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强专利>正文

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57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医疗注射后,能自动销毁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其特征是在塑料针筒内,注射针座一端中央设有自毁台。塑料推杆在活塞端中央设有封闭孔及内藏式自毁针,复合型活塞及保险环等组成。该注射器彻底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毁难,自毁后会渗液,还有可能会误毁,耗材多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用材少,成本低、易生产、很实用、易于回收后的再生加工。为彻底杜绝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后被重复使用的现象,消除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的隐患,提供了技术保障,是现有一次性注射器极佳的升级换代产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医疗注射后能自动销毁的一次性医疗注射器;尤其是由塑料针筒,在筒内注射针座一端中央设有自毁台。塑料推杆,由在活塞端中央设有封闭孔及内藏式自毁针,复合型活塞,以及保险环等组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卫生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大众必将对有关健康的各种医疗器具提出更高的要求,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已不能完全让人放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法分子将已用过的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回收后稍作处理,再重新销售和使用,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亟待一种具有实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彻底自动销毁的注射器予以替代。经过对国内专利文献的查阅比较,发现一些可自毁的一次性注射器,从技术上讲都还不成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缺陷,有些还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 有的自毁式注射器在推杆顶端设有尖锐物,都是外露的,这就不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为锋利的尖头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若干次碰到加工器件和操作人员的手,极有可能使尖头碰钝及误伤操作者。2 塑料针筒在注射针座这一端,由于有强度要求,端壁都有一定的厚度,如用普通塑料做尖锐物来刺穿端壁,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必须用昂贵的特种坚硬塑料才有可能。即使换成金属材料,也要增加多道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3 用单纯的尖锐物来刺穿针筒端壁的设计,在推杆向前推进刺穿端壁过程中,会使筒内的液体,从被刺穿的端壁与尖锐物之间渗出,这在医学上是要绝对禁止的。4 还有用自锁装置来达到一次性目的的,但这些装置一般都是用塑料制成,其强度不高,因而自锁的效果不可靠,反之也不便于回收后的再生加工。5 为防止误操作而自毁,有些设计在推杆上所设的“限位杆”,因其拉脱方向与推杆的推进方向都是相同的,这样推杆在受到稍大的外力作用下,依然有误毁的可能。6 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推杆,根据不同规格要求,为便于医护人员单手抽取液体的操作,都要比针筒管长出10-25mm左右,在当今医疗现实中,使用的绝大多数都是一次性的注射器,其年耗用量是数以亿计的,如此巨大的用量,而每一个推杆都要比针筒管长出10-25mm左右,这实在是多余的,不能不说是对物质资源的一种无谓而巨大的浪费。7 目前,国内外一次性注射器所用的橡胶活塞,基本上是采用其凹孔与塑料推杆的凸轴相连接的方式,特别是小规格型号活塞所用的小凹孔与塑料推杆小凸轴相连接的结构;由于橡胶材料的抗形变能力较弱,在抽取液体时,注射针如被异物突然堵塞,或抽取粘性较强的液体时,用力过猛,以及活塞被粘性液体干结在针筒内,时常会发生活塞与推杆被拉脱的现象,这也是此类结构不可避免的技术缺陷。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革命性的技术改进。促进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对传统设计和现有技术进行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使其在技术上发生质的提高,使之成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和使用方便,成本低,性能可靠,极为实用的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本技术旨在提高注射器在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减少橡胶的使用量,降低产品成本,突破传统结构,从而节约原材料,提高其性能。