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油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45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面油边机,包括机箱及两个上油组件,每一上油组件包括固定座、摆动件、弹性件、油槽、滚轮及电机。两上油组件的两固定座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机箱,摆动件的上端枢接于对应的固定座,油槽固定于对应的摆动件的下端,电机与滚轮设置于对应的摆动件的下端且电机驱使滚轮转动,滚轮的部分轮面伸入油槽内,弹性件的一端定位于机箱,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于相应的摆动件的下端,弹性件提供使两摆动件的下端相互靠近的弹力,两滚轮之间与两油槽之间形成供皮带通过的通道。两面油边机利用滚轮附着油槽内的水性边油并使边油自动涂抹到从两个滚轮之间通过的皮带上,实现自动涂抹,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料涂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两面油边机
技术介绍
一些皮质手袋、皮包上会采用细条的皮带作为肩带、提手或装饰带,而在服装领域中细条皮带的运用也不在少数。细皮带在生产时由整块大皮料裁切而成,由于裁切后皮带的两侧会遗留下毛刺,因此需要在皮带的两侧涂抹上水性边油。水性边油即可以将毛刺覆盖而确保皮带的外形顺滑,也能够带来亮丽的色泽,使皮带更加美观。目前在皮带两侧涂抹水性边油的工序多由工人手动操作完成,不仅涂抹效果不佳,次品率高,而且人工成本大,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边油涂抹的油边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边油涂抹的油边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面油边机,包括机箱及两个上油组件,每一所述上油组件包括固定座、摆动件、弹性件、油槽、滚轮及电机。两所述上油组件的两所述固定座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机箱,所述摆动件的上端枢接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座,所述油槽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所述电机与滚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且所述电机驱使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的部分轮面伸入所述油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定位于所述机箱,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于相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所述弹性件提供使两所述摆动件的下端相互靠近的弹力,两所述滚轮之间与两所述油槽之间形成供皮带通过的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所述两面油边机在所述机箱上设置了两个所述上油组件,每一所述上油组件中的所述油槽可以用于盛装水性边油,当所述电机驱使所述滚轮转动时所述滚轮能够将所述油槽内的水性边油附着到轮面上,因此只要使皮带从所述通道通过,则皮带的两侧会与两所述滚轮的轮面接触,使水性边油自动涂抹到皮带的两侧。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机箱与所述摆动件之间,使两所述滚轮足够靠近并对皮带形成一定的夹持力,保证皮带与所述滚轮充分接触,确保边油涂抹完整。所述两面油边机能够自动完成边油涂抹,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较佳地,两所述滚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两所述滚轮夹持皮带并驱使皮带由上而下通过所述通道。使两所述滚轮相反地转动,目的是使皮带的底部与任一所述滚轮接触后能够藉由摩擦力被所述滚轮带向所述通道内,并能够被两所述滚轮夹持带动通过所述通道,而无需用其他机构或人手将皮带拉出。较佳地,所述油槽内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滑动地设置有刮油块,所述刮油块相对所述固定块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滚轮的轮面。通过调节所述刮油块与所述滚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所述滚轮的轮面上附着的水性边油的厚度。较佳地,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机箱之外,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摆动件的前端面,所述摆动件的后端面具有伸入所述机箱内的安装板,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机箱开设有供所述安装板穿过的开口,所述摆动件摆动时所述安装板于所述开口内摆动。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具有凸出于所述机箱之外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摆动件的上端开设有长形孔,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长形孔,一定位件与所述安装柱螺纹连接并将所述摆动件定位于所述固定座上。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具有抵顶部,所述摆动件位于对应的所述抵顶部的外侧,两所述抵顶部位于两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上油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摆动件横向贯穿地开设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后抵顶于所述抵顶部。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栓,可以改变所述摆动件相对所述固定座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两所述摆动件之间的夹角,即改变两所述滚轮之间的距离。具体地,所述摆动件上开设有两个所述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分别位于所述摆动件与所述固定座的枢接位置的上下方,所述上油组件包括两所述调节螺栓,两所述调节螺栓分别穿过两所述螺孔后抵顶于所述抵顶部。较佳地,所述机箱内具有横着延伸的螺杆与导杆,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所述机箱内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机箱之外并设置有旋钮。较佳地,所述机箱前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同侧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相互间隔,两所述第一定位槽与两所述第二定位槽分别相对,所述两面油边机还包括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定位于两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定位于两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件间具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可以对两个所述上油组件形成遮挡保护,并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件的间隙可供皮带穿过,上边油时只需将皮带放入两个挡板之间即可,简化了操作。具体地,所述机箱前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一槽体并滑动地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槽体,所述安装座上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并驱使所述第二槽体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槽体。通过改变所述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的距离得以改变,进而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变小,因此可以容纳不同厚度的皮带通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两面油边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两面油边机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两面油边机隐藏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后的立体图。图4是两面油边机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立体图。图5是两面油边机中机箱的立体图。图6是两面油边机中两个上油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一上油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是一上油组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面油边机,包括机箱1、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及两个设置于机箱1的上油组件3。每一上油组件3均包括位于机箱1前侧的滚轮30及油槽31,油槽31用于盛装水性边油,滚轮30的部分轮面位于油槽31内因此当滚轮30转动时可以将水性边油附着到轮面上。两个上油组件3的两滚轮30与两油槽31之间形成有一供皮带通过的通道4。机箱1的前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5,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的两端均分别定位于两安装座5,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间具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并且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的下端分别具有可伸入到两滚轮30之间的尖端部210、220。需要对皮带涂抹边油时,将皮带从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之间插入并使皮带进入两个滚轮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面油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及两个上油组件,每一所述上油组件包括固定座、摆动件、弹性件、油槽、滚轮及电机;两所述上油组件的两所述固定座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机箱,所述摆动件的上端枢接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座,所述油槽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所述电机与滚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且所述电机驱使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的部分轮面伸入所述油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定位于所述机箱,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于相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所述弹性件提供使两所述摆动件的下端相互靠近的弹力,两所述滚轮之间与两所述油槽之间形成供皮带通过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油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及两个上油组件,每一所述上油
组件包括固定座、摆动件、弹性件、油槽、滚轮及电机;
两所述上油组件的两所述固定座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机箱,所述摆动件
的上端枢接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座,所述油槽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
所述电机与滚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且所述电机驱使所述滚轮转
动,所述滚轮的部分轮面伸入所述油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定位于所述机箱,
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于相应的所述摆动件的下端,所述弹性件提供使两所
述摆动件的下端相互靠近的弹力,两所述滚轮之间与两所述油槽之间形成供皮
带通过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油边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滚轮的转动方向相
反,两所述滚轮夹持皮带并驱使皮带由上而下通过所述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内固定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上滑动地设置有刮油块,所述刮油块相对所述固定块滑动以靠近或
远离所述滚轮的轮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机箱
之外,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摆动件的前端面,所述摆动件的后端面具有伸入所
述机箱内的安装板,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机
箱开设有供所述安装板穿过的开口,所述摆动件摆动时所述安装板于所述开口
内摆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凸出于所
述机箱之外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摆动件的上端开设有长形
孔,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长形孔,一定位件与所述安装柱螺纹连接并将所述摆

\t动件定位于所述固定座上。
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时代皮具制品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