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彩平专利>正文

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476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抗拉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抗拉层的一表面,第二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抗拉层的另一表面,在第二玻璃纤维层远离抗拉层的一面设有第二保护层,且在第一玻璃纤维层远离抗拉层的一面设有第一保护层,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上均开设有M行*N列的通气孔,且M≥1,N≥1;该玻纤针刺毡还包括四条拉链,且四条拉链分别设置在第二保护层的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防止与人体接触,而且还能通过拉链进行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纤针刺毡
,尤其涉及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针刺毡是一种过滤材料,它具有耐温性、耐腐蚀性、尺寸稳定、过滤效率高、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但目前,玻纤针刺毡在搬运过程中因为玻纤成分的影响,由于玻璃纤维细小,插进手中难以发现,使得被扎皮肤会有刺痒的感觉,给生产者带来不方便,在实际生产中玻璃纤维针刺毡往往不止一块,但是传统的玻璃纤维针刺毡相互之间没有连接的功能,导致堆放杂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抗拉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抗拉层的一表面,第二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抗拉层的另一表面,在第二玻璃纤维层远离抗拉层的一面设有第二保护层,且在第一玻璃纤维层远离抗拉层的一面设有第一保护层,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上均开设有M行*N列的通气孔,且M≥1,N≥1;该玻纤针刺毡还包括四条拉链,且四条拉链分别设置在第二保护层的边缘。
优选的,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上的每行通气孔相互交错设置,且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均为耐腐蚀聚乙烯板。
优选的,第一玻璃纤维层与第二玻璃纤维层均为玻纤复合无纺布层。
优选的,抗拉层为玻纤基布层,且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分别与玻纤基布层之间均采用缝制连接。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设置的在第一玻璃纤维层上设有第一保护层,在第二玻璃纤维层上设有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能有效防止玻璃纤维与人体接触,在使用时,设置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上的通气孔能进行气体流通,达到过滤效果;多块玻纤针刺毡组合使用时,可通过设置在玻纤针刺毡边缘的拉链进行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防止与人体接触,而且还能通过拉链进行相互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保护层,2、第一玻璃纤维层,3、抗拉层,4、第二玻璃纤维层,5、第二保护层,6、拉链,7、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2、抗拉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层4,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2设置在抗拉层3的一表面,第二玻璃纤维层4设置在抗拉层3的另一表面,第一玻璃纤维层2与第二玻璃纤维层4均为玻纤复合无纺布层,抗拉层3为玻纤基布层,且第一玻璃纤维层2、第二玻璃纤维层4分别与玻纤基布层之间均采用缝制连接,抗拉层3能增强玻纤针刺毡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在第二玻璃纤维层4远离抗拉层3的一面设有第二保护层5,且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5均为耐腐蚀聚乙烯板,在第一玻璃纤维层2远离抗拉层3的一面设有第一保护层1,在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5上均开设有M行*N列的通气孔7,且M≥1,N≥1,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5上的每行通气孔7相互交错设置。
该玻纤针刺毡还包括四条拉链6,且四条拉链6分别设置在第二保护层5的边缘。
在使用时,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5能有效防止玻璃纤维与人体接触,同时所设置在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5上的通气孔7能进行气体流通,达到过滤效果;若多块玻纤针刺毡组合使用时,可通过设置在玻纤针刺毡边缘的拉链6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2)、抗拉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层(4),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2)设置在抗拉层(3)的一表面,第二玻璃纤维层(4)设置在抗拉层(3)的另一表面,在第二玻璃纤维层(4)远离抗拉层(3)的一面设有第二保护层(5),且在第一玻璃纤维层(2)远离抗拉层(3)的一面设有第一保护层(1),在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5)上均开设有M行*N列的通气孔(7),且M≥1,N≥1;该玻纤针刺毡还包括四条拉链(6),且四条拉链(6)分别设置在第二保护层(5)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扎手的组合式玻纤针刺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
璃纤维层(2)、抗拉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层(4),其中第一玻璃
纤维层(2)设置在抗拉层(3)的一表面,第二玻璃纤维层(4)设
置在抗拉层(3)的另一表面,在第二玻璃纤维层(4)远离抗拉层(3)
的一面设有第二保护层(5),且在第一玻璃纤维层(2)远离抗拉层
(3)的一面设有第一保护层(1),在第一保护层(1)与第二保护层
(5)上均开设有M行*N列的通气孔(7),且M≥1,N≥1;该玻纤针
刺毡还包括四条拉链(6),且四条拉链(6)分别设置在第二保护层
(5)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彩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