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59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将液体注入身体组织的经一次性使用即丢掉的皮下注射器,包括一圆柱形主体,一带有活塞杆的活塞,一位于活塞杆自由端的驱动件,以及一当活塞通过驱动件被压下时注射液体的插管。插管可缩入主体,但在通常状态下被可释放的阻挡件卡住而不缩回。有驱动装置用来产生所述的缩回动作,有一释放装置当注射后驱动件上的压力消失时立即释放阻挡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家都知道皮下注射器在很多方面都有传染的危险,包括吸毒成瘾者之间的重复使用。全世界已经作了很大努力想办法设计只能一次使用的皮下注射器。然而直到现在,还未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其中尝试的一种设计是当注射完毕后使活塞杆断裂,而另一种设计只是使用者自己在注射后主动地把插管(如注射针之类)缩回到注射器里。经验表明这些以及其他所尝试的方案对被传染的注射器或插管尖端所带来的传染危险来说都是不能胜任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皮下注射器,基本可以完全消除由于滥用注射器或在摆弄及接触已经用过的注射器时不小心刺破皮肤而产生的传染的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以将液体注入身体组织所使用的皮下注射器为基本形式,它包括一个圆柱形主体、一个带有活塞杆的活塞、在活塞杆自由端的驱动件、以及当活塞通过驱动件被压下时注射液体的插管。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新颖和特殊的地方在于首先其中的插管可以缩回到主体,但在通常情况下通过一个可释放的阻挡件使插管保持不缩回,其次还有驱动装置以实现所说的缩回动作,以及还有一个释放装置用来当初始注射后作用在驱动件上的压力停止时释放阻挡件。根据这个方案,其中带有尖端的插管在使用者的手指一从驱动件(比如活塞杆上的推钮)上移开就会立刻缩入注射器的主体。这样不但在完成注射时,而且在中断注射的情况下,注射器就自动变成无害的。这可避免吸毒成瘾者之间常常发生的共用同一针剂因而发生传染的情况。下面将说明,这里所描述的设计也能防止使用者使注射器的自动安全系统失效。在其他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在灌注、排气、穿刺和注射等方面可与以前公知的皮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相同。本专利技术及其另外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可得到更具体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皮下注射器的第一实施例在使用或通常状态时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注射器的类似剖视图,此时插管已缩入注射器的主体而变成无害的。图3是显示图1和图2中的释放装置的一些细节的放大图。图4是显示释放装置其他细节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皮下注射器的第二或较佳实施例的纵剖图。图6是图5的注射器的下面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7示出了图5中的注射器在释放装置和阻挡件之间的拉件一端的细节。图8示出了拉件另一端的重要细节。图9-12是图5的注射器顶部的释放装置和驱动件在不同操作阶段的放大横剖图。图13A-D示出了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不同操作阶段的情形。图14是图13A-D的装置所用的薄膜件的平面图。图15可以看作是图5的注射器的下半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其中插管缩回,在低端或开口处有特殊的密封件。图16示出了在密封件呈最终形状时图15的注射器下面部分。图17是注射器下面部分在通常状态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和密封件有关的特别的设计特征。图18示出了图17的注射器的下面部分,但其插管缩回。如图1和图2所示的皮下注射器包括由外管15和内管16组成的主体,有一中间活塞4及其一管状活塞杆11,活塞杆11的上部自由端有一个推钮9形式的驱动件。一个插管8从低端开口21穿出。当环形活塞4向着注射器主体15的底部运动时,活塞前面的空间19内的液体以通常方式通过狭槽7被压入插管8,插管8的上部开有流入液体的小孔。