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吴顺专利>正文

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47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对针头损毁彻底、能杜绝注射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发生的注射器,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它由针筒、针头组及活塞组组成,针筒的两端分别为针筒体及颈管;针头组由中空针头体及针柄组成,针柄中心通孔的底端构成中心线偏斜的锥形凹穴及喇叭口;针头体固定安装在针柄中心通孔上;活塞组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上设有箭头体,并令箭头体的中心线位于针筒颈管中心线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将介质输入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通常采用一次性使用、并在丢弃前将针头损毁的注射器,然而这种习用的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其对针头的损毁不够彻底,仍存在着污染环境的一大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对针头损毁彻底、能杜绝注射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发生的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本专利技术由针筒、针头组及活塞组组成,针筒的一端为构成中空腔的针筒体,其另一端为与针筒体中空腔贯通的颈管,颈管内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的向前伸展的喇叭口段、圆锥孔段及圆柱孔段;针头组由中空针头体及针柄组成,针头体的前端形成针尖,针柄呈弹性,其上设有中心通孔,在中心通孔的底端构成中心线相对中心通孔中心线偏斜的依次衔接的锥形凹穴及喇叭口,其外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并与针筒颈管内周相嵌合的束腰段、圆锥段及圆柱段;针头体以其后端固定安装在针柄中心通孔的前端;活塞组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上设有与针柄底端锥形凹穴及喇叭口相嵌合的箭头体,并令箭头体的中心线位于针筒颈管中心线上,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顶端,其外径与针筒体的中空腔直径相对应,并与活塞杆一起滑动安装在针筒体的中空腔内。由于本专利技术由针筒、针头组及活塞组组成,针筒的两端分别为针筒体及颈管,颈管内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的向前伸展的喇叭口段、圆锥孔段及圆柱孔段;针头组由中空针头体及针柄组成,针柄中心通孔的底端构成中心线相对中心通孔中心线偏斜的依次衔接的锥形凹穴及喇叭口,其外周与针筒颈管内周相嵌合;针头体固定安装在针柄中心通孔上;活塞组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上设有与针柄底端锥形凹穴及喇叭口相嵌合的箭头体,并令箭头体的中心线位于针筒颈管中心线上。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当注射完毕后,将活塞组的活塞推至针筒体的最前端,将其上箭头体从针柄的喇叭口推挤入针柄的锥形凹穴内,并与针头组结合为一体;当拉回活塞组时,针头组被一起带动抽回至针筒体内,脱离颈管,由于针柄底端的锥形凹穴的中心线相对针柄中心通孔的中心线偏斜,使针头组内缩至针筒体内时自动偏斜,当再度往前推进活塞组时,使针头组针头体抵触在针筒体内壁,针头体被顶弯彻底损毁并留于针筒体内,能杜绝注射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解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剖面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针头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针筒颈管中心线平行于针筒体中心线、灌满药液准备注射状态)。图7、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针筒颈管中心线平行于针筒体中心线、注射结束、活塞组与针头组结合为一体状态)。图8、为图7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针筒颈管中心线平行于针筒体中心线、针头组被抽回内缩至针筒体内的状态)。图10、为图9中C部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针筒颈管中心线平行于针筒体中心线、针头组在针筒体内偏斜自动损毁状态)。图1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针筒颈管中心线位于针筒体中心线上、针头组被抽回内缩至针筒体内的状态)。