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454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是用于组立完成后的T型或H型钢及一些特殊的外径、重量较大,长度较短的筒体、管道的0°到180°翻转、以及移动工件的翻转移动,特别是应用于焊接翻转、矫正翻转、组立翻转以及检验探伤、手工焊接等工位上的工件翻转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和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机架和移动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机架通过导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L型第一转臂通过转轴甲可转动地与固定机架连接;L型第二转臂通过转轴乙可转动地与移动机架连接,且可随所述移动机架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且翻转轻巧,工件不易受损和变形,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是用于组立完成后的T型或H型钢及一些特殊的外径、重量较大,长度较短的筒体、管道的0°到180°翻转、以及移动工件的翻转移动,特别是应用于焊接翻转、矫正翻转、组立翻转以及检验探伤、手工焊接等工位上的工件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企业在对大型工件的翻转一般采用吊车斜拉或斜吊进行工件的翻转,但行车斜吊属于违规操作,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在斜吊及翻转过程中,工件被斜拉部位在翻转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在翻转瞬间受力陡然剧增,导致工件容易受损和变形。再者,行车斜吊费时费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且翻转轻巧,工件不易受损和变形的,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翻转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和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机架和移动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机架通过导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L型第一转臂通过转轴甲可转动地与固定机架连接;L型第二转臂通过转轴乙可转动地与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机架和移动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机架通过导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L型第一转臂通过转轴甲可转动地与固定机架连接;L型第二转臂通过转轴乙可转动地与移动机架连接;且可随所述移动机架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和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机架和移动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机架
通过导轨可移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
L型第一转臂通过转轴甲可转动地与固定机架连接;
L型第二转臂通过转轴乙可转动地与移动机架连接;且可随所述移动机架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第一转臂通过轴甲与翻
转驱动机构甲一端连接;翻转驱动机构甲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架连接固定;L型第二转臂通
过轴乙与翻转驱动机构乙一端连接;翻转驱动机构乙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架连接固定;所
述移动机架与水平驱动机构一端连接,水平驱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与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第二转臂的短臂上设有
托梁组A,所述托梁组A的底部与顶伸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顶伸机构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
移动机架上,所述托梁组A可相对所述L型第二转臂的短臂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第二转臂的短臂包
括并列设置的短臂甲和短臂乙,所述短臂甲与所述短臂乙内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L型第一
转臂的短臂两外侧边之间的宽度,所述L型第一转臂的短臂在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延长线
位于所述短臂甲与所述短臂乙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第一转臂的短臂包括并
列设置的短臂丙和短臂丁,短臂丙外侧边和短臂丁外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短臂甲与所
述短臂乙内侧边之间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丙和所述短臂丁之
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陆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