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在OLB区绑定引脚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主动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CD,TFT-LCD)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基板(CF,ColorFilter)、薄膜晶体管基板(TFT,ThinFilmTransistor)、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的液晶(LC,LiquidCrystal)及密封框胶(Sealant)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就目前主流市场上的TFT-LCD显示面板而言,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TN)或超扭曲向列(SuperTwistedNematic,STN)型,平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IPS)型、及垂直配向(VerticalAlignment,VA)型。电视的液晶显示屏幕受限于尺寸过大,一般使用的是VA模式的显示技术,少部分使用IPS显示模式。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已经形成薄膜晶体管的基板上需要覆盖一层有机膜(PFA)作为平坦化层(Planarization,PLN),以改变下层膜表面的平整性,防止电场互相干扰,平坦化层通常为感旋光材料。普通的VA显示模式,无论是PVA,MVA,或者HVA都不会使用到有机膜来起到平坦化的作用,但是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OLB区绑定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一TFT基板,所述TFT基板包括显示区、及OLB区;所述OLB区包括衬底基板(11)、形成于衬底基板(11)上的数个并列排布的第一引脚(12)、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11)及数个第一引脚(12)上的栅极绝缘层(13)、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13)上的与数个第一引脚(12)相对设置的数个第二引脚(14)、及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13)及数个第二引脚(14)上的钝化层(15);步骤2、在所述TFT基板上涂布形成一层有机膜,得到平坦化层(16);步骤3、在所述平坦化层(16)、钝化层(15)、及栅极绝缘层(13)上对应每一第一引脚(12)的上方形成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1),在所述平坦化层(16)及钝化层(15)上对应每一第二引脚(14)的上方形成至少一个第二过孔(52);步骤4、在所述平坦化层(16)上形成导电层,对所述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得到对应数个第一引脚(12)及数个第二引脚(14)的数个连接导线(17),每一连接导线(17)通过第一过孔(51)与对应的第一引脚(12)相连接,通过第二过孔(52)与对应的第二引脚(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OLB区绑定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TFT基板,所述TFT基板包括显示区、及OLB区;
所述OLB区包括衬底基板(11)、形成于衬底基板(11)上的数个并列
排布的第一引脚(12)、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11)及数个第一引脚(12)
上的栅极绝缘层(13)、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13)上的与数个第一引脚
(12)相对设置的数个第二引脚(14)、及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13)及数
个第二引脚(14)上的钝化层(15);
步骤2、在所述TFT基板上涂布形成一层有机膜,得到平坦化层
(16);
步骤3、在所述平坦化层(16)、钝化层(15)、及栅极绝缘层(13)
上对应每一第一引脚(12)的上方形成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1),在所述平
坦化层(16)及钝化层(15)上对应每一第二引脚(14)的上方形成至少一
个第二过孔(52);
步骤4、在所述平坦化层(16)上形成导电层,对所述导电层进行图案
化处理,得到对应数个第一引脚(12)及数个第二引脚(14)的数个连接导
线(17),每一连接导线(17)通过第一过孔(51)与对应的第一引脚
(12)相连接,通过第二过孔(52)与对应的第二引脚(14)相连接,从而将
相对应的第一引脚(12)与第二引脚(1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OLB区绑定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2中形成的有机膜为光阻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OLB区绑定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2中形成的有机膜的厚度为1.5-3.5μ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岩溪,林永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