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508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除尘效率高的黑板擦除尘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包括有底座、水槽、支架Ⅰ、支架Ⅱ、齿轮、伺服电机Ⅰ、齿条、导向杆、导向板、右板、升降板、加强筋、左板、伺服电机Ⅱ、丝杆、螺母、电动机械手,底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槽、支架Ⅰ和支架Ⅱ,支架Ⅰ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Ⅰ的正前方设置有齿轮,齿条设置在齿轮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黑板擦存在容易积尘、难以清理干净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除尘效率高的黑板擦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黑板擦是由擦面、外壳及毛刷组成,其中,擦面为环带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擦拭吸尘和拂扫除尘分至外壳内外分别进行,从而确保了粉尘不易飞扬,易于使用和制造的优点,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目前现有的教师用的黑板擦除尘不干净,擦完后仍然会有很多灰尘弥漫在空中,这样长期下去会严重伤害老师和前排学生的身体健康,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对于积尘很多的黑板擦,需要及时清理干净,但是目前人工清理黑板擦,不仅清理得不干净而且会影响清理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方便快捷的黑板擦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黑板擦存在容易积尘、难以清理干净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除尘效率高的黑板擦除尘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包括有底座、水槽、支架Ⅰ、支架Ⅱ、齿轮、伺服电机Ⅰ、齿条、导向杆、导向板、右板、升降板、加强筋、左板、伺服电机Ⅱ、丝杆、螺母、电动机械手,底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槽、支架Ⅰ和支架Ⅱ,支架Ⅰ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Ⅰ的正前方设置有齿轮,齿条设置在齿轮左侧,齿轮和齿条啮合,齿条上方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左侧连接有左板,升降板和左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左板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轴承座、右轴承座和伺服电机Ⅱ,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之间设置有丝杆,并且与伺服电机Ⅱ连接,丝杆与螺母配合,螺母下方连接有电动机械手,升降板右侧连接有右板,右板下方连接有导向杆,支架Ⅱ顶端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杆穿过导向孔。
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控制器设置在升降板上,控制器设置在控制面板上侧,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Ⅱ、控制面板和电动机械手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底座、支架Ⅰ和支架Ⅱ的材料为Q235钢。
优选地,水槽的材料是PVC塑料。
工作原理:往水槽里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启动伺服电机Ⅰ,使伺服电机Ⅰ正转,伺服电机Ⅰ带动齿轮正转,齿轮带动齿条上升,齿条带动升降板上升,加强筋起到加强左板和升降板连接强度的作用,左板以及左板下方的装置也都会上升,当电动机械手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将待除尘的黑板擦放置在电动机械手下方,然后启动电动机械手,使电动机械手夹住黑板擦,然后启动伺服电机Ⅰ,使伺服电机Ⅰ反转,伺服电机Ⅰ带动齿轮反转,齿轮带动齿条下降,齿条带动升降板下降,升降板带动电动机械手下降,使黑板擦完全浸入水中,然后使伺服电机Ⅰ停止动作,再启动伺服电机Ⅱ,使伺服电机Ⅱ先正转5秒再反转5秒,伺服电机Ⅱ正转,丝杆左移,丝杆带动螺母左移,从而带动电动机械手和黑板擦左移,伺服电机Ⅱ反转,丝杆右移,丝杆带动螺母右移,从而带动电动机械手和黑板擦右移,这样循环几次,就能将黑板擦上的灰尘充分溶入水中,达到除尘的效果,最后再启动伺服电机Ⅰ,使伺服电机Ⅰ正转一定时间,黑板擦复位,取下黑板擦。
因为还包括有控制器和控制面板,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面板发出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Ⅱ、控制面板和电动机械手按照上面的步骤完成黑板擦的除尘过程,使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方便快捷。
因为底座、支架Ⅰ和支架Ⅱ的材料为Q235钢,使整个装置更加牢固实用,寿命长。
因为水槽的材料是PVC塑料,使整个装置更加轻便。
