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984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微胶囊的制备,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囊芯部分包裹于囊壳部分的内部,囊芯部分为锂离子用的阻燃剂,将阻燃剂包裹于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微胶囊;将微胶囊混到含有隔离膜保护剂的溶液中;将混有微胶囊的溶液均匀涂覆在隔离膜表面,烘干后作为锂离子电池隔离膜使用;将处理后的隔离膜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阻燃剂包裹于微胶囊中并固定在隔离膜表面,既不影响电解液粘度,保证了电池的倍率及低温性能;发生热失控时,能更迅速地对电池做出保护反应,对电池安全性地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电压、无记忆效应、环保以及寿命长等优点,作为可靠的能源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及小型电源驱动设备的电源。但近些年,各国都发生了多起电池安全事故,这主要是由于电池在滥用(热冲击、过充、短路等)状态下引起热失控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在电动车等大容量电源应用方面,安全问题尤其重要。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电解液中添加阻燃添加剂。但是添加剂的使用,会导致电解液的粘性增加,对电池的倍率性和低温性能造成影响。专利CA104466186A中采用微胶囊技术,在正极材料内加入含有阻燃成分的微胶囊,对电池进行保护和改进。但是,由于正极极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大压力地辊压,有可能会导致微胶囊的破裂,在加工过程中造成阻燃剂的损失,从而降低阻燃剂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既能保持阻燃剂对电池安全性的增强,又不影响到电池的倍率和低温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微胶囊的制备,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所述囊芯部分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所述囊芯部分为锂离子用的阻燃剂,将所述阻燃剂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微胶囊;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微胶囊混到含有隔离膜保护基的溶液中,所述隔离膜保护基是指对隔离膜起保护作用的固体颗粒材料;第三步,将第二步的混有微胶囊的溶液均匀涂覆在隔离膜表面,烘干后作为锂离子电池隔离膜使用;第四步,将第三步的隔离膜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阻燃剂为卤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三氟乙基碳酸酯、十溴联苯醚、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磷系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酚、磷酸三氯丙酯,磷酸三甲基苯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所选物质都是较为理想的阻燃剂,将卤系阻燃剂中的含氟阻燃剂与磷系阻燃剂协同作用时,其阻燃效果更加明显。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囊壳部分选用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明胶、果胶、琼脂甲基纤维素和聚四氟乙烯。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耐电解液腐蚀能力,不被电解液溶解。当阻燃剂为亲水系材料时,囊壳部分选用亲油性材料;当阻燃剂为亲油系材料时,囊壳部分选用亲水系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含有隔离膜保护基的溶液分水性溶液和油性溶液。所述含有隔离膜保护基的溶液能在隔离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既防止了隔离膜被氧化,又防止了隔离膜被刺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性溶液中含有的隔离膜保护剂为三氧化二铝。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油性溶液中含有的隔离膜保护剂为聚偏氯乙烯。当囊壳部分选用材料为亲水系材料时,选用油性的含有隔离膜保护剂的溶液,当囊壳部分选用材料为亲油系材料时,选用水性的含有隔离膜保护剂的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微胶囊采用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物理法制备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微胶囊的结构为单核球型、多核球型、复合球型和双层壁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阻燃剂作为囊芯部分包裹于囊壳部分中形成微胶囊,并将其固定在隔离膜表面,一方面,阻燃剂不是分散在电解液中,不会影响电解液的粘度,因此其使用量可以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得阻燃效果更加明显,并保证了电池的倍率及低温等性能;另一方面,在电池加工过程中,隔离膜所受挤压力的大小相对于电极极片小,所以当微胶囊固定在隔离膜上时,微胶囊不会因受到挤压作用而破裂,造成阻燃剂的损失;另外,隔离膜在电池中属于易燃物质,将阻燃剂固定在隔离膜上,相对于固定在电池极片上而言,在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其能够更迅速地对电池做出保护反应,电池安全性增强效果更加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对比例1将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极组件,隔离膜处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将所得的电极组放入电池壳中。往电池壳中注入电解液,电解液中添加有阻燃剂三氟乙基碳酸酯,真空封装电池壳。对比例2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磷酸三甲基苯酯。其它与对比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对比例3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三氟乙基碳酸酯和磷酸三甲基苯酯。其它与对比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对比例4第一步,微胶囊的制备,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将阻燃剂三氟乙基碳酸酯作为囊芯部分包裹于以聚四氟乙烯为材料的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微胶囊;第二步,将微胶囊混入至正极材料中,均匀混合后制成正极浆料;第三步,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烘干后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使用;第四步,将第三步的正极极片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对比例5与对比例4不同的是: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磷酸三甲基苯酯。其它与对比例4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对比例6与对比例4不同的是: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三氟乙基碳酸酯和磷酸三甲基苯酯。其它与对比例4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1第一步,微胶囊的制备,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将阻燃剂三氟乙基碳酸酯作为囊芯部分包裹于以聚四氟乙烯为材料的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微胶囊,微胶囊的结构为单核球型(如图1所示);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微胶囊混入至含有隔离膜保护剂三氧化二铝...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微胶囊的制备,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所述囊芯部分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所述囊芯部分为锂离子用的阻燃剂,将所述阻燃剂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微胶囊;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微胶囊混到含有隔离膜保护基的溶液中,所述隔离膜保护基是指对隔离膜起保护作用的固体颗粒材料;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混有微胶囊的溶液均匀涂覆在隔离膜表面,烘干后作为锂离子电池隔离膜使用;    第四步,将第三步的隔离膜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微胶囊的制备,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所述囊芯部分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所述囊芯部分为锂离子用的阻燃剂,将所述阻燃剂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微胶囊;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微胶囊混到含有隔离膜保护基的溶液中,所述隔离膜保护基是指对隔离膜起保护作用的固体颗粒材料;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混有微胶囊的溶液均匀涂覆在隔离膜表面,烘干后作为锂离子电池隔离膜使用;
第四步,将第三步的隔离膜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卤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三氟乙基碳酸酯、十溴联苯醚、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溴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健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