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665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1:55
一种光纤适配器,其包括:一座体,其前部并列设有前后贯通且周向封闭的至少两收容腔,其后部设有一安装座;至少两光纤接插头,每一光纤接插头包括一定位件、固定在该定位件并向前伸出的一插芯、外露于该插芯前端的一光纤、贴合地套设在该插芯外周的一套管以及进一步套设在该套管外周的一定位筒,该定位筒的前端向前伸入至该收容腔,该定位筒的后端固定至该定位件,该定位件的外周设有一第一凸缘;以及至少一固定盖,锁固在该座体的安装座上方,其中该固定盖与该安装座组合形成有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对应收容限位该光纤接插头的第一凸缘。能够缩短后部长度尺寸,节省对机箱内部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节省机箱内部空间占用的光纤适配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110196128.6公开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本体、内壳体、盖板以及具有弹性的遮光件。本体具有轴向的容室,该容室由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与第四壁界定形成,其中第一壁与第三壁相对并与第二壁及第四壁相连。本体的轴向的容室的两轴向端分别具有开口,第一壁上设有接取开口。内壳体设置在本体的轴向的容室内,该内壳体包括凸缘以及中空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由凸缘的正面延伸出。盖板覆盖在第一壁上的接取开口。遮光件设置在本体的容室内,该遮光件包括:位于第三壁上的水平部;延伸至中空圆柱体的开口前方的遮光部;与水平部及遮光部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水平部延伸出用于钩在凸缘上的卡钩部。现有的这种光纤适配器是通过在前后两侧各插接一个LC型光纤连接器来达到传输光信号的目的,其沿前后方向的总体尺寸较长,尤其是插接在光纤适配器后部的LC型光纤连接器需要在机箱内部占用较大的盘纤空间,不利于机箱的小型化趋势。可见,实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光纤适配器,其能够缩短后部长度尺寸,节省对机箱内部空间的占用。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光纤适配器,其适于收容至少两光纤连接器插接其内,该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座体,其前部并列设有前后贯通且周向封闭的至少两收容腔,其后部设有一安装座;
至少两光纤接插头,设置于该安装座上;每一光纤接插头包括一定位件、固定在该定位件并向前伸出的一插芯、外露于该插芯前端的一光纤、贴合地套设在该插芯外周的一套管以及进一步套设在该套管外周的一定位筒,该定位筒的前端向前伸入至该收容腔,该定位筒的后端固定至该定位件,该定位件的外周设有一第一凸缘;以及
至少一固定盖,锁固在该座体的安装座上方,其中该固定盖与该安装座组合形成有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对应收容限位该光纤接插头的第一凸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件的外周还设有一第二凸缘;该固定盖与该安装座还组合形成有第二卡槽,该第一卡槽与该第二卡槽是前后间隔的,该第二卡槽对应收容限位该光纤接插头的第二凸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座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下半卡槽与第二下半卡槽,该固定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上半卡槽与第二上半卡槽;其中该第一下半卡槽与该第一上半卡槽对应组合形成该第一卡槽,该第二下半卡槽与该第二上半卡槽对应组合形成该第二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凸缘与该第一卡槽配合能够限定该光纤接插头的前后位置;而该第二凸缘与该第二卡槽配合能够防止该光纤接插头发生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凸缘是圆形凸缘,其能够抵止于该第一卡槽的后表面;该第二凸缘是方形凸缘,该第二凸缘的周廓恰可与该第二卡槽的内廓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件大体呈中空筒状,该定位件的前表面凹设有一安装槽,该定位筒的后端固定在该安装槽内,该套管的前端相对该插芯的前端向前突伸,该定位筒的前端相对该套管的前端也向前突伸,其中该定位筒的内壁前端向内缩窄以防止套管向前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件的中部形成有一个容许该插芯从后往前穿入其中的通道,该定位件的后表面凹设有一安装槽;该光纤接插头还包括抵靠在该插芯后方的一后盖,该后盖的前端固定在该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纤接插头还包括包覆在该光纤外周的一软管,该后盖的后表面形成有一固定槽,该软管的前端固定在该固定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与该固定盖均是由锌合金压铸而成,该座体的外周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设有一导电胶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盖的中部上下贯穿地设置有固定孔,从而可以通过穿设在该固定孔内的固定件将其锁固至该座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的两侧各向外突设有一锁固突部,该锁固突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一锁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上并列设有多对收容腔;该固定盖有多个,每个固定盖分别用于固定一对光纤接插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的一侧设有一凹部,而另一侧对应设有与该凹部相匹配的一凸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巧妙地设置相互配合的座体、光纤接插头以及固定盖,可以将至少两个结构紧凑的光纤接插头锁固在该座体与该固定盖之间,直接通过连接至光纤插接头后部的光纤即可传输信号,无需在光纤适配器后侧对应插接一个较长较大的LC型光纤连接器,从而能够缩短后部尺寸,节省对机箱内部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与两光纤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与两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与两光纤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D-D向的剖视图。
