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706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包括:工质源模块、工质流动管路模块、控制阀组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加热模块、真空泵、工质回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工质全充装过程加热的方法保证工质处于流动态,能快速高效地将相变工质充装到热管中,解决了相变工质在充注过程中因为凝固造成的管道阻塞、热管中工质无法充满、充装速度慢等问题,保证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量;加热充装减小了相变工质热胀冷缩所造成的使用过程中的胀裂等不良现象。以抽真空的方法加快了工质的流动,提高充装速度,减少热管充装前因为存在空气等杂质而造成的腐蚀、气泡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航天用槽道型相变热管领域,涉及以相变工质为传热介质的热管,具体地,涉及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热管是一种高效强化传热的方法和技术,采用工质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所吸收和释放的大量潜热,以及工质相变后的快速流动来实现小温差、大热量的传热。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无运动部件、无需外部能量驱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紧凑、散热量大的场合,近年来成为计算机通信领域、航天器热控领域的主要散热方法之一。根据热管使用的场合对温度要求的不同,热管中所充装的工质的相变温度也不同。热管完成热源热量向冷源的快速传递,热管冷端处于冷源中,在冷源温度下冷凝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冷凝后的液态工质通过热管微通道毛细虹吸作用,向热管热源端流动;热管热端处于热源中,在热源所处的温度下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后的气态制冷剂从气体通道中流回冷端,如此循环实现工质相变温度范围的小温差传热。因此,热管的使用温度取决于其充装的工质的相变温度。对于工作于高温环境的下的热管,需采用沸点较高的工质。石蜡为热管中常用的一种工质,其中熔点最高的为十八烷,28℃,而十四烷的熔点仅有6℃,充装过程与热管运行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对于采用此类工质的热管充装过程因为相变造成了许多问题。此类工质在-10℃到45℃的环境温度下会出现固态,或者是在稍高温度为液态,遇到冷管道时会发生凝固,而热管的充装要求工质处于流动状态。现有仅加热工质源的充装方法在充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工质在冷管路中凝固堵塞管道的现象,严重影响充装的速率,热管充装量无法得到保证,经常出现多充或少充的现象。为了保证热管在高温工况下使用不会出现胀裂等问题,现有热管充装过程在工质充装完成后,需将热管进行4小时以上的90℃高温烘烤,而充装过程如果工质出现多充现象,在此高温烘烤时热管内部压力会升得较高,出现胀裂等问题,热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热管充装时是用工质将热管内部的空气挤出,此过程无法保证空气中的水分等杂质被排出,而这些残留在热管内部的杂质将影响到热管传热的性能,甚至对热管造成腐蚀等损坏。随着此类高温相变热管的广泛使用,热管充装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热管的制造成本和速度,质量也难以达到要求。针对相变热管的这些技术难点,公开号为CN103075904A的专利文献提出采用提高相变材料充装时的温度来保证其为液态状态,提高相变材料的充装速度,可以更精确控制相变材料的充装量。但热管中残留的杂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工质在充装过程中流动需靠提高工质源的压力来保证流动压差。针对热管相变工质充装过程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针对在-10℃到45℃的环境温度下会出现固态,需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上才会熔化的工质的充装装置,能有效提高热管充装的速率,保证热管充装量与热管的可靠性,降低热管充装制造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包括:工质源模块、工质流动管路、控制阀组模块、加热模块、真空泵;工质源模块包括:工质容器、工质出口;工质容器的出口构成工质出口,工质源模块通过工质出口与工质流动管路连接;工质流动管路包括:从工质源模块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从真空泵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控制阀组模块包括:均安装于工质流动管路的管道上的工质源模块出口处的阀门、真空泵进口处的阀门、工质回收模块进口处的阀门、热管接口处的阀门;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工质源模块的工质源加热器、加热热管的热管加热平台、加热工质流动管路的加热器;真空泵对热管及加热工质流动管路进行抽真空。优选地,还包括工质回收模块;工质流动管路包括从工质回收模块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优选地,还包括热管,其中,热管接口通过工质流动管路分别连接至工质源模块的工质出口、真空泵、工质回收模块。优选地,所述热管为航天用槽道相变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全充装过程加热的方式保证相变工质在充装过程中一直处于流动状态,解决了工质遇冷凝固堵塞管路的技术难点,提高了充装的速度,保证了充装量;2)热管在充装时已被加热到热管所设计的高温,解决了热管在充装后因为升温热胀冷缩而造成的胀裂损坏等问题,提高了热管质量与可靠性;3)充装过程先对管路和热管进行抽真空处理,处于真空状态的热管可将相变工质快速吸入热管槽道内,提高了充装速度;4)抽真空处理将热管中的空气等杂质抽出,解决了残留杂质对热管的腐蚀问题,有效提高了热管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热管相变工质充装装置原理图;图2为热管相变工质充装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热管充装过程逻辑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抽真空、工质充装全过程加热的充装装置,通过充装全过程的加热保证工质在流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工质的相变与热胀冷缩造成热管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将管路与热管中的空气抽出,以真空将工质吸进热管,提高了工质的充装流动速度,减少热管中残留的杂质。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包括:工质源模块1、工质流动管路、控制阀组模块、温度控制模块4、加热模块、真空泵6、工质回收模块7;工质源模块1包括:工质容器101、相变工质102、工质出口103;相变工质102位于工质容器101内,工质容器101的出口构成工质出口103,工质源模块1通过工质出口103与工质流动管路连接;工质流动管路包括:从工质源模块1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从真空泵6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从工质回收模块7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控制阀组模块包括:均安装于工质流动管路的管道上的工质源模块出口处的阀门301、真空泵进口处的阀门302、工质回收模块进口处的阀门303、热管接口处的阀门304;控制阀组模块通过阀门控制用于相变工质充装过程的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质源模块(1)、工质流动管路、控制阀组模块、加热模块、真空泵(6);工质源模块(1)包括:工质容器(101)、工质出口(103);工质容器(101)的出口构成工质出口(103),工质源模块(1)通过工质出口(103)与工质流动管路连接;工质流动管路包括:从工质源模块(1)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从真空泵(6)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控制阀组模块包括:均安装于工质流动管路的管道上的工质源模块出口处的阀门(301)、真空泵进口处的阀门(302)、工质回收模块进口处的阀门(303)、热管接口处的阀门(304);加热模块(5)包括:加热工质源模块(1)的工质源加热器(501)、加热热管的热管加热平台(502)、加热工质流动管路的加热器(503);真空泵对热管及加热工质流动管路进行抽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相变工质的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质源模块(1)、工质流
动管路、控制阀组模块、加热模块、真空泵(6);
工质源模块(1)包括:工质容器(101)、工质出口(103);工质容器(101)的出
口构成工质出口(103),工质源模块(1)通过工质出口(103)与工质流动管路连接;
工质流动管路包括:从工质源模块(1)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从真
空泵(6)延伸出能够连接到热管接口的管道;
控制阀组模块包括:均安装于工质流动管路的管道上的工质源模块出口处的阀门
(301)、真空泵进口处的阀门(302)、工质回收模块进口处的阀门(303)、热管接口处
的阀门(304);
加热模块(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胜任彬杨定宇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