图13、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针筒颈管中心线位于针筒体中心线上、针头组在针筒体内偏斜自动损毁状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由针筒1、针头组2及活塞组3组成,针筒1的一端为构成中空腔111的针筒体11,针筒体11尾端设有向外伸展的翼缘112,针筒体11内周设有止环113及至少设有一条纵向突肋114,针筒1的另一端为与针筒体111中空腔111贯通的颈管12,颈管12内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的向前伸展的喇叭口段121、圆锥孔段122及圆柱孔段123,颈管12的中心线平行于针筒体11的中心线,亦可令颈管12的中心线位于针筒体11的中心线上;针头组2由中空针头体21及针柄22组成,针头体21的前端形成针尖211;如图5所示,针柄22为橡胶并呈弹性,其上设有中心通孔221,在中心通孔221的底端构成中心线相对中心通孔221的中心线偏斜的依次衔接的锥形凹穴222及喇叭口223,其外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并与针筒1的颈管12内用相嵌合的束腰段224、圆锥段225及圆柱段2 26,并在圆柱段226周壁设有轴向膨胀槽227;针头体21以其后端固定安装在针柄22的中心通孔221的前端;活塞组3由活塞31及活塞杆32组成,活塞31上设有与针柄22底端锥形凹穴222及喇叭口223相嵌合的箭头体33,并令箭头体33的中心线位于针筒1的颈管12的中心线上;箭头体33亦可设在嵌设在活塞31上的箭头体结合座34上;箭头体结合座34为一基板,其周边设有环形凸块341,如图4所示,其底部具有定位侧面342;活塞31上具有与箭头体结合座34相嵌合的嵌穴311及支撑并允许安装在箭头体结合座34上箭头体33穿过的通孔312,其外径与针筒体11的中空腔111直径相对应,活塞31的外周设有与针筒体11内周止环113相对应的环槽313;活塞杆32呈辐射三鳍片横截面,活塞杆32尾端设有圆蝶形操作片321,并令圆蝶形操作片321的一侧为便于在平面上移动的平面;活塞31安装在活塞杆32的顶端,并与活塞杆32一起滑动安装在针筒体11的中空腔111内。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针筒体11内灌满药液4并准备注射;将活塞组3的活塞31沿针筒体11徐徐向前推进,使针筒体11内的药液4经针柄22上中心通孔221及中空针头体21输出;如图7、图8所示,当注射完毕后,将活塞组3的活塞31推至针筒体11的最前端,将其上箭头体33从针柄22的喇叭口223推挤入针柄22的锥形凹穴222内,并与针头2组结合为一体;如图9、图10、图12所示,当拉回活塞组3时,针头组2被一起带动抽回至针筒体11内,脱离颈管12,由于针柄22底端的锥形凹穴222的中心线相对针柄22的中心通孔221的中心线偏斜,使针头组2内缩至针筒体11内时自动偏斜;如图11、图13所示,当再度往前推进活塞组3时,使针头组2的针头体21的针尖211抵触在针筒体11内壁,针头体21被顶弯彻底损毁并留于针筒体11内。权利要求1.一种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它由针筒、针头组及活塞组组成,针筒的一端为构成中空腔的针筒体,其另一端为与针筒体中空腔贯通的颈管;针头组由中空针头体及针柄组成,针头体的前端形成针尖,针柄设有中心通孔,并呈弹性,针头体以其后端固定安装在针柄中心通孔的前端;活塞组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顶端,其外径与针筒体的中空腔直径相对应,并与活塞杆一起滑动安装在针筒体的中空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的颈管内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的向前伸展的喇叭口段、圆锥孔段及圆柱孔段;针头组的针柄的外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并与针筒颈管内周相嵌合的束腰段、圆锥段及圆柱段,在针柄中心通孔的底端构成中心线相对中心通孔中心线偏斜的依次衔接的锥形凹穴及喇叭口;活塞组的活塞上设有与针柄底端锥形凹穴及喇叭口相嵌合的箭头体,并令箭头体的中心线位于针筒颈管中心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上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头内缩偏斜自动损毁的安全注射器,它由针筒、针头组及活塞组组成,针筒的一端为构成中空腔的针筒体,其另一端为与针筒体中空腔贯通的颈管;针头组由中空针头体及针柄组成,针头体的前端形成针尖,针柄设有中心通孔,并呈弹性,针头体以其后端固定安装在针柄中心通孔的前端;活塞组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顶端,其外径与针筒体的中空腔直径相对应,并与活塞杆一起滑动安装在针筒体的中空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的颈管内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的向前伸展的喇叭口段、圆锥孔段及圆柱孔段;针头组的针柄的外周从前向后构成依次衔接并与针筒颈管内周相嵌合的束腰段、圆锥段及圆柱段,在针柄中心通孔的底端构成中心线相对中心通孔中心线偏斜的依次衔接的锥形凹穴及喇叭口;活塞组的活塞上设有与针柄底端锥形凹穴及喇叭口相嵌合的箭头体,并令箭头体的中心线位于针筒颈管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隆雄
申请(专利权)人:黄吴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