为使广大民众能用上卫生、安全、放心,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注射器,提供一种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在塑料针筒一端是注射针座,其筒内中央设有自毁台;针筒的另一端是针筒口和针筒座,针筒上标有容积刻度。在塑料推杆活塞端中央,设有封闭孔;活塞是采用复合型的;在推杆的另一端是推杆座和保险环。其结构特征是在塑料针筒内,注射针座一端中央设有自毁台,自毁台端面是较薄的自毁膜;在针筒的另一端,针筒座距针筒口有10-25mm左右。塑料推杆的活塞端端面中央设有封闭孔,封闭孔内设有内藏式自毁针,封闭孔端面覆有封闭膜;活塞的另一端面内有数根辐条,复合型活塞,在两组塑料活塞槽中嵌有橡胶密封圈;推杆的另一端是推杆座,推杆座上残连着保险环,保险环上着有醒目色彩作为未使用过的标志物,保险环上还设有拉扣。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优点有以下几点1 由于在塑料针筒内设有自毁台,当针筒内的活塞推进到自毁台时,自毁台首先顶破有阻尼作用的封闭膜,同时活塞中央的封闭孔与自毁台的侧壁相闭合,继而由内藏式自毁针刺穿自毁台端面上的自毁膜。这一设计就可有效的避免在自毁的同时,有液体从被刺穿的端壁与自毁针之间渗出的严重缺陷。2 由于在注射针座一端的针筒内设有自毁台结构,自毁针只需刺穿自毁台端面上一层较薄的自毁膜,而针筒的端壁厚薄已与自毁的难易无关;这一设计很好的解决了破壁难的问题,因此就可以把自毁针和推杆用同一种普通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同时还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破壁难而用力过大所形成的冲力,使注射速度突进而给患者可能造成的疼痛。3 将传统的针筒座由一端移至中间10-25mm左右,由推杆座上的保险环端面直接顶住针筒口,此时活塞中央的封闭孔端面与针筒内自毁台端面恰好将要碰及,以此方式来实现防止误操作而自毁的目的。同时又保留了传统针筒座与推杆座10-25mm左右的间距,以保证医务人员单手抽取液体的操作需要。这一设计由于只是将针筒座作了一定的位移,并未减少针筒的有效容积,而每只推杆长度却可以减少10-25mm左右,这对年耗用量数以亿计的一次性注射器来说,不仅可自身节约大量的原材料,还可以大量节约相关的包装材料,运输成本等,可为社会节约大量的多种资源。4 因为自毁针被设计成内藏式的,在生产和组装时都不会碰及生产者和生产器具,这样就可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和误伤生产人员的几率。5 活塞采用复合型设计,以塑料活塞作支架,在两组活塞槽中嵌入只有现有橡胶活塞数十分之一使用量的橡胶密封圈,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橡胶的弹性密封功能,又能大大减少橡胶的使用量,同时还能达到比用全橡胶或全塑料活塞更好的密封效果。6 用塑料支架和橡胶密封圈来代替全橡胶活塞。这可大大地减少橡胶材料的用量。从生产成本来讲,普通塑料比橡胶材料价格要便宜,减少橡胶材料的用量就可有效地降低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从环保方面来讲,橡胶制品是很难自然降解的,回收后的再生加工成本也远远要高于塑料制品,而再生橡胶的使用性能和价值又逊于再生塑料,所以用塑料替代橡胶或尽可能减少橡胶的使用量,可减少社会无谓的物质消耗,同时也十分利于环境保护。7 由于活塞和推杆被设计成一体,由普通塑料一次性注塑而成,橡胶密封圈被针筒内壁严密地压缩在活塞槽内,因而可彻底地避免活塞与推杆被拉脱的现象发生。8 把保险环设计成与推杆座相残连,这样可使保险环的拉脱方向与推杆的推进方向成90°夹角,因而它比现有技术中推杆上的“限位杆”,抵抗外力的能力要强许多,保险的效果自然更胜一筹。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使我国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技术水平,向产业化、实用化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为结束我国目前因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技术不成熟,尚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产品的历史,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所示附图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分段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楚起见作分别叙述。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具有塑料针筒9,注射针座1,针筒座10;针筒内是塑料推杆12,塑料活塞7,推杆座14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塑料针筒内,注射针座一端中央设有自毁台3,另一端是针筒口11,针筒座10;塑料推杆12,一端 是复合型活塞7,活塞7一端面中央设有封闭孔6;塑料推杆12的另一端是推杆座14,推杆座14上残连着保险环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