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防弹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68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安保安装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轮式防弹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防弹主墙体、防弹下墙体,防弹下墙体安装有支架,防弹下墙体和支架安装有万向轮,防弹主墙体上具有防弹观察窗,防弹主墙体背面还具有控制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重点保护目标迅速形成包围圈或警戒墙,为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防爆、镇暴及警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安全保证,可以人推任意行走以便作战,既可单人、双人使用,也可多人组成战术小组使用,既可在开阔地带、山区使用,也可在城镇街道和楼房内走廊使用,能够移动、吊装、折叠,因此,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安保安装备
,特指一种轮式防弹墙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公安保安装备,品种非常多,大多数装备是大型装备,而且有些装备还必须有专业的操作人员才能够操作的,这些装备的用途、使用环境都可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恐怖组织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恐怖组织规模小型化是一个趋势,如果都采用目前大型的保安装备来配备各级保安系统的话,不太现实,而且机动性较低。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公安保安装备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公安保安装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式防弹墙,该轮式防弹墙解决了现有的公安保安装备所存在的:机动性低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轮式防弹墙,包括防弹主墙体、防弹下墙体,防弹下墙体安装有支架,防弹下墙体和支架安装有万向轮,防弹主墙体上具有防弹观察窗,防弹主墙体背面还具有控制把手。
防弹主墙体具有防弹射击孔,防弹射击孔配有活动防弹挡板,防弹主墙体的背面配有控制活动防弹挡板打开、关闭的摇臂。
防弹主墙体背面上部具有吊环。
防弹下墙体的正面具有倾斜的前突部,前突部具有万向轮。
防弹主墙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上活动墙,上活动墙的下部具有辅助挡块,防弹下墙体的左、右两侧铰接有下活动墙,辅助挡块的下部位于下活动墙的背面。
防弹主墙体上安装有旋转臂,旋转臂的两端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活动墙,旋转臂上还具有摇杆。
旋转臂的旋转支点的两侧分别配有弹簧杆。
上活动墙具有防弹观察窗、防弹射击孔。
防弹主墙体正面安装有强光探照灯,防弹主墙体的背面具有电路盒,电路盒配有充电孔。
上活动墙的上部具有挂圈。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作战需要收放,可对重点保护目标迅速形成包围圈或警戒墙,为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防爆、镇暴及警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安全保证,可以人推任意行走以便作战,既可单人、双人使用,也可多人组成战术小组使用,既可在开阔地带、山区使用,也可在城镇街道和楼房内走廊使用,能够移动、吊装、折叠,因此,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收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3,本技术轮式防弹墙包括:防弹主墙体1、防弹下墙体2、支架3、防弹观察窗4、活动防弹挡板5、摇臂6、强光探照灯7、控制把手8、吊环9、拉手部10、上活动墙11、下活动墙12、辅助挡块13、旋转臂14、连杆15、电路盒16、充电孔17、挂圈18、摇杆19、前突部20。
本技术包括防弹主墙体1、防弹下墙体2,防弹主墙体1和防弹下墙体2是一体式结构,防弹下墙体2安装有支架3,防弹下墙体2和支架3安装有万向轮,防弹主墙体1上具有防弹观察窗4。
本技术的防弹主墙体1具有防弹射击孔,防弹射击孔配有活动防弹挡板5,不使用的时候,活动防弹挡板5遮挡防弹射击孔,防弹主墙体1的背面配有控制活动防弹挡板5打开、关闭的摇臂6。
本技术的防弹下墙体2与支架3通过连接臂连接,连接臂分别连接防弹下墙体2及支架3,连接臂可活动,将支架3的万向轮向外拉,则支架3的顶端逐渐与防弹下墙体2相抵,支架3的顶端、连接臂的两端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此时支架3与防弹下墙体2展开,这样就实现了支架3、防弹下墙体2可折叠的效果,支架3上具有拉手部10。
