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28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实验容器、孵育缸、成虫捕集器和虫卵吸纳管;实验容器为摇蚊慢性或多代试验中摇蚊幼虫生长发育的容器;孵育缸为摇蚊保种或进行摇蚊多代试验中收集成虫供其产卵的容器;虫卵吸纳管为用于从孵育缸中吸出摇蚊卵的器具;成虫捕集器包括动力泵和成虫吸纳管,动力泵为吸收摇蚊时提供动力,与动力泵相连的成虫吸纳管为收集摇蚊成虫的容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态毒理学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摇蚊科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分布广泛,已记载的种类超过5000种。它是一类完全变态昆虫,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底栖动物的优势类群,可以用于检测沉积物及农药、化学物质的生物毒性,是美国环保局EPA和经合组织(OECD)推荐的生态毒性指示物种。目前欧洲经合组织(OECD)、欧盟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已形成系统化的摇蚊毒理测试标准方法,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多代毒性实验。其中在进行摇蚊慢性毒性实验中发现有羽化成虫出现时,在观察记录成虫数量、性别等数据后需将成虫从实验容器中取出方便下次观察,以防数据重复记录;而摇蚊多代试验中不仅要记录亲代(P)成虫信息还需将亲代(P)摇蚊成虫收集至繁育缸使其产卵来进行后续试验。此外,摇蚊急慢性毒性试验均须先在实验室建立稳定的多代繁育体系,以保证摇蚊幼虫的持续供给。然而摇蚊个体弱小(幼虫0.5mm~10mm,成虫5-10mm)、羽化后难以捕集,这给摇蚊的实验室繁育和慢性毒性测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我国大多数实验室缺少有效的、便捷的设备或装置来进行摇蚊多代繁育、慢性及多代试验,这为摇蚊作为受试生物的在我国的推广带来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生态毒理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技术提供了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上述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容器、孵育缸、成虫捕集器和虫卵吸纳管;所述实验容器由实验容器主体3和网罩2组成,该实验容器主体和网罩可拆卸组合,所述网罩上设置有操作孔4;所述孵育缸为带盖玻璃器皿,由孵育缸玻璃盖5和孵育缸主体6构成,盖顶设置透气孔8和操作孔7,孵育缸主体和盖可拆卸;所述成虫捕集器由动力泵和成虫吸纳管组成,所述动力泵包括吸气管15和出气管16,所述成虫吸纳管由捕集端11、喉道12和扩散端13组成,扩散端开口装有尼龙网14,网孔大小不大于1mm2,扩散端13的末端与动力泵吸气管15相连;所述虫卵吸纳管为开口口径不小于3mm的胶头滴管。具体地,所述成虫吸纳管的喉道直径为扩散端直径的1/4~1/2。根据文丘里效应原理,当扩散端连接动力泵进行成虫吸收或释放时,捕集端和扩散段中气流流速仅为喉道中气流流速的1/16~1/4(公式如下)。此设计可以确保动力泵泵速在足以捕集摇蚊成虫的同时,有效减少因气流流速过大在捕集端和扩散端损伤摇蚊。同时这一设计也使摇蚊捕集自动化成为可能,避免实验人员因使用简单的捕集管依靠人工吸气法捕集摇蚊引起药物接触、带来意外的健康损伤。π(d12)2v1=π(d22)2v2=Q]]>其中,Q为气流流量;d为管道直径;v为气流流速。具体地,所述成虫吸纳管的捕集端开口外径小于操作孔4和7。这一设计便于将捕集端深入实验容器主体3和孵育缸主体6分别进行摇蚊成虫的捕集和释放。具体地,所述的成虫吸纳管具有类似文丘里管的形状,由透明的可塑性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网罩框架由透明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顶部装有尼龙网,网孔大小不大于1mm2,网罩上的操作孔4位于网罩框架侧面。具体地,所述孵育缸的透气孔8上装有尼龙网,网孔大小不大于1mm2。具体地,所述操作孔4、7上装有橡胶片,橡胶片中央有“十”字或“米”字型开口。此设计便于将成虫吸纳管深入实验容器主体3或孵育缸主体6中进行摇蚊成虫的捕集、释放或喂食等操作,同时又不会因操作不慎而使摇蚊成虫逃逸。具体地,所述动力泵的吸气管和出气管内径与成虫吸纳管扩散端13开口外径一致,动力泵流量不超过300L/min。具体地,所述可塑性材料为塑料或玻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摇蚊的多代繁育与慢性毒性试验;2.