插管8可以缩入注射器主体,具体地说是可以缩入内管16,但在图1所示的通常情况下,它被呈细瓶5形式的阻挡件阻挡而不能缩入,细瓶5充有加压的媒质并被由管16内的法兰17所形成的止动件卡住。一个压缩弹簧6组成了驱动装置,它促使插管8向着图示的上方,也就是顶着细瓶5的底部。一个圆盘18或为此目的的类似的约束件连接在插管8的上端。圆盘18的形状使它可以穿过由法兰17限定的开口。刺穿或破坏细瓶5可释放插管8使之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而进入管16。这种阻挡的解除可通过针3来实现,针3可从其位于活塞杆11顶部的释放装置向下射出,在释放后上部弹簧10使针3运动。在管16的顶部形成了一个带有扩大平底14的圆锥件13,圆锥件用来捕获针3的针尖并引导它沿着正确方向射向细瓶5,即使整根针开始时位于圆锥形开口13之上也是如此。包括主部件1和2的图3和4放大也显示了针3的释放装置,可以认为是与圆珠笔中的通常驱动机构相类似的。一个圆板12装在针3的上部,它与位于装有弹簧10的套筒形部分1、1b的内部的槽口配合使用。当板12旋转时,切口使板并进而使针3可以在弹簧1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驱动按钮9被压下注射后再放开时,就会产生释放动作,比如在完成注射而注射器已空的时候,或者在使用者想换一下手,或者在两个吸毒成瘾者想共享同一注射器里的针剂时,都会产生这个动作。注射器还有一个顶板12,顶板12和其他东西一道使注射器不能拆开。图2显示了使用后的注射器,也就是,由细瓶5形成的阻挡件已被破坏,两个弹簧6和10都已作用。插管8已插入内管16并停在圆锥形的底部14上,插管的尖端位于注射器的下端开口21处或正好在其里面。在此区域,也可以在围绕插管8的密封件20处,有利地设置密封构件以防止沿着插管8通过开口21的泄漏。这样皮下注射器就变得无害了,而且永远不能再使用。位于活塞4前面的空间19内的残余液体不会漏出。在图5和6中的实施例中,结构的一些主要特征和上述实施例类似,即有主体32、内管33、可在其间移动的管状活塞31以及活塞杆34。从图6看得最清楚,活塞31前面的空间38内的注射液可通过通道33b和36b被压入插管37,通道33b和36b分别位于主体32的底部和插管37的固定件36上,插管37穿过主体32的突出的底部上的开口32a。管状部分32和33以及环形活塞31可以是圆形、六角形或其他截面形状。活塞杆34的上端较大,且其形状适于容纳一部分释放装置40。此装置也被由柔软顶盖35形成的驱动件部分包围,顶盖35对压力具有弹性,即受压后可恢复原状,比如对使用者的拇指的压力具有弹性。释放装置的塞形部分41压入活塞杆34的上端部分,其重要作用将结合下面的图9-12作详细解释。拉件42从释放装置40沿中央向下延伸穿过活塞杆和内管33到固定件36上的阻挡件。释放装置40有啮合件45适于与拉件42上的齿部之类相啮合。图6更详细地显示了固定件或阻挡件36,其顶部连接在拉件42的下端,形成了板状或轭状的横向件,其边36a适于靠在位于内管33内部的法兰33a上并被其阻挡。因此这些法兰组成了突出的小止动件,在通常状态时确保不发生阻挡件和固定件36向上穿过内管33的任何运动。如图5和6所示,在此通常状态或位置,插管37从主体32伸出准备使用即供注射之用。在管部33内有压缩弹簧39,它位于管部33的底部和绕阻挡件或固定件36上部较大部分的外缘的肩部之间。弹簧39试图将阻挡件向上推,但只要相配合的阻挡部件36a和33a之间的阻挡作用存在,就无法实现。然而,只要在拉件42内产生较弱的向上方向的张力,阻挡作用就会解除,因为这样的力可使止动法兰33a之间的阻挡部件36的横向件发生变形,也就是,中间部分向上隆起因而横向尺寸减小。这样突出部36a可以移动穿过法兰33a,具有较大力的弹簧39不仅可弹射整个固定件36,而且可使拉件42穿过内管33向上。同时,插管37穿过下端开口32a缩入注射器的主体32-33。这个缩回动作一直持续到整个插管37移过开口32a到达注射器主体内部的安全保护位置。图7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液体注入身体组织的一次性使用后即丢弃的皮下注射器,包括一圆柱形主体15、32,一带有相应的活塞杆11、34的活塞4、31,一位于活塞杆自由端的驱动件9、35,以及一当活塞通过驱动件被压下时注射液体的插管8、37,其特征在于:插管8、37可缩入主体15、32中,但当在通常情况下,插管8、37被可释放的阻挡件5、36a卡住而不缩回,驱动装置6、39用来引发所述的缩回动作,一释放装置1、2、3、10、40、41在注射后驱动件9、35上的压力解除时用来释放阻挡件5、36a。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德格哈德米勒
申请(专利权)人:奥德格哈德米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O[挪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