本技术的万向轮采用万向轮,更方便整体的移动。
本技术的防弹主墙体1正面安装有强光探照灯7,防弹主墙体1的背面具有电路盒16,电路盒16配有充电孔17,强光探照灯7可以采用多种照射模式,以实现不同的使用效果。
本技术的防弹主墙体1背面还具有控制把手8,通过控制把手8来推动本技术的移动。
本技术的防弹主墙体1背面上部具有吊环9,该吊环9用于吊装本技术。
本技术的防弹下墙体2的正面具有倾斜的前突部20,前突部20具有万向轮。
本技术的防弹主墙体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上活动墙11,防弹主墙体1两侧具有延伸部,将防弹主墙体1、上活动墙11的铰接部遮挡,增加防弹性能。
本技术的防弹主墙体1上安装有旋转臂14,通过旋转臂14还驱动上活动墙11,具体的是,旋转臂14的两端连接有连杆15,连杆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防弹主墙体1左、右两侧的上活动墙11,旋转臂14上还具有摇杆19,通过拉动摇杆19,使旋转臂14转动,则可以使连杆15被旋转臂14拉动,从而使上活动墙11实现展开与收折。
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旋转臂14,在旋转支点的两侧分别配有弹簧杆,可以起到辅助支撑旋转臂14的作用。
本技术的上活动墙11也具有防弹观察窗4、防弹射击孔。
上活动墙11的下部具有辅助挡块13,防弹下墙体2的左、右两侧铰接有下活动墙12,辅助挡块13的下部位于下活动墙12的背面,辅助挡块13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下活动墙12。
上活动墙11的上部具有挂圈18,挂圈18与吊环9的作用相同,可以与吊环9一起用于吊装本技术。
防弹下墙体2两侧具有延伸部,将防弹下墙体2、下活动墙12的铰接部遮挡,增加防弹性能。
本技术的墙体(盾牌)都采用防弹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能够保证防弹效果。
本技术防弹墙整体结构由三面大型防弹盾牌组成,具有防弹级别高、无跳弹、无防弹盲区、可消除非贯穿性损伤等特点,并满足《GA423-2003防弹盾牌》中6级防弹盾牌性能有关要求。
本技术防弹墙展开尺寸:高1900mm×宽1550mm;收起侧面的上活动墙11、下活动墙12后的尺寸:高1900mm×宽600mm;根据作战需要收放,可对重点保护目标迅速形成包围圈或警戒墙,为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防爆、镇暴及警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安全保证,俩侧防弹护板由曲柄链接空气弹簧杆及连杆控制,开关自如。
整个防弹墙有三个防弹防弹观察窗,三个防弹射击孔,两个探照爆闪射灯,为万向轮式,可以人推任意万向行走以便作战,既可单人、双人使用,也可多人组成战术小组使用,既可在开阔地带、山区使用,也可在城镇街道和楼房内走廊使用。
本技术防弹性能:在常温条件下,使用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56式7.62mm普通弹进行射击,中弹部位不出现穿透。
本技术用途:防弹能力强,防护面积大、战术性能好,适合于公安特警、武警部队反恐处突作战、围捕罪犯时使用,是制服持枪、重火力持械犯罪分子,保护自己,功防灵活的移动堡垒。
本技术整体比较小,能够移动、吊装、折叠,因此,适合推广应用。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轮式防弹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弹主墙体、防弹下墙体,防弹下墙体安装有支架,防弹下墙体和支架安装有万向轮,防弹主墙体上具有防弹观察窗,防弹主墙体背面还具有控制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轮式防弹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弹主墙体、防弹下墙体,防弹下墙体安装有支架,防弹下墙体和支架安装有万向轮,防弹主墙体上具有防弹观察窗,防弹主墙体背面还具有控制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防弹墙,其特征在于:防弹主墙体具有防弹射击孔,防弹射击孔配有活动防弹挡板,防弹主墙体的背面配有控制活动防弹挡板打开、关闭的摇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防弹墙,其特征在于:防弹主墙体背面上部具有吊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防弹墙,其特征在于:防弹下墙体的正面具有倾斜的前突部,前突部具有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防弹墙,其特征在于:防弹主墙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上活动墙,上活动墙的下部具有辅助挡块,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邑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