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66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主要被设计来和导液管组件一起使用的反照装置,更确切地说它被设计来对血液沿着迂回流动路线的流动提供清晰的实观显示,这种流体流动指明了针尖在某一血管内处于正确的位置,其中所述导液管组件就能从支承针或套管上移入所述血管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管座构件上专门制出的反照装置,该管座构件和空心针的近侧端固定在一起,该针在其末端有一尖头,其中设计管座和针主要是为了把导液管组件正确地放置和支承在血管中。在管座上制出一个流体流动腔道,成迂迴的结构,把该流体流动腔道配置和安排的可以用肉眼观察血液的进入并沿该流道输送,而血液在其中正确的流动正表明所述针尖在血管中处于正确的位置,这对于导液管在同一血管中的定位是必需的。导液管组件在其正确的安放状态下使用时,支承针或其上安装导液管构件的插管的尖端首先插入指定的血管。当所述尖端正确定位后,血液便从尖端经空心支承针继续不断地流到固定于夹紧管座的近侧端。从血管流过所述针的血液继续流入到任一接受腔或空穴。这种流动特性允许医务人员应用导液管来用肉眼观察这种血液流动。若这种流动是连续的,使用者便得知针尖处于静脉或动脉中正确的位置,而同轴配置在插入针外围的导液管随时可以随后插进所述针尖在其中已被正确定位的静脉或动脉中。引入的血液流动的直观观察被认为是制定针尖是否在病人血管中正确定位的一种有效而适当的方法。在医务工作中,需要一种可称之为反照装置部件,它被专门设计来加强或便于直观观察血液从针尖进入导液管组件的管座或夹紧部分的流动。这种反照装置,在理想的情况下,应该不仅能提供对初始血液流动的观察,而且当血液从导液管的近侧端流入反照装置时,可以判定正在流入的血液是处于一种连续流动状态。例如,在针尖完全穿过血管的情况下,便会出现最初的血液流动,它流经所述针并进入反照装置或腔的前端。然而,如果进入反照腔或空穴的血液流动路线设计得不适当,那么,用实观观察来判定血液流动是最初的还是连续不断的就可能会碰到困难。在现有技术中,McFarlane的美国专利4,365,630公开了一种反照腔,在血液流入反照腔的基区时形成了一种基本上是迂迴的血液流动路线。尽管其预定的功能是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然而由于在制作用于增强实现观察优先的迂迴血液流动路线方面的结构比较复杂,在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结构可能还有某些制造困难和/或成本太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已简化了设计和构造的反照装置,它便于实现观察血液流动,甚至于很快判定血液的连续流动。正如上面一般提到的,本专利技术的反照装置被设计来主要是和导液管组件一起应用的。为了清晰起见,所称导液管组件未明确表示,但它具有这种型式包括和空心针成同轴配置的套装在空心针外围并可滑动的导液管套。所称针有一末端或端头,它被磨尖,便于将其插入病人的血管内。所述针的近侧端安装在管座的内部,并且由于所述针沿其全长是空心的,因此在针尖插入血管后,当血液从固定于管座的近侧端流过时沿插入管座内的所述针的全长上便出现了血液流动。在管座上制出一个流道,它被配置来构成流过空心针近侧端的血液的流动路线。具体地说,流体流动路线是经特殊设计的,使之具有迂迴的构形,从而便于实现观察血液沿着流道长度运动或流通。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流道的构造,它是由在管座外表面上制出的槽形结构构成的,它被加工成凹入管座某一足够的深度,以便当血液离开所述针的近侧端时,使它基本上沿着流道的全长自由流动。为了完成上述的迂迴路线,所述槽结构最好包括许多扇形槽,在每一扇形槽在管座圆柱形外表面上成间隔配置量的情况下,它们大体上和管座的长度正交,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在管座上。一放气装置做成和流道保持直接流体连通,这样,当血液进入时从流道上正在被驱动的空气便能迅速地从管座流到外部。此外,在下面要详尽叙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先实施例中,该放气装置包括一条也在管座外表面上制出的放气槽,但其深度比任何扇形槽的深度浅得多。管座外表面上槽的尺寸或深度足以使空气沿着它自由流通或流动到某一放气口,后者通向管体的外部,即大气中。然而,放气槽的深度或尺寸要做得这样,它允许、但又充分限制血液或液体沿着它流动,以便阻止或推迟血液达到上述放气口并进入暴露于外界从而暴露于周围大气的管体空心内腔内所需的时间。显然,假如血液要从管体自由流出,或从那里“泄漏”,那将是一个缺点。因此,当血液沿着放气槽的长度输送时,它的流动要受到限制,从而起到延长输送时间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的凝固或凝结,因此,倘若有的话,使实际排出管体的血液量减至最少。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了结构的特点,元件的组合以及部件的配置,而这些在下面叙述的结构中将会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在权利要求书中加以指出。