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123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对锂电池组电量进行检测;当锂电池组电量低于充电电量阈值时,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一环境温度;在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基于电池箱体内的加热层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二环境温度;在判断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市电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整个充电环境温度控制在0℃至40℃,也保障了整个充电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充电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当前大力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推动高层建设发展,从而大动了电梯行业的蓬勃成长,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电梯已成为重要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它对高层楼宇发挥着高效运输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持续稳步发展,截至2015年止,中国电梯拥有量已经超过400万台,并且电梯的每年呈20%的增长态势,世界上的75%基本上是中国制造,因此,电梯产业因其本身是根据具体需求而量身定制的特点,因而不出现产能过剩,这也是它稳步增长另一重要要素。但是,电梯是一种机电类的特种设备,发挥高效便捷功能的同时,它的安全与质量也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电梯一旦发生故障或意外时候;如供电故障而引起困住乘客时,引起被困人员的焦燥不安甚至影响人身安全。因此如何保证乘客的安全,并得到及时救援是必须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因供电系统故障而导致电梯困人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电梯应急救援装置,因为我国目前由于电力紧张,特别是高峰拉闸限电频繁,或者电力负荷过大都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现有状况就是增加电梯应急救援操作来代替人工救援。电梯应急救援操作装置是当电梯发生供电系统故障时,能自动转换、检测并确认电梯在安全状态下,慢速驱动电梯向最近或预定楼层停靠,平层后开门释放乘客的一种装置,在供电恢复之前,该装置可使电梯退出正常服务。电梯采用锂电池应急装置是正兴起的行业,由于它具有体积小、效能髙、充电快等特点,它将取代现有的铅酸电池,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电梯锂电池应急救援装置的工作环境基本是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环境限制,如在严寒地区会导致发生供电系统故障需要启用电梯锂电池应急救援装置,为保证低温下电梯锂电池应急救援装置的充电问题,就需要对其后备电源进行技术设计,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的充电而设计,为适应用工况环境和锂电特性而进行创新,对于解决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能快速投入工作起到关键作用。图1示出了现有的电梯应急装置结构原理图,整个电梯应急装置包括电源监测模块、控制模块、电池组模块、逆变单元等等,整个后备电源的工作原理:外电正常时电源监测模块监控电网状态给后备电源中的电池组模块进行充电,当电网故障后启动电梯应急装置中的后备电源供电,电梯应急装置断开市电与负载间连接,由电梯应急装置中的电池组模块提供能量,通过逆变单元将后备电源的电源逆变为设备负载所需要的交流电,达到后备使用的目的。电梯应急装置中的后备电源依赖电池作为使用的能源,现有的电梯应急装置中的电池组模块可以容纳有锂电池,其整个后备电源中的锂电池组会处于充放电过程中,即使锂电池组充满电之后,在一段时间的放电损耗中,也需要适当对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梯应急设备处于室外或室内没有辅助加热设备时,在寒冷的环境中,锂电池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低温下充电也难以补充到额定容量,这种电梯应急装置在北方天冷环境中使用都会造成锂电池寿命损耗。现有锂电池合适充电的环境温度范围在0℃至40℃,环境温度越低,锂电池充电越慢,但很安全,但温度高充电快,电池发热,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户外寒冷天气状况下的锂电池充电,基于对电池箱体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延长锂电池充电寿命以及充电达到的额定容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对锂电池组电量进行检测;判断锂电池组的电量是否低于充电电量阈值;当锂电池组电量低于充电电量阈值时,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一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在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基于电池箱体内的加热层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二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在判断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市电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加热的过程中,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三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第三环境温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在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如果超过第二温度阈值时,则停止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在0℃至5℃之间,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在15℃至40℃之间。所述电池箱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所述加热层由低压发热丝和硅橡胶组成,所述低压发热丝外由所述硅橡胶固定成型。所述启动市电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包括:采用恒流恒压的方式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所述电梯应急装置包括后备电源电池箱,所述后备电源电池箱容纳有锂电池组,所述后备电源电池箱包括:电池管理模块,用于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对锂电池组电量进行检测,并判断锂电池组的电量是否低于充电电量阈值;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环境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包括第一环境温度和第二环境温度;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的关系;加热模块,用于在温度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基于电池箱体内的加热层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在加热的过程中,在判断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市电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所述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还包括加热关闭模块,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还用于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三环境温度;所述温度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第三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的关系;所述加热关闭模块用于在加热的过程中,在温度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三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则停止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在05℃至5℃之间,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在15℃至40℃之间。所述电池箱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所述加热层由低压发热丝和硅橡胶组成,所述低压发热丝外由所述硅橡胶固定成型。所述充电管理模块采用恒流恒压的方式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电梯应急装置中的电池箱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对锂电池组电量进行检测;判断锂电池组的电量是否低于充电电量阈值;当锂电池组电量低于充电电量阈值时,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一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在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基于电池箱体内的加热层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二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在判断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市电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对锂电池组电量进行检测;
判断锂电池组的电量是否低于充电电量阈值;
当锂电池组电量低于充电电量阈值时,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
内的第一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
在判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基于电池箱体内的
加热层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二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
在判断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市电对锂电池
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加热的过程中,基于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箱体内的第三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第三环境温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
在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如果超过第二温
度阈值时,则停止对电池箱体内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在0℃至5℃之间,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在15℃至
4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箱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所述加热层

\t由低压发热丝和硅橡胶组成,所述低压发热丝外由所述硅橡胶固定成型。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充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市电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包括:
采用恒流恒压的方式对锂电池应急装置中的锂电池组进行充电。
6.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再华马飞辉张敬荣谢君韩子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寰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