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座位调节方便的电动车,其技术方案:包括前轮机构、车架、车座和后轮机构,所述车座包括前座和后座,所述前座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所述前座上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设有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支撑管上,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前车垫,所述后座上活动连接有后车垫,所述后车垫与所述后座之间设有转动机构,所述后座的一侧设有锁紧钮,所述后车垫的底面上设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与所述锁紧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制造方便,减少成本,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座位调节方便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可谓是“呼唤绿色环保”的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注重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环境和绿色环保,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燃油与尾气的排放污染又是未来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中国发展电动车辆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求,因为电动车辆环保、低能耗,它是绿色环保、净化空气污染的最好交通产物,如何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身心健康、拥有美好的居住环境,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这种趋势,更是一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现有技术中电瓶车它是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但是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座位无法调节高度,都是固定式设计,不能随着人体的尺度的不同而相应作出调节,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座位调节方便的电动车,前座可升降调节高度,后座掀开式设计,可存储电池,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制造方便,减少成本,实用性强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座位调节方便的电动车,包括前轮机构、车架、车座和后轮机构,所述车架前侧与前轮机构连接,所述车架后侧与后轮机构连接,所述车架上侧与车座连接,所述车座包括前座和后座,所述前座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所述前座上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设有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支撑管上,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前车垫,所述后座上活动连接有后车垫,所述后车垫与所述后座之间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铰链座、固定轴和第二铰链座,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座和所述第二铰链座,所述固定轴设于所述后座内,所述第一铰链座设于所述后座上,所述第二铰链座设于所述后车垫的底面上,所述后座的一侧设有锁紧钮,所述后车垫的底面上设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与所述锁紧钮相对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卡扣杆,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卡扣杆,所述支撑管上纵向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套管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通过限位孔对准不同高度的定位孔,然后转动卡扣杆,将套管限位在支撑管上,实现前车垫在前座上的升降效果,座位能调节高度,便于人们骑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块上设有卡槽,所述锁紧钮通过所述卡槽将所述后车垫固定在所述后座上。连接灵活,拆装方便,稳定性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座内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铰链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连接孔相匹配。第一铰链座的一侧被限位固定,防止第一铰链座随意转动,增加第一铰链座和后座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座上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采用锂电池或铅酸蓄电池,使用锂电池可以增加使用寿命和行驶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车垫的底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方形状。增加了储存空间,便于更好的装载电池。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为:所述前座和后座都是通过优化设计,所述前座与前车垫连接稳定性强,通过卡扣机构,实现前车垫在前座上的升降效果,调节座位高度,便于人们骑行,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所述后车垫采用掀开式设计,后车垫与后座之间设有转动机构,后座活动连接后车垫,后座内放置电池,增加了使用功能,通过锁紧钮将后车垫固定在后座上,连接灵活,稳定性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制造方便,减少成本,实用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前叉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座与前车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前车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如座的结构不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后座与第一铰链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轮机构;2、车架;3、车座;4、后轮机构;5、前座;6、后座;7、支撑管;8、定位孔;9、套管;10、限位孔;11、前车垫;12、卡扣机构;13、固定座;14、卡扣杆;15、后车垫;16、转动机构;17、第一铰链座;18、固定轴;19、第二铰链座;20、连接孔;21、固定柱;22、锁紧钮;23、卡位块;24、卡槽;25、置物槽;26、电池;2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7所述的一种座位调节方便的电动车,包括前轮机构1、车架2、车座3和后轮机构4,所述车架2前侧与前轮机构I连接,所述车架2后侧与后轮机构4连接,所述车架2上侧与车座3连接,所述车座3包括前座5和后座6,所述前座5固定连接所述后座6,所述前座5上设有支撑管7,所述支撑管7上纵向分布有定位孔8,所述支撑管7上活动连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上设有限位孔10,所述限位孔10与所述定位孔8相匹配。所述套管9的上端设有前车垫11,所述套管9的一侧设有卡扣机构12,所述卡扣机构12包括固定座13和卡扣杆14,所述固定座13转动连接所述卡扣杆14,通过限位孔10对准不同高度的定位孔8,然后转动卡扣杆14,将套管9限位在支撑管7上,实现前车垫11在前座5上的升降效果,座位能调节高度,便于人们骑行。所述后座6上活动连接有后车垫15,所述后车垫15与所述后座6之间设有转动机构16,所述转动机构16包括第一铰链座17、固定轴18和第二铰链座19,所述固定轴18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座17和所述第二铰链座19,所述固定轴18设于所述后座6内,所述后座6内设有连接孔20,所述第一铰链座17的一侧设有固定柱21,所述固定柱21与所述连接孔20相匹配。第一铰链座17的一侧被限位固定,防止第一铰链座17随意转动,增加第一铰链座17和后座6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二铰链座19设于所述后车垫15的底面上,所述后座6的一侧设有锁紧钮22,所述后车垫15的底面上设有卡位块23,所述卡位块23上设有卡槽24,所述锁紧钮22通过所述卡槽24将所述后车垫15固定在所述后座6上,连接灵活,拆装方便,稳定性高。所述后座6上设有置物槽25,所述置物槽25内设有电池26,所述电池26采用锂电池或铅酸蓄电池,使用锂电池可以增加使用寿命和行驶时间。所述后车垫15的底面上设有凹槽27,所述凹槽27呈方形状,增加了储存空间,便于更好的装载电池26。所述后座6的侧部设有散热槽,当后座6内的电池26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散热槽的设计起到散热的作用,延长了电池26的使用寿命O所述前座5和后座6都是通过优化设计,所述前座5与前车垫11连接稳定性强,通过卡扣机构12,实现前车垫11在前座5上的升降效果,调节座位高度,便于人们骑行,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所述后车垫15采用掀开式设计,后车垫15与后座6之间设有转动机构16,后座6活动连接后车垫15,后座6内放置电池,增加了使用功能,通过锁紧钮22将后车垫15固定在后座6上,连接灵活,稳定性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制造方便,减少成本,实用性强的优点。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位调节方便的电动车,包括前轮机构(1)、车架(2)、车座(3)和后轮机构(4),所述车架(2)前侧与前轮机构(1)连接,所述车架(2)后侧与后轮机构(4)连接,所述车架(2)上侧与车座(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3)包括前座(5)和后座(6),所述前座(5)固定连接所述后座(6),所述前座(5)上设有支撑管(7),所述支撑管(7)上活动连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的一侧设有卡扣机构(12),所述卡扣机构(12)将所述套管(9)固定在所述支撑管(7)上,所述套管(9)的上端设有前车垫(11),所述后座(6)上活动连接有后车垫(15),所述后车垫(15)与所述后座(6)之间设有转动机构(16),所述转动机构(16)包括第一铰链座(17)、固定轴(18)和第二铰链座(19),所述固定轴(18)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座(17)和所述第二铰链座(19),所述固定轴(18)设于所述后座(6)内,所述第一铰链座(17)设于所述后座(6)上,所述第二铰链座(19)设于所述后车垫(15)的底面上,所述后座(6)的一侧设有锁紧钮(22),所述后车垫(15)的底面上设有卡位块(23),所述卡位块(23)与所述锁紧钮(22)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跨际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