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装置和锅炉,该锅炉装置包括锅炉(1),该锅炉(1)的烟气出口通过空气预热器(2)连通于磨煤机(10),其中,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所述磨煤机(10)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冷换热器(3),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3)与凝结水系统(11)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冷换热器(3)能够将空气预热器(2)的空气出口处的热一次风进行冷却,达到适宜温度后通入到磨煤机(10)中。另外,该第一水冷换热器(3)还能够将烟气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再将升温后的水通入到凝结水系统,于是充分利用了烟气中的余热,避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装置和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也大大增加,能源紧缺将是我国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热能动力方面耗能高、污染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锅炉的烟气排放,锅炉排烟问题一方面在于烟气污染物直接污染,另一方面就是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热污染。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政策的大环境下,提高锅炉效率,减少锅炉排污量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火力发电厂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在120℃~130℃之间,主要是因为锅炉烟气在温度较低时会对金属产生低温腐蚀,为了防止低温腐蚀的发生,锅炉的排烟温度不能低于上述温度范围。锅炉炉膛排出的烟气温度通常较高,需要经过空气预热器降温处理后再通入到其他设备中,例如磨煤机。然而经该空气预热器处理后的热一次风的温度一般为330℃,远大于需要通入到磨煤机中的热一次风的温度,因此,需要在一次风进入磨煤机前再次将其进行降温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掺冷风技术将热一次风进行降温,这样使排烟热量散失到大气中,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既不经济又不环保。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锅炉装置,以将烟气中的余热更好地利用,提高锅炉效率,避免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装置,该锅炉装置能够很好地利用烟气中的余热,提高锅炉效率,避免环境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还提供一种锅炉,该锅炉能够很好地利用烟气中的余热,提高锅炉效率,避免环境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装置,该锅炉装置包括锅炉本体,该锅炉本体的烟气出口通过空气预热器连通于磨煤机,其中,所述空气预热器和所述磨煤机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冷换热器,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与凝结水系统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优选地,该锅炉装置还包括第二水冷换热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脱硫塔,所述锅炉本体的烟气出口还通过所述空气预热器依次连通于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脱硫塔,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与所述凝结水系统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优选地,该锅炉装置还包括第三水冷换热器,所述引风机通过该第三水冷换热器连通于所述脱硫塔,该第三水冷换热器与所述凝结水系统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第二水冷换热器和第三水冷换热器均为省煤器。优选地,所述第三水冷换热器、第二水冷换热器和第一水冷换热器沿顺流方向依次串联于所述凝结水系统中。优选地,所述脱硫塔的第四烟气出口与排烟装置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锅炉,其中,所述锅炉包括凝结水系统和本技术提供的锅炉装置,所述锅炉装置的第一水冷换热器与所述凝结水系统连通。优选地,所述凝结水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水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空气预热器和磨煤机之间设置第一水冷换热器,该第一水冷换热器能够将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出口处的热一次风进行冷却以达到适宜温度后通入到磨煤机中,另外,该第一水冷换热器还能够将烟气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再将升温后的水通入到凝结水系统,于是充分利用了烟气中的余热,避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锅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本体2空气预热器3第一水冷换热器4第二水冷换热器5除尘器6引风机7第三水冷换热器8脱硫塔9烟囱10磨煤机11凝结水系统21第一烟气出口23热一次风出口31第一出水口32第一入水口41第二出水口42第二入水口51第二烟气出口52第二烟气入口61第三烟气出口62第三烟气入口71第三出水口72第三入水口81第四烟气出口82第四烟气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顺序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为了区分各个部件,以更好地说明本技术,并无先后主次之分。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装置,该锅炉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该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通过空气预热器2连通于磨煤机10,其中,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所述磨煤机10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冷换热器3,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3与凝结水系统11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与空气预热器2连通,该空气预热器2的热一次风出口23与第一水冷换热器3连通。在锅炉运行时,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的高温烟气进入到空气预热器2中进行冷却,用于冷却该高温烟气的空气形成热一次风,该热一次风从热一次风出口23流出,第一水冷换热器3对该热一次风进行冷却,使其达到适宜温度后,通入到磨煤机10中。该第一水冷换热器3还包括第一入水口32和第一出水口31,凝结水从第一入水口32流入,在第一水冷换热器3内与热一次风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一出水口31流出并进入到凝结水系统11中,该锅炉装置充分利用了烟气中的余热,避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继续参照图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该锅炉装置还包括第二水冷换热器4、除尘器5、引风机6以及脱硫塔8,所述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还通过所述空气预热器2依次连通于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4、除尘器5、引风机6以及脱硫塔8,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4与所述凝结水系统11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该锅炉装置能够根据不同设备对温度的需求不同,控制进入的温度,以防止低温腐蚀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但不限于,进入到除尘器5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100℃。从空气预热器2的第一烟气出口21流出的烟气经第二水冷换热器4的烟气入口进入到第二水冷换热器4内,经过该第二水冷换热器4冷却后经第二烟气入口52进入到除尘器5中,后依次经第二烟气出口51、第三烟气入口62、第三烟气出口61、第四烟气入口82和第四烟气出口81进入到引风机6和脱硫塔8以及其他烟气处理设备,对烟气进行处理后,排入到大气中。该第二水冷换热器4还包括第二入水口42和第二出水口41,凝结水从第二入水口42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装置,该锅炉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该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通过空气预热器(2)连通于磨煤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所述磨煤机(10)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冷换热器(3),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3)与凝结水系统(11)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装置,该锅炉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该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通过空气
预热器(2)连通于磨煤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2)和所述磨煤机(10)之间设
置有第一水冷换热器(3),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3)与凝结水系统(11)连通,以实现烟气和
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锅炉装置还包括第二水冷换热器
(4)、除尘器(5)、引风机(6)以及脱硫塔(8),所述锅炉本体(1)的烟气出口还通过所述空气
预热器(2)依次连通于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4)、除尘器(5)、引风机(6)以及脱硫塔(8),所
述第二水冷换热器(4)与所述凝结水系统(11)连通,以实现烟气和凝结水之间的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锅炉装置还包括第三水冷换热器
(7),所述引风机(6)通过该第三水冷换热器(7)连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旭,杨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