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该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浓缩装置,用于接收并处理含盐废水,以及输出含盐晶体和第一含盐浓缩废水;第二浓缩装置,与第一浓缩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含盐晶体,以及输出第二含盐浓缩废水;脱盐装置,与第一浓缩装置和第二浓缩装置均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第二含盐浓缩废水,以及输出脱盐废水;超临界反应装置,与脱盐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脱盐废水,并对脱盐废水进行氧化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盐效果好,避免了盐对超临界反应装置的腐蚀和堵塞,有效地保护了超临界反应装置,并且提高了脱盐装置的工作效率;此外,能够更为全面的处理含盐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废水迅猛增加,加重了对地表与地下水体的污染,进而威胁生态安全和居民健康。目前,一般的废水处理方法只能处理废水中的一部分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然而,对于印染、造纸、化工、医药和农药等行业废水中产生的大量含盐、高浓度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采用一般的废水处理方法则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简称SCWO)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对有机废物和有机废水处理的新型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原理是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经过均相的氧化反应,将有机物快速转化为CO2、H2O、N2和其他无害小分子。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对有机废水及含碳有机质进行降解处理,可从根本上解决废水、污泥等污染问题,从而实现废水、污泥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中的超临界水可以与非极性物质(如烃类)和其他有机物完全互溶,以及与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完全互溶,但是,无法很好地与无机物特别是盐类进行互溶,这样就导致废水中的盐残留在超临界水氧化装置中,造成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的堵塞和腐蚀。通常,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盐废水时,首先对含盐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将除去无机盐的废水输入至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利用超临界水和氧化剂的氧化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然而,现有技术中含盐废水的脱盐处理方法,如闪蒸除盐法等,只是进行简单的脱盐,脱盐效果差,进入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的废水中的盐的含量依然很高,易堵塞和腐蚀超临界水氧化装置,进而影响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含盐废水的脱盐效果差的问题。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该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浓缩装置,用于接收并处理含盐废水,以及输出含盐晶体和第一含盐浓缩废水;第二浓缩装置,与第一浓缩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含盐晶体,以及输出第二含盐浓缩废水;脱盐装置,与第一浓缩装置和第二浓缩装置均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第二含盐浓缩废水,以及输出脱盐废水;超临界反应装置,与脱盐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脱盐废水,并对脱盐废水进行氧化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中,第二浓缩装置包括:洗涤装置,与第一浓缩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并洗涤第一浓缩装置输出的含盐晶体,以及输出含盐洗涤水;蒸发器,与洗涤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并浓缩含盐洗涤水,以及输出第二含盐浓缩废水。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中,脱盐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与第一浓缩装置和第二浓缩装置均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第一浓缩装置输出的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第二浓缩装置输出的第二含盐浓缩废水;结晶装置,与冷却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冷却后的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第二含盐浓缩废水,以及输出脱盐废水。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水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其中,第一加热装置置于储水装置与蒸发器之间,用于接收并加热储水装置输出的水,以及将水产生的蒸汽输出至蒸发器。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中,第一加热装置为第一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的气液混合物出口相连接,用于接收超临界反应装置输出的气液混合物,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用于将换热后的气液混合物输出;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入口与储水装置的出口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发电装置,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利用超临界反应装置输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发电。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制冷剂储存装置、液氧储存装置和第二换热器;其中,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制冷剂储存装置的出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第一浓缩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入口与液氧储存装置的出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用于将第一通道中制冷剂储存装置输出的制冷剂与第二通道中液氧储存装置输出的氧化剂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其中,第二加热装置的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的出口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的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中,第二加热装置为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相连接,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入口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的气液混合物出口相连接,用于接收超临界反应装置输出的气液混合物,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用于将换热后的气液混合物输出。
进一步地,上述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混合装置和含碳物质储存装置;其中,混合装置的入口与脱盐装置的出口、蒸发器的蒸汽冷凝水出口和含碳物质储存装置的出口均连接,用于接收脱盐装置输出的脱盐废水、蒸发器输出的蒸汽冷凝水和含碳物质储存装置输出的含碳物质,并将脱盐废水、蒸汽冷凝水和含碳物质混合为脱盐混合物;混合装置的出口与超临界反应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将脱盐混合物输出至超临界反应装置。
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浓缩装置对含盐废水进行结晶,产生的含盐晶体再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含盐浓缩废水,脱盐装置对第一浓缩装置产生的第一含盐浓缩废水与第二含盐浓缩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得到脱盐废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盐废水的脱盐效果差的问题,脱盐效果好,避免了盐对超临界反应装置的腐蚀和堵塞,有效地保护了超临界反应装置,确保了超临界反应装置的安全运行;此外,含盐废水先通过第一浓缩装置和第二浓缩装置进行浓缩,使得脱盐装置能够更好地、更快地将固体盐析出,提高了脱盐装置的工作效率;此外,对第一浓缩装置输出的含盐晶体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含盐浓缩废水,并对其进行利用,更为全面的处理含盐废水,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浓缩装置(1),用于接收并处理含盐废水,以及输出含盐晶体和第一含盐浓缩废水;第二浓缩装置(2),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含盐晶体,以及输出第二含盐浓缩废水;脱盐装置(3),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和所述第二浓缩装置(2)均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所述第二含盐浓缩废水,以及输出脱盐废水;超临界反应装置(4),与所述脱盐装置(3)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脱盐废水,并对所述脱盐废水进行氧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浓缩装置(1),用于接收并处理含盐废水,以及输出含盐晶体和第一含盐浓缩废水;
第二浓缩装置(2),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含盐晶体,以及输出第二含盐浓缩废水;
脱盐装置(3),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和所述第二浓缩装置(2)均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所述第二含盐浓缩废水,以及输出脱盐废水;
超临界反应装置(4),与所述脱盐装置(3)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脱盐废水,并对所述脱盐废水进行氧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浓缩装置(2)包括:
洗涤装置(5),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相连接,用于接收并洗涤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输出的所述含盐晶体,以及输出含盐洗涤水;
蒸发器(6),与所述洗涤装置(5)相连接,用于接收并浓缩所述含盐洗涤水,以及输出第二含盐浓缩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盐装置(3)包括:
冷却装置(7),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和所述第二浓缩装置(2)均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第一浓缩装置(1)输出的所述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所述第二浓缩装置(2)输出的所述第二含盐浓缩废水;
结晶装置(8),与所述冷却装置(7)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冷却后的所述第一含盐浓缩废水和所述第二含盐浓缩废水,以及输出脱盐废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装置(9)和第一加热装置(11);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1)置于所述储水装置(9)与所述蒸发器(6)之间,用于接收并加热所述储水装置(9)输出的水,以及将所述水产生的蒸汽输出至所述蒸发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1)为第一换热器(10);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101)与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4)的气液混合物出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4)输出的气液混合物,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102)用于将换热后的所述气液混合物输出;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入口(103)与所述储水装置(9)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104)与所述蒸发器(6)的入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伟贤,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