实现羽化摇蚊的便利收集和释放,不会损伤摇蚊,减少了实验误差;3.实现摇蚊卵的采集,方便快捷;4.实验装置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实验室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为试验容器中的尼龙网,2为试验容器网罩,3为试验容器主体;4为试验容器网罩上的操作孔,5为孵育缸玻璃盖,6为孵育缸主体,7为孵育缸操作孔,8为孵育缸的透气孔,9为虫卵吸纳管上部的乳胶头;10为虫卵吸纳管的玻璃管;11为成虫捕集器中成虫吸纳管的捕集端,12为成虫捕集器中成虫吸纳管的喉道,13为成虫捕集器中成虫吸纳管的扩散端,14为尼龙网,15为成虫捕集器中的动力泵的吸气口;16为成虫捕集器中的动力泵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如图1所示的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其中各符号或字母表示如下:1为试验容器中的尼龙网,防止试验过程中有羽化成虫逃逸;2为试验容器网罩,为试验过程中羽化的成虫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3为特制试验容器主体;4为试验容器网罩上的操作孔,方便收集摇蚊成虫;5为孵育缸玻璃盖;6为孵育缸主体;7为孵育缸操作孔;8为孵育缸装有尼龙网的透气孔;9为虫卵吸纳管上部的乳胶头;10为虫卵吸纳管的玻璃管;11为成虫捕集器中的成虫吸纳管的捕集端,用于从容器中收集摇蚊成虫;12为成虫捕集器中的成虫吸纳管的喉道,用于加速将摇蚊成虫送入吸纳管的扩散端;13为成虫捕集器中的成虫吸纳管的扩散端,用于暂时容纳捕集到的摇蚊,并防止抽气流速过大给摇蚊造成损伤;14为成虫吸纳管的尼龙网,防止摇蚊被吸入抽气泵;15为成虫捕集器中的动力泵的吸气口;16为成虫捕集器中的动力泵出气口。该装置各个主要构件的名称及尺寸如下:尼龙网1:尼龙材质,网孔1mm2;实验容器盖2:塑料材质,上部直径5cm,下部直径8cm,高4cm;实验容器3:玻璃材质,直径8cm,高12cm,体积500mL;操作孔4:直径3cm;玻璃盖5:玻璃材质,内部直径20cm,外部边缘高度8mm;孵育缸6:玻璃材质,内部直径19.8cm,高20cm;操作孔7:直径3cm;透气孔8:纱布材质,网孔1mm2,直径2cm;胶头9:橡胶材质,内部直径8mm,高3cm;虫卵吸纳管10:玻璃材质,内部直径7mm,外部直径10mm,高40cm;捕集端11:塑料或玻璃材质,开口处外部直径2cm,长度3cm;喉道12:塑料或玻璃材质,外部直径10mm,长度3cm;扩散端13;塑料或玻璃材质,开口处外部直径3cm,长度6cm;尼龙网14;尼龙材质,网孔1mm2;动力泵:流量300L/min;动力泵吸气口15:内部直径3cm;...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实验容器、孵育缸、成虫捕集器和虫卵吸纳管;所述实验容器由实验容器主体(3)和网罩(2)组成,该实验容器主体和网罩可拆卸组合,所述网罩上设置有操作孔(4);所述孵育缸为带盖玻璃器皿,由孵育缸玻璃盖(5)和孵育缸主体(6)构成,盖顶设置透气孔(8)和操作孔(7),孵育缸主体和盖可拆卸;所述成虫捕集器由动力泵和成虫吸纳管组成,所述动力泵包括吸气管(15)和出气管(16),所述成虫吸纳管由捕集端(11)、喉道(12)和扩散端(13)组成,扩散端(13)末端开口处装有尼龙网(14),网孔大小不大于1mm2,扩散端的末端与动力泵吸气管(15)相连;所述虫卵吸纳管为开口口径不小于3mm的胶头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实验容器、
孵育缸、成虫捕集器和虫卵吸纳管;所述实验容器由实验容器主体(3)和网罩
(2)组成,该实验容器主体和网罩可拆卸组合,所述网罩上设置有操作孔(4);
所述孵育缸为带盖玻璃器皿,由孵育缸玻璃盖(5)和孵育缸主体(6)构成,盖
顶设置透气孔(8)和操作孔(7),孵育缸主体和盖可拆卸;所述成虫捕集器由
动力泵和成虫吸纳管组成,所述动力泵包括吸气管(15)和出气管(16),所述
成虫吸纳管由捕集端(11)、喉道(12)和扩散端(13)组成,扩散端(13)末
端开口处装有尼龙网(14),网孔大小不大于1mm2,扩散端的末端与动力泵吸
气管(15)相连;所述虫卵吸纳管为开口口径不小于3mm的胶头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蚊多代繁育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
罩框架由透明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顶部装有尼龙网,网孔大小不大于1mm2,网
罩上的操作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张怡婷刘济宁汪贞石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