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青林专利>正文

医疗输液调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273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疗输液调剂装置由支板和设置于支板上的输液器、通气管、空气过滤器、空气缓冲消毒瓶、三位二通转换阀、针头、负压装置、压力调节阀、加压装置、四个二通阀、二个二通、连接管及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组成,且此针头为由一长一短的两平行针头组成,其外壳可焊为一体。该调剂装置将药粉瓶与输液瓶组成一回路,实现溶解药粉成药液和将药液回收至输液瓶的调剂工作。该调剂装置的优点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减轻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院中输液用输液调剂装置。现医院中输液调剂通常是由护理人员用针头将配液吸入针管内,然后将配液注入药粉瓶,待药粉溶解后,再用针头将溶解液吸入针管,注入到载输液的输液瓶内,这种调剂方法操作烦琐,尤其药粉用量大时,反复操作的劳动强度很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的医用输液调剂装置,以使操作简便,工效高,减轻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疗输液调剂装置,包括有支板和设置于支板上的输液器、通气管、空气过滤器、空气缓冲消毒瓶、、单向阀、负压装置、压力调节阀、加压装置、针头、三位二通转换阀、二通阀及三通管件、其中输液器包括输液管、调液阀及连接输液管一端可扦入输液瓶顶盖的扦针,其特征在于针头为一具有二个平行针头的双针头,且一长、一短,长针头的一端与输液器的另一端相连接,短针头的一端与三位二通转换阀的通口a相连通,转换阀的通口b与空气缓冲消毒瓶的出口相连通,转换阀的另二通口c、d分别与三通A的进口、通气管的进口相连通,通气管的端头设有能扦入输液瓶的长针,三通A的二出口分别与二通阀E、F的进口相连接,二通阀E的出口与压力调节阀的进口相连接,压力调节阀出口与负压装置的进口相连通,空气缓冲消毒瓶的进口与空气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空气过滤器的进口与三通B的出口相连通,三通B的二个进口分别与二通阀G、H的出口相连通、二通阀G的进口与大气相连通,二通阀H的进口与加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加压装置的进口与大气相连通;在支板上设置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上述结构的医疗输液调剂装置,当输液容器采用输液瓶(玻璃瓶)时,其工作程序为1、先将三位二通转换阀设置为a与c通、b与d通的位置(见图2),将二通阀E、G为开通位置,二通阀F、H为关闭位置。2、将输液器上端的扦针扦入输液瓶顶盖,将通气管端头长针头扦入输液瓶使针头露出液面。3、把输液管架设于调液阀上利用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将双针头扦头药粉瓶内,此时,调液阀同时开启、输液管畅通,启动负压装置,由与负压装置相连通的转换阀a-c通路、经短针头与药粉瓶相连通而对药粉瓶抽真空,与此同时,输液瓶顶部空间经空气过滤器、空器缓冲消毒瓶、转换阀b-d通路使通气管与大气相连通,利用药粉瓶及输液瓶顶部空间的压差、配液由输液瓶经输液管,长针头注入药粉瓶,配药完毕。4、旋转转换阀(见图3)使三位二通阀的a-b通、c-d通,此时负压装置通过c-d通路、通气管对输液瓶顶部空间进行抽真空,与此同时大气经空气过滤器、缓冲消毒瓶、a-b通路而进入药液瓶,利用该压差,配好的药液由药粉瓶、经输液管、回收到输液瓶。5、通过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由药粉瓶内拔出双针头,调液阀关闭、输液管闭合,将输液器另一端与输液用针头密合连接。上述的输液调剂装置也可叫做负压调剂装置,它用负压装置来造成某一部分为真空,使其吸配液来配药液,和使其吸药液来配剂。当输液器采用输液袋(医用塑料袋)时本技术也可采用正压装置来配液,其工作程序与上述相似,所不同之处是此时二通阀E、G关闭,H、F为开启,不用负压装置而用加压装置(见图2),是加压装置将加压空气经空气过滤器、空气缓冲消毒瓶、b-d通路至通气管,通入输液袋顶部,使袋中配液在该正压作用下经输液器、长针头而下注入药粉瓶内,待药液配好后、转动三位二通转换阀使a-b通、d-c通,加压空气经空气过滤器、空气缓冲消毒瓶、a-b通道、短针头而进入药粉瓶,使配好的药液在正压作用下由药粉瓶,经输液器回收至输液袋进行调剂,此时,借助于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将双针头由药粉瓶内拔出同时调液阀闭合。由上述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及过程可见,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根据不同情况选择E、F、G、H四个阀门和一个转换阀的位置,启动负压或正压装置,借助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将双针头扦入药粉瓶或由药粉瓶内拔出就可以完成输液调剂工作,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性相当广泛。