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40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及其加湿器,包括安装在水箱底部出水管的排水阀,以及设于雾汽发生腔内的水位控制装置;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动平衡杠杆,所述动平衡杠杆一端为顶柱,另一端为浮子端,顶柱和浮子端之间为杠杆的轴支架;所述排水阀位于所述顶柱上方;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在被按压时呈排水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阀结构在加湿器的水箱与雾汽发生腔的紧密封闭中,有效地控制下水量,避免加湿器溢水带来的漏电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汽家电领域,特指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及应用该水阀结构的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其中,空气湿度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和长期使用空调的场所,环境非常干燥,需使用相应设备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加湿设备越来越受大众家庭的喜爱,成为家居中必备小家电设备。目前市场上的加湿器一般由水箱以及雾汽发生腔组成,加湿器普遍为下加水式,下加水式加湿器的加水口和出水阀共同设在水箱的底部。使用前,需先将水箱拆卸,然后把水箱翻转,让水箱底部朝上,拧开出水阀后通过加水口加满水,然后拧上出水阀,再安装回雾汽发生腔上。可见,前述整个加水过程十分繁琐,且加满水后的水箱较重,操作非常不便。为此,市面上又推出上加水式的加湿器,上加水式加湿器使用前,可直接从水箱上部设置的加水盖加水,不需要再拆卸水箱,从底部加水的操作,方便易用。但上加水式加湿器水箱内的压强受大气压影响,水箱与加湿器底座之间容易溢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及应用该水阀结构的加湿器,在水箱与雾汽发生腔之间设置排水阀及水位控制装置,从而控制水箱内的水,适当地增加进雾汽发生腔内,再进行雾汽发生操作,有效地控制下水量,避免加湿器容易溢水带来的漏电危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给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包括安装在水箱底部出水管的排水阀,以及设于雾汽发生腔内的水位控制装置;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动平衡杠杆,所述动平衡杠杆一端为顶柱,另一端为浮子端,顶柱和浮子端之间为杠杆的轴支架;所述排水阀位于所述顶柱上方;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在被按压时呈排水状态。所述排水阀包括固定架、下水盖、弹簧以及压杆,所述固定架设于出水管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所述压杆穿过固定架与下水盖连接,压杆底部设有受力盘;所述弹簧与压杆套接,并在固定架和受力盘之间弹性接触。所述浮子端为密封腔体,腔体内设有可移动的重力件;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所述压杆的受力盘,让压杆顶开或关闭下水盖,控制下水量。当浮子端被水位高低变化上下浮动时,所述重力件在密封腔体内两端移动,增强浮子端的升降效果。优选地,所述密封腔体由中部向浮子端的端部逐渐增大。当浮子端在水位变化升降时,由于密封腔体形状由动平衡杠杆的中部向端部逐渐增大,使得所述重力件更易在密封腔体内移动,浮子端呈加速下沉或上升的变化状态。当水位下降时,浮子随水位下降,当到一定程度时,重力件向浮子端部移动,导致加速浮子端部加速下降,排水阀被及时打开。当水箱补充的水逐渐增多时,浮子随水位上升,同理当到一定程度时,重力件向浮子中部移动,带动浮子端部迅速上移,排水阀被及时关闭。密封腔体的变化使重力件更易在内部非匀速的运动,相当于导致浮子的重心是可变化的,排水阀能够在水位达到临界线前具有一提前量,保证了水箱的水位始终在可工作的范围内变化。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体内设有的重力件为动平衡球,所述动平衡球根据水位高低变化,在浮子端上下浮动的过程中,在密封腔体内两端滚动。由于所述重力件为动平衡球,球体结构在密封腔体式的浮子端内两端滚动,加速动平衡杠杆的两端上下位移。作为本技术的水阀结构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浮子端的密封腔体内底面为凸起的三角面,所述三角面将腔体分成两部分;所述重力件随水位的变化,在腔体内的三角面上两端移动。根据水位的高低变化,所述浮子端上下浮动的过程中,所述重力件在密封腔体内的凸起三角面上两边移动,从而促进浮子端的升降效果。其中,所述重力件为动平衡球或液体。所述液体可优选为水或者其他水质液体。