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机甲驾驶舱自动调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984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机甲驾驶舱自动调平机构,包括两前腿、两后腿、转筒组件以及驾驶舱,所述前腿的后端和后腿的前端通过转筒组件可转动相连,所述转筒组件包括外筒和内筒,在外筒上靠近其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前腿撑杆;还包括两托杆,两托杆位于两前腿及后腿之间,所述托杆的中部通过连接组件与外筒转动连接;在托杆后部的上方设有直线导轨和滑块,两托杆上的滑块通过一调平连杆相连,所述调平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撑杆和下撑杆与前腿撑杆和后腿转动连接;所述驾驶舱与两托杆的前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驾驶舱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驾驶者在驾驶及操控过程中更加舒适、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变形机甲驾驶舱自动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作业、娱乐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娱乐方面,现有的驾驶类娱乐游艺产品,主要以轮式小车、轨道车等为主,并没有变形能力,也无法操纵手臂;现有的机器人尤其是可变形机器人,如变形金刚等,主要表现为玩具。而能够乘坐于机器人类,并对机器人进行驾驶、操作机器人进行变形、以及控制机器人进行射击等动作的机器人,在电视上经常出现,但现实生活中,还没有相关机器人出现,因而人们无法真实地感受变形机器人带来的娱乐效果。虽然在载人机器人领域也逐渐开始出现,比如日本水道桥重工的产品和美国的megabot,但现有机器人的升降、操作等都采用了比较笨重且比较耗能的液压结构;更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在变形时产生的高度变化都比较小;并且,驾驶舱在升降过程中无法保持水平,从而影响驾驶安全和驾驶舒适性以及操控;同时,也没有把双臂功能集成到一起,因此驾驶者无法体验到驾驶变形机甲的乐趣。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能够载人的变形机甲,其包括前腿、后腿、转筒组件以及驾驶舱等,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适用于该机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机甲驾驶舱自动调平机构,包括两前腿、两后腿、转筒组件以及驾驶舱,所述前腿的后端和后腿的前端通过转筒组件可转动相连,所述转筒组件包括外筒和内筒,在外筒上靠近其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前腿撑杆,且前腿撑杆与前腿分别位于外筒相对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托杆,两托杆位于两前腿及后腿之间,并分别靠近外筒的两端;所述托杆的中部通过连接组件与外筒转动连接;在托杆后部的上方设有直线导轨和滑块,两托杆上的滑块通过一调平连杆相连,所述调平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撑杆和下撑杆与前腿撑杆和后腿转动连接;所述驾驶舱与两托杆的前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堃薛方正周兴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喜达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