);气囊(4)套装在出气孔(7)两端的胃管(1)上,其两端用丝线(5)将其与管体捆扎在一起。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胃管(1)外壁上的标记5、10、15、20、25、30、35、40、45的单位为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帮一刘贵涛樊兆红
申请(专利权)人:陈帮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