当二通阀采用玻璃旋塞阀、负压装置采用真空泵、加压装置用气囊,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采用杠杆或凸轮结构时,工作程序将更加快捷、省力、准确,整个装置的成本会更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总体结构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溶解药物工作原理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回收药液工作原理图;图4三位二通转换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图4剖视图;图6、7、8图4中阀芯的三个位置结构示意图;图9空气缓冲消毒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11图10局部L向视图;图12图11Y-Y剖视图;图13、14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工作状态图;图15双针头示意图。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医疗输液调剂装置为由支板1、设置于支板上的输液器2、三位二通转换阀3、压力调节阀4、单向阀15、真空泵5、通气管6、双针头7、空器过滤器8、空气缓冲消毒瓶9、连接管10、加压泵11、玻璃旋塞二通阀E、F、G、H及三通A、B和杠杆式的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12组成,真空泵设置于支板背面(图1中以虚线表示)。转换阀3有a、b、c、d四个通口,其通口a通过连接管10与双针头7的短针头72相连通;通口b用连接管10与空气缓冲消毒瓶9的出口相连通,消毒瓶9的进口与空气过滤器8的出口相连通,空气过滤器8的进口与三通B的出口相连,三通B有二个进口,其一通过二通阀G与大气相连通,其二通过二通阀H与作加压泵的医用气囊出口相连接,气囊有一通口与大气相连通,转换阀的通口C与三通A的进口相连通,三通阀的二出口,其一通过二通阀F与大气相连,其二通过二通阀E与压力调节阀4的进口相连通,压力调节阀4与单向阀15的进口相连通,单向阀15的出口与真空泵5的进口相连接,真空泵5的出口与大气相通。转换阀的通口d通过连接管10与通气管6一端相连通,通气管端头接有一长针头,其针尖从倒置状的输液瓶顶盖扦入其内,针头露出于液面。由图1所示可见,输液器2包括输液管21、调液阀124及端头的扦针22,由图1和图15所示可见,双针头7的两个平行针头71、72的外壳点焊在一起,以便同时扦入药粉瓶。参见图9,空气缓冲消毒瓶为塑料瓶91内加一紫外线灯92制作而成,该消毒瓶顶盖上设有进、出口管93、94;加压装置为医用血压计上的气囊11(见图1)。参见图4、5、6、7、8,本实施例中三位二通转换阀为机械式旋转阀,它是由阀体31、阀芯32组成,阀体31的X、Y轴方向上设有二个互相垂直的孔314、315,Z轴方向带有阀芯32的阀芯孔316,孔314、315于阀体外壳上有四个外通口a、b、c、d,此四个通口通过阀芯32的二条通槽324、325形成通路,阀芯32为一端头设有旋把321、另一端带有螺纹322和中间的芯柱323组成,芯柱323与阀体上的阀芯孔316相匹配,其一端螺纹322用垫片33、螺母34固紧在阀体31上。参见图1及图10-12,实施例1的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12为杠杆式的连动结构,由固设于支板1上、输液瓶下方的轴座121、架设于轴座121的杠杆122,限位块123,调液阀124,弹簧125组成,杠杆右端设有开口槽1221(见图11、12),其上设置夹紧螺钉1222,当双针头7由开口槽1221开口处推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输液调剂装置,包括支板和设置于支板上的输液器、通气管、空气过滤器、空气缓冲消毒瓶、负压装置、单向阀、压力调节阀、加压装置、针头、三位二通转换阀、二通阀及三通管件、其中输液器包括输液管及连接输液管一端、可扦入输液瓶顶盖的扦针和调液阀,其特征在于:针头为一具有二个平行针头的双针头,且一长、一短,长针头一端与输液器的另一端相连接,短针头的一端与三位二通转换阀的通口a相连通,转换阀的通口b与空气缓冲消毒瓶的出口相连通,转换阀的另二通口c、d分别与三通A的进口、通气管的进口相连通,通气管的端头设有能扦入输液瓶的长针,三通A的二出口分别与二通阀E、F的进口相连接,二通阀E的出口与压力调节阀的进口相连接,压力调节阀出口与单向阀的进口相连接,单向阀的出口与负压装置的进口相连通,负压装置的出口通大气,二通阀F的出口与大气相通,空气缓冲消毒瓶的进口与空气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空气过滤器的进口与三通B的出口相连通,三通B的二个进口分别与二通阀G、H的出口相连接,二通阀G的进口与大气相连通,二通阀H的进口与加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加压装置的进口与大气相连通;在支板上设置针头与调液阀连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罗青林罗冬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