图9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与两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光纤接插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本技术光纤接插头在图12的基础进一步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本技术光纤接插头在图13的基础进一步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6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8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本技术光纤适配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应用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0a、10b、10c光纤适配器20光纤连接器201插芯1、1a、1b、1c座体2、2a、2b、2c光纤接插头3、3a、3b、3c固定盖4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6b紧固件7锁固件11第一下半卡槽12第二下半卡槽13锁固突部14安装座18凹槽19收容腔21定位件22插芯23光纤24套管25定位筒26后盖27软管29对接腔31、31c第一上半卡槽32第二上半卡槽39、39b固定孔211第一凸缘11第一下半卡槽212第二凸缘12第二下半卡槽213通道218、219安装槽251定位筒的内壁前端268固定槽15c凹部16c凸部17c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适配器,其适于收容至少两光纤连接器(20)插接其内,其特征在于,该光纤适配器包括:一座体(1),其前部并列设有前后贯通且周向封闭的至少两收容腔(19),其后部设有一安装座(14);至少两光纤接插头(2),设置于该安装座(14)上;每一光纤接插头(2)包括一定位件(21)、固定在该定位件(21)并向前伸出的一插芯(22)、外露于该插芯(22)前端的一光纤(23)、贴合地套设在该插芯(22)外周的一套管(24)以及进一步套设在该套管(24)外周的一定位筒(25),该定位筒(25)的前端向前伸入至该收容腔(19),该定位筒(25)的后端固定至该定位件(21),该定位件(21)的外周设有一第一凸缘(211);以及至少一固定盖(3),锁固在该座体(1)的安装座(14)上方,其中该固定盖(3)与该安装座(14)组合形成有第一卡槽(4),该第一卡槽(4)对应收容限位该光纤接插头(2)的第一凸缘(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适于收容至少两光纤连接器(20)插接其内,其特征在于,该光纤适配器包括:
一座体(1),其前部并列设有前后贯通且周向封闭的至少两收容腔(19),其后部设有一安装座(14);
至少两光纤接插头(2),设置于该安装座(14)上;每一光纤接插头(2)包括一定位件(21)、固定在该定位件(21)并向前伸出的一插芯(22)、外露于该插芯(22)前端的一光纤(23)、贴合地套设在该插芯(22)外周的一套管(24)以及进一步套设在该套管(24)外周的一定位筒(25),该定位筒(25)的前端向前伸入至该收容腔(19),该定位筒(25)的后端固定至该定位件(21),该定位件(21)的外周设有一第一凸缘(211);以及
至少一固定盖(3),锁固在该座体(1)的安装座(14)上方,其中该固定盖(3)与该安装座(14)组合形成有第一卡槽(4),该第一卡槽(4)对应收容限位该光纤接插头(2)的第一凸缘(211)。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21)的外周还设有一第二凸缘(212);该固定盖(3)与该安装座(14)还组合形成有第二卡槽(5),该第一卡槽(4)与该第二卡槽(5)是前后间隔的,该第二卡槽(5)对应收容限位该光纤接插头(2)的第二凸缘(212)。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座(14)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下半卡槽(11)与第二下半卡槽(12),该固定盖(3)的底部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上半卡槽(31)与第二上半卡槽(32);其中该第一下半卡槽(11)与该第一上半卡槽(31)对应组合形成该第一卡槽(4),该第二下半卡槽(12)与该第二上半卡槽(32)对应组合形成该第二卡槽(5)。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缘(211)与该第一卡槽(4)配合能够限定该光纤接插头(2)的前后位置;而该第二凸缘(212)与该第二卡槽(5)配合能够防止该光纤接插头(2)发生旋转。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缘(211)是圆形凸缘,其能够抵止于该第一卡槽(4)的后表面;该第二凸缘(212)是方形凸缘,该第二凸缘(212)的周廓恰可与该第二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峰李钦汉庄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光联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