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参照下列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反照装置的主体图,其上固定一空心针,但没有与其相连的导液管装置;图2是沿图12-2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3-3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4-4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5-5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6-6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27-7线的剖视图;在所有的附图内,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如图1、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所有的反照装置均以标号10表示,并包含一管座12,后者最好由刚性材料做成,并固定于一细长空心针14上,空心针邻近端13固定在管座12内。该邻近端13和安装腔16保持液体流通,用以引导液流,诸如流入血液,进入本体12内,更正确地说,经连接口20进入以18表示的流腔端部。针14的相反端或远端有一针尖15,便于刺入病人选定的血管内。一当这样装定,并且如上所指出的,针尖15适当插入血管内并定位,经针尖15,沿针14的长度,形成一股连续的血流,并从最接近端13流出,进入接收腔16。由于在管座12前端的凸出部或销部24和针14外表面之间有粘结剂堆24,形成包围和相互连接的关系,因此,保证针14最接近端13能正确地固定在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流道的构造和结构。流道包括一槽形结构,它最好包括许多扇形槽26至34(实际数目可以变化),每一扇形槽有一曲线形或半环形弧形结构。各扇形槽整体上构成管座12的外园柱表面38,其结构可称为基本上筒形结构。应该注意,虽然许多扇形槽26至34集中地沿管座12的长度分布,然而由于其曲线形或半环形结构(参看图2和3),每个槽相对于管座12的纵轴线至少延伸成部分包围关系。进一步参看图3,当输入血液沿着流道25的长度流动时,便形成了一迂迴的输送路线。在流道25内,相邻配置的各对扇形槽通过许多连接道40在相邻对的一端相互连接相邻对的槽26,27;28,29;30,31;和32,33来相互连接成流体连通。此外,许多连接道42处于另外的相邻扇形槽27,28;29,30,31,32和33,34的相对端(参看图3)。因此,很容易明白,当血液沿流道25长度流动时,其输送方向在流过槽26至34的各相对端一连串连接道40和42时是接连改变的。因此当血液沿着流道25的长度输送时,便形成了一迂迴的流体流动路线。为了保持流体在整个流道25内,尤其是在经过许多扇形槽26至34时流动,装有一外套,以44表示,其形状为一细长套,二端开通,包围在管座12的外园柱表面上。在某一优先的的实施例中,套46用一种至少是部分透明的材料制成,能够红套,因此永远固定在外园柱面38上,包套在各扇形槽26至34和放气槽50上。在图2和3中清楚表明,套46相对于扇形槽开口端的封套配置用于保持流体,因此,沿流道长度形成了流体流动。显然,当血液进入流道,并顺次流过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确定针尖的血管内正确部位,例如正在试验血管内导液管组件的位置时的这种反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a.一管座,具有一种细长的外形和一个由大致细长的圆柱形组成的外表面,并且包括一个从所述管座一端向外伸出的针,所述针在其末端结尾于一针尖;b. 所述针,包括一空心内腔,沿其长度,从所述针尖向所述针的最近端延伸,所述最近端被固定在所述管座的内部,由此,当所述针插入所述血管内时血液沿着所述针输入所述管座;c.一个在所述管座的外圆柱面上整体形成的流道,它大体在所述管座的一端被配置为和 所述针成流体连通;在所述流道相对于所述针另一端的一放气装置;d.当血液从所述针进入流道时,用于从所述流道内排气的、在所述管座的圆柱外表面上形成的所述放气装置;e.所述流道,包括一槽形结构,至少沿着所述管座的长度部分分延伸;并包括许多 扇形槽;f.在所述圆柱外表面上整体形成的所述许多扇形槽,相互保持间隔,并共同在其间延伸,和所述针的最近端及放气装置保持流体连通;g.每一所述扇形槽包括一曲线轮廓,和所述管座长度交错配置成至少是部分包围关系,并伸入所述管座一足够的深度 ,能使血液沿其自由流动;h.封套装置,至少是部分透明的,安装成连接于并包围于所述管座的圆柱外表面上,和所述许多扇形槽及放气装置保持封套并蓄存流体;i.由此,在所进针头在血管内正确定位期间,当血液从所述针沿所述封套装置底部的所述流道长 度流动时,血液是可见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哈珀麦克法兰
申请(专利权)人:理查德哈珀麦克法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