(3)有益效果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黑板擦存在容易积尘、难以清理干净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除尘效率高的黑板擦除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水槽,3-支架Ⅰ,4-支架Ⅱ,5-齿轮,6-伺服电机Ⅰ,7-齿条,8-导向孔,9-导向板,10-导向杆,11-右板,12-升降板,13-加强筋,14-左板,15-伺服电机Ⅱ,16-右轴承座,17-丝杆,18-螺母,19-电动机械手,20-左轴承座,21-控制器,22-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水槽2、支架Ⅰ3、支架Ⅱ4、齿轮5、伺服电机Ⅰ6、齿条7、导向杆10、导向板9、右板11、升降板12、加强筋13、左板14、伺服电机Ⅱ15、丝杆17、螺母18、电动机械手19,底座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槽2、支架Ⅰ3和支架Ⅱ4,支架Ⅰ3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Ⅰ6的正前方设置有齿轮5,齿条7设置在齿轮5左侧,齿轮5和齿条7啮合,齿条7上方连接有升降板12,升降板12左侧连接有左板14,升降板12和左板1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3,左板14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轴承座20、右轴承座16和伺服电机Ⅱ15,左轴承座20和右轴承座16之间设置有丝杆17,并且与伺服电机Ⅱ15连接,丝杆17与螺母18配合,螺母18下方连接有电动机械手19,升降板12右侧连接有右板11,右板11下方连接有导向杆10,支架Ⅱ4顶端连接有导向板9,导向板9上设置有导向孔8,导向杆10穿过导向孔8。
还包括有控制面板22和控制器21,控制面板22和控制器21设置在升降板12上,控制器21设置在控制面板22上侧,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Ⅱ15、控制面板22和电动机械手19分别与控制器21连接。
底座1、支架Ⅰ3和支架Ⅱ4的材料为Q235钢。
水槽2的材料是PVC塑料。
工作原理:往水槽2里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启动伺服电机Ⅰ6,使伺服电机Ⅰ6正转,伺服电机Ⅰ6带动齿轮5正转,齿轮5带动齿条7上升,齿条7带动升降板12上升,加强筋13起到加强左板14和升降板12连接强度的作用,左板14以及左板14下方的装置也都会上升,当电动机械手19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将待除尘的黑板擦放置在电动机械手19下方,然后启动电动机械手19,使电动机械手19夹住黑板擦,然后启动伺服电机Ⅰ6,使伺服电机Ⅰ6反转,伺服电机Ⅰ6带动齿轮5反转,齿轮5带动齿条7下降,齿条7带动升降板12下降,升降板12带动电动机械手19下降,使黑板擦完全浸入水中,然后使伺服电机Ⅰ6停止动作,再启动伺服电机Ⅱ15,使伺服电机Ⅱ15先正转5秒再反转5秒,伺服电机Ⅱ15正转,丝杆17左移,丝杆17带动螺母18左移,从而带动电动机械手19和黑板擦左移,伺服电机Ⅱ15反转,丝杆17右移,丝杆17带动螺母18右移,从而带动电动机械手19和黑板擦右移,这样循环几次,就能将黑板擦上的灰尘充分溶入水中,达到除尘的效果,最后再启动伺服电机Ⅰ6,使伺服电机Ⅰ6正转一定时间,黑板擦复位,取下黑板擦。
因为还包括有控制器21和控制面板22,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面板22发出指令给控制器21,控制器21就会控制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Ⅱ15、控制面板22和电动机械手19按照上面的步骤完成黑板擦的除尘过程,使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方便快捷。
因为底座1、支架Ⅰ3和支架Ⅱ4的材料为Q235钢,使整个装置更加牢固实用,寿命长。
因为水槽2的材料是PVC塑料,使整个装置更加轻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水槽(2)、支架Ⅰ(3)、支架Ⅱ(4)、齿轮(5)、伺服电机Ⅰ(6)、齿条(7)、导向杆(10)、导向板(9)、右板(11)、升降板(12)、加强筋(13)、左板(14)、伺服电机Ⅱ(15)、丝杆(17)、螺母(18)、电动机械手(19),底座(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槽(2)、支架Ⅰ(3)和支架Ⅱ(4),支架Ⅰ(3)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Ⅰ(6)的正前方设置有齿轮(5),齿条(7)设置在齿轮(5)左侧,齿轮(5)和齿条(7)啮合,齿条(7)上方连接有升降板(12),升降板(12)左侧连接有左板(14),升降板(12)和左板(1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3),左板(14)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轴承座(20)、右轴承座(16)和伺服电机Ⅱ(15),左轴承座(20)和右轴承座(16)之间设置有丝杆(17),并且与伺服电机Ⅱ(15)连接,丝杆(17)与螺母(18)配合,螺母(18)下方连接有电动机械手(19),升降板(12)右侧连接有右板(11),右板(11)下方连接有导向杆(10),支架Ⅱ(4)顶端连接有导向板(9),导向板(9)上设置有导向孔(8),导向杆(10)穿过导向孔(8),还包括有控制面板(22)和控制器(21),控制面板(22)和控制器(21)设置在升降板(12)上,控制器(21)设置在控制面板(22)上侧,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Ⅱ(15)、控制面板(22)和电动机械手(19)分别与控制器(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板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水槽(2)、支架Ⅰ(3)、支架Ⅱ(4)、齿轮(5)、伺服电机Ⅰ(6)、齿条(7)、导向杆(10)、导向板(9)、右板(11)、升降板(12)、加强筋(13)、左板(14)、伺服电机Ⅱ(15)、丝杆(17)、螺母(18)、电动机械手(19),底座(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水槽(2)、支架Ⅰ(3)和支架Ⅱ(4),支架Ⅰ(3)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Ⅰ(6)的正前方设置有齿轮(5),齿条(7)设置在齿轮(5)左侧,齿轮(5)和齿条(7)啮合,齿条(7)上方连接有升降板(12),升降板(12)左侧连接有左板(14),升降板(12)和左板(1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3),左板(14)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轴承座(20)、右轴承座(16)和伺服电机Ⅱ(15),左轴承座(20)和右轴承座(16)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湖学院朱家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