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05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包括车体、行走装置、极限限位装置、失重控制器、载人平台,行走装置安装在车体的下端,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撑架、行走电机和行走轮,行走支撑架安装在车体的下端,行走电机安装在行走支撑架上,行走轮安装在行走支撑架的轴上,极限限位装置对称安装在车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失重控制器安装在车体的中部,载人平台安装在失重控制器的上端,载人平台的前端、后端固定在车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对失重进行模拟,这样与影片相互配合,模拟的更加逼真,增加了游客体验的刺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娱乐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
技术介绍
在各大游乐场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娱乐器械,有室外娱乐器械和室内娱乐器械,对于室外娱乐器械来说,刺激性较强,但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严重时会出现人员伤亡;室内娱乐器械则安全性较高,通过各种仿真技术来模拟真实的效果。现有的室内娱乐器械多采用单自由度或者多自由度运动平台,通过与银幕中所放映的影片相结合,从而使游客体验更加逼真,但是现有的室内器械无法模拟在下落过程中的失重情况,如影片中出现了极速下落,单自由度或者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也只是简单的采用带动游客下移的方式来模拟,效果较差,游客只能感受到下落运动却无法体验到失重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包括车体、行走装置、极限限位装置、失重控制器、载人平台,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车体的下端,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撑架、行走电机和行走轮,所述行走支撑架安装在车体的下端,所述行走电机安装在行走支撑架上,所述行走轮安装在行走支撑架的轴上,所述极限限位装置对称安装在车体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控制器安装在车体的中部,所述载人平台安装在失重控制器的上端,所述载人平台的前端、后端固定在车体上。游客乘坐在载人平台上,这样在影片中出现下落情节时,可以利用失重控制器使得载人平台向下坠落,并当载人平台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利用极限限位装置将载人平台的位置锁住,以完成整个下落运动,从而与影片相结合,让游客真实的体验到失重的感觉,效果逼真,且安全性能高。所述极限限位装置包括立板、限位控制缸、复位弹簧、限位挡块,所述立板垂直安装在车体的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控制缸水平安装在立板的上部,所述限位挡块安装在限位控制缸的输出轴的端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限位控制缸的输出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挡块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立板相连。所述限位挡块为楔形块,这样在载人平台下落的过程中,载人平台的左端、右端分别压在限位挡块上,利用限位挡块的楔形结构,从而载人平台施加在限位挡块的力使限位挡块压缩复位弹簧,直至限位挡块与载人平台脱离配合,与此同时,限位控制缸开始工作,驱使限位挡块快速的做复位运动,并利用限位挡块抵在载人平台上,以实现对载人平台的限位。所述载人平台的前端、后端对称设有导套、与导套滑动配合的导柱,所述导柱垂直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载人平台左端、右端设有楔形压块,所述楔形压块与极限限位装置配合实现对载人平台的限位。在载人平台做升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导套、导柱的滑动配合实现对载人平台的运动导向,在下降的过程中,利用楔形压块挤压限位挡块,从而使限位挡块压缩复位弹簧,直至限位挡块与楔形压块脱离配合且载人平台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启动限位控制缸,驱使限位挡块复位,这样限位挡块即压在了楔形压块的上端,实现对载人平台的运动限位。所述失重控制器包括底梁架、泄气缸、封板、气泵、通断阀、管道和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与载人平台相连,所述气囊的下端敞口,所述底梁架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中部,所述泄气缸竖直安装在底梁架上,所述封板水平安装在泄气缸的上端,所述封板与气囊的敞口处配合实现对气囊的密封处理,所述气泵安装在底梁架上,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封板相连,所述通断阀安装在管道上。本实用新型的失重控制器一方面能够支撑载人平台,另一方面当需要模拟失重时,能够瞬让间载人平台受自重下落,以模拟失重,即泄气缸带动封板快速下移,使气囊与大气相通,气囊内的气体迅速的排向了大气中,气囊则瞬间变瘪,失去对载人平台的支撑,这样载人平台在自身重力驱使下,沿着导套、导柱的滑动配合导向作用下下落,达到了模拟失重的效果。所述管道为可沿着管道轴线方向折叠的塑料管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泄气缸带动封板上下运动时,利用管道的可折叠性,从而能紧随着封板一起运动。所述车体上在载人平台的正下方设有缓冲弹簧,在载人平台因为自重下落的过程中,为了在靠近载人平台的极限位置处实现对载人平台运动的缓冲,利用缓冲弹簧可以耗散载人平台下落时的冲击力,并利用缓冲弹簧使载人平台运动至下极限位置,再利用限位挡块压在了楔形压块的上端,实现对载人平台的运动限位,以完成整个下落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对失重进行模拟,这样与影片相互配合,模拟的更加逼真,增加了游客体验的刺激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失重控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包括车体1、行走装置、极限限位装置、失重控制器、载人平台16,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撑架2、行走电机3和行走轮4,所述行走支撑架2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所述行走电机3安装在行走支撑架2上,所述行走轮4安装在行走支撑架2的轴上,所述极限限位装置对称安装在车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控制器安装在车体1的中部,所述载人平台16安装在失重控制器的上端,所述载人平台16的前端、后端固定在车体1上。游客乘坐在载人平台16上,这样在影片中出现下落情节时,可以利用失重控制器使得载人平台16向下坠落,并当载人平台16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利用极限限位装置将载人平台16的位置锁住,以完成整个下落运动,从而与影片相结合,让游客真实的体验到失重的感觉,效果逼真,且安全性能高。所述极限限位装置包括立板11、限位控制缸12、复位弹簧14、限位挡块13,所述立板11垂直安装在车体1的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控制缸12水平安装在立板11的上部,所述限位挡块13安装在限位控制缸12的输出轴的端部,所述复位弹簧14套装在限位控制缸12的输出轴上,所述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限位挡块13相连,所述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立板11相连。所述限位挡块13为楔形块,这样在载人平台16下落的过程中,载人平台16的左端、右端分别压在限位挡块13上,利用限位挡块13的楔形结构,从而载人平台16施加在限位挡块13的力使限位挡块13压缩复位弹簧14,直至限位挡块13与载人平台16脱离配合,与此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包括车体(1)、行走装置、极限限位装置、失重控制器、载人平台(16),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撑架(2)、行走电机(3)和行走轮(4),所述行走支撑架(2)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所述行走电机(3)安装在行走支撑架(2)上,所述行走轮(4)安装在行走支撑架(2)的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限位装置对称安装在车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控制器安装在车体(1)的中部,所述载人平台(16)安装在失重控制器的上端,所述载人平台(16)的前端、后端固定在车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包括车体(1)、行走装置、极限限位装置、失重
控制器、载人平台(16),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所述行走装
置包括行走支撑架(2)、行走电机(3)和行走轮(4),所述行走支撑架(2)
安装在车体(1)的下端,所述行走电机(3)安装在行走支撑架(2)上,所述
行走轮(4)安装在行走支撑架(2)的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限位装置
对称安装在车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失重控制器安装在车体(1)的中
部,所述载人平台(16)安装在失重控制器的上端,所述载人平台(16)的前
端、后端固定在车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限
位装置包括立板(11)、限位控制缸(12)、复位弹簧(14)、限位挡块(13),
所述立板(11)垂直安装在车体(1)的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控制缸(12)水平
安装在立板(11)的上部,所述限位挡块(13)安装在限位控制缸(12)的输
出轴的端部,所述复位弹簧(14)套装在限位控制缸(12)的输出轴上,所述
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限位挡块(13)相连,所述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
与立板(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失重模拟游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
块(13)为楔形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尧李乾程曹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