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21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列在电子束传输路径两侧的两排永磁体组,两排之间形成磁间隙,每个波荡器周期长度内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和软磁,各永磁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永磁层而将永磁体夹于其中,其中,所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比所述永磁层的内禀矫顽力低,而所述永磁体的剩磁比所述永磁层的剩磁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混合型波荡器安全运行的同时,较大幅度提高波荡器磁场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波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
技术介绍
永磁波荡器是一种用以产生周期磁场以使高能电子束在其中进行周期性运动的元件,是同步辐射装置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分为纯永磁型(PPM)和混合型(Hyb)两大类。如图1所示,传统Hyb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列在电子束3′传输路径两侧的若干永磁体组,各永磁体组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永磁体1′(磁矩方向如其中的箭头所示)和两个软磁2(磁矩方向如其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永磁体1′作为磁场源;软磁2′既作为磁场源也作为聚焦磁力线的元件,其可以看作是磁矩为0的特殊永磁体。众所周知,永磁波荡器参数K是表征同步辐射与自由电子激光的光频谱覆盖范围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大,表示光的频谱覆盖范围越广,对用户的各种科学实验越有利,而永磁波荡器参数K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K = eB 0 λ u 2 πmc 2 = 0.934 B 0 λ u [ T . c m ] - - - ( 1 ) ; ]]>在上式中,B0表示波荡器磁场强度,λu表示波荡器周期长度,T表示电子束通过整个波荡器磁结构的时间,c表示光速,m表示电子质量。由式(1)可知,在波荡器周期长度λu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磁场强度B0即可提高K值。然而,传统Hyb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所包含的全部永磁体1′均属于相同的牌号(永磁体不同的牌号对应不同的性能参数),即,它们的磁性能一致,选择同一牌号的原因是因为可以减少永磁体加工、测量、筛选、安装等工作量。这样设计的缺陷在于:为保证磁结构在常温或者一定高温下不退磁,永磁体1′必须选择内禀矫顽力Hcj高的永磁体,然而永磁体的剩磁Br与内禀矫顽力Hcj是一对矛盾的概念,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cj高就意味着必须降低其剩磁Br,但降低剩磁Br又意味着损失永磁波荡器磁场强度B0,因为永磁波荡器磁场强度B0与永磁体剩磁Br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因此,传统Hyb永磁波荡器磁结构的永磁波荡器磁场强度B0较小。此外,传统Hyb永磁波荡器磁结构的永磁体1′和软磁2′的极头因尖角效应退磁场较大,为保证磁结构安全运行,永磁体1′和软磁2′的极头往往切割有适当线性倒角11′和21′(如图1),以降低尖角效应,从而减小退磁场。然而,软磁2′在其中的作用是聚焦磁力线,对软磁2′切线性倒角实际上相当于减小了软磁2′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其对磁力线的聚集能力,进而导致磁力线密度降低,而磁力线密度降低意味着永磁波荡器磁场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以在保证波荡器安全运行的同时,较大幅度提高波荡器磁场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列在电子束传输路径两侧的两排永磁体组,两排之间形成磁间隙,每个波荡器周期长度内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和软磁,各永磁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永磁层而将永磁体夹于其中,其中,所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比所述永磁层的内禀矫顽力低,而所述永磁体的剩磁比所述永磁层的剩磁高。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为所述永磁层的内禀矫顽力的75-85%。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的剩磁为所述永磁层的剩磁的115-125%。优选地,当磁间隙与波荡器周期长度之比大于0.3时,所述磁体、永磁层和软磁切割有倒圆角。进一步地,所述倒圆角为0.2-0.5rad。优选地,当磁间隙与波荡器周期长度之比小于0.3时,所述磁体、永磁层和软磁切割有线性倒角。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为纯钕铁硼永磁体、纯镨铁硼永磁体、钕镨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或铁氧体永磁体。优选地,所述永磁层为纯钕铁硼永磁体、纯镨铁硼永磁体、钕镨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或铁氧体永磁体。综上所述,本技术在永磁体两侧分别设置内禀矫顽力Hcj较高的永磁层,在中间部分设置内禀矫顽力Hcj较低的永磁层,而内禀矫顽力Hcj降低就意味着剩磁Br提高,剩磁Br提高就意味着永磁波荡器磁场强度B0提高。这样设计的依据是: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磁结构中的永磁体的退磁场分布不均匀,靠近永磁体两侧的部分退磁场大,向永磁体中间方向退磁场逐步变小,在永磁体中心轴退磁场最小,因此,只需在永磁体两侧分别设置内禀矫顽力Hcj高的永磁层,即可保证磁结构在常温或者一定高温下不退磁。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即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列在电子束3传输路径两侧的两排永磁体组,两排之间形成磁间隙d,各永磁体组在每个波荡器周期长度λu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永磁体1和两个软磁2。在图上,每侧示意出了三个波荡器周期长度λu。再次参阅图2,在各永磁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永磁层12形成复合永磁体,其中,永磁体1和永磁层12分别采用两种牌号不同的永磁材料制成,具体来说,永磁体1的内禀矫顽力Hcj比永磁层12的内禀矫顽力Hcj低,而永磁体1的剩磁Br比永磁层12的剩磁Br高。优选地,假设永磁层12的内禀矫顽力Hcj和剩磁Br分别为M和N,则永磁体1的内禀矫顽力Hcj和剩磁Br分别为75-85%*M和115-125%*N。这样设计的依据在于:在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中,永磁体1的退磁场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永磁体两侧的部分退磁场大,向永磁体中心轴方向退磁场逐步减小,并在永磁体中心轴处达到最小。基于此特性,本技术在永磁体1两侧分别设置内禀矫顽力Hcj高的永磁材料以承受较高退磁,而中间的永磁体1采用内禀矫顽力Hcj相对较低的永磁材料即可保证在常温或者一定高温下不退磁,与现有技术相比,永磁体1内禀矫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列在电子束传输路径两侧的两排永磁体组,两排之间形成磁间隙,每个波荡器周期长度内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和软磁,其特征在于,各永磁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永磁层而将永磁体夹于其中,其中,所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比所述永磁层的内禀矫顽力低,而所述永磁体的剩磁比所述永磁层的剩磁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列在电子束传输路径
两侧的两排永磁体组,两排之间形成磁间隙,每个波荡器周期长度内包括两
个间隔设置的永磁体和软磁,其特征在于,各永磁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永磁
层而将永磁体夹于其中,其中,所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比所述永磁层的内
禀矫顽力低,而所述永磁体的剩磁比所述永磁层的剩磁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为所述永磁层的内禀矫顽力的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永磁体的剩磁为所述永磁层的剩磁的115-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永磁波荡器的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
磁间隙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周周巧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