对所述排水阀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阀的下水盖为密封圆盘,其横截面呈倒碟形。下水盖倒碟形,加上密封圆盘设计,有效地加强水箱底部设置于出水管上的下水盖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压杆底部的受力盘直径少于所述出水管的截面直径。使受力盘避免与出水管的内壁接触,让压杆在出水管内上下活动更顺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水阀结构的加湿器,包括雾汽发生腔及其上的水箱,所述水箱包括顶部的加水口和喷嘴、内部的雾汽管道以及底部的出水管,所述雾汽管道一端与喷嘴连接,另一端连通到所述雾汽发生腔;所述雾汽发生腔内设有雾汽发生器;所述水箱底部的出水管内还设有所述排水阀,所述雾汽发生腔内还包括所述水位控制装置,所述水位控制装置根据雾汽发生腔内的水位高低变化,让所述排水阀打开或关闭,控制进入雾汽发生腔内的水量。本技术的加湿器水阀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加湿器,通过在水箱底部出水管设有的排水阀,与雾汽发生腔内的水位控制装置配合,控制从水箱进入雾汽发生腔内的水量。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动平衡杠杆,两端分别设有浮子端和顶柱,二者之间为杠杆的轴支架,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排水阀,从而控制排水阀的下水量。特别是本水阀结构中的浮子端为密封腔体,腔体内设有可移动的重力件,当浮子端被水位变化上下变动时,所述重力件在密封空腔内两端移动,从而让整个动平衡杠杆形成逐渐加速的变化状态,有效地促进水位控制装置与排水阀的配合,控制从水箱进入雾汽发生腔内的水量。本技术的水阀结构,结构简洁,巧妙地运用了浮子端与动平衡杠杆的结合,在加湿器的水箱与雾汽发生腔的紧密封闭中,有效地控制下水量,从而避免加湿器容易溢水带来的漏电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技术水阀结构的加湿器剖视图;图2为应用本技术水阀结构的加湿器的底座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水阀结构的水位控制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以及应用该水阀结构的加湿器。如图1至2所示,该加湿器,包括水箱1、雾汽发生腔2、排水阀3、水位控制装置4以及控制按钮5。所述水箱1包括顶部的加水口11和喷嘴12,内部的雾汽管道13以及底部的出水管14;所述雾汽喷头12与水箱1内部的雾汽管道13连接,所述雾汽管道13一端与喷嘴12连接,另一端连通到所述雾汽发生腔2;水箱1底部的出水管14内设有排水阀3。所述雾汽发生腔2内设有雾汽发生器21和水位控制装置4,所述水位控制装置4根据雾汽发生腔2内的水位高低变化,让所述排水阀3打开或关闭,控制进入雾汽发生腔2内的水量。优选地,所述雾汽发生腔2内设有防止烧干探头6。当雾汽发生腔2内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包括安装在水箱底部出水管的排水阀,以及设于雾汽发生腔内的水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动平衡杠杆,所述动平衡杠杆一端为顶柱,另一端为浮子端,顶柱和浮子端之间为杠杆的轴支架;所述排水阀位于所述顶柱上方;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在被按压时呈排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的水阀结构,包括安装在水箱底部出水管的排水阀,以及设于雾汽发生
腔内的水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动平衡杠杆,所述动平衡杠杆一
端为顶柱,另一端为浮子端,顶柱和浮子端之间为杠杆的轴支架;所述排水阀位于所述顶
柱上方;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在
被按压时呈排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包括固定架、下水盖、
弹簧以及压杆,所述固定架设于出水管内;所述压杆穿过固定架与下水盖连接,压杆底部
设有受力盘;所述弹簧与压杆套接,并在固定架和受力盘之间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端为密封腔体,腔体内设
有可移动的重力件;所述浮子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位移,带动顶柱按压或脱离所述压杆的
受力盘,让压杆顶开或关闭下水盖,控制下水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由中部向浮子端的端
部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内设有的重力件为动
平衡球,所述动平衡球根据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演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