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330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模块、腕带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有腕带,采用了充电效率较优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可同时在一个充电座上进行多个智能手环的充电,另外通过万向联轴器使得腕带可以翻转到智能模块的上方,便于智能手环平稳的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近两年上市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其中尤其以智能手环最受厂商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智能手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当然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在保证强大功能的基础上,用户对智能手环充电操作的简便性上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部分无线充电智能手环。智能手环的腕带一般采用传统手表表带的设计,或者直接采用腕带对叠后用卡扣固定,智能手环腕带的材质一般采用软硬适中的塑料制成,由于这个结构特点使得智能手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必须要采用其他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才能平稳的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此外,目前的智能手环较少采用充电效率更优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平稳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智能手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模块、腕带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有腕带,其作用是使得任意一侧的腕带可以快速方便的调节角度,即使腕带卷曲,也可以使得智能模块底部平稳的放置在充电座表面;所述智能模块内设有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电池,所述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br>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充电接口;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磁共振耦合传输电能,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电能通过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整流、滤波,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能进入电池,本技术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磁共振耦合,与三星Qi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电磁感应技术不同;电磁感应式的充电距离比较短,最大仅有几个厘米,且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而磁共振耦合式的充电范围较大,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至少一侧设有控制按钮。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采用触摸屏,其作用是便于智能操作。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联轴器采用微型万向联轴器。进一步地,电池采用充电式锂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充电效率较优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可同时在一个充电座上进行多个智能手环的充电,另外通过万向联轴器使得腕带可以翻转到智能模块的上方,便于智能手环平稳的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充电线路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智能模块;2、万向联轴器;3、腕带;4、显示屏;5、控制按钮;6、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7、整流滤波电路;8、稳压电路;9、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模块1、腕带3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6,所述智能模块1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6,所述智能模块1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2,所述万向联轴器2连接有腕带3,其作用是使得任意一侧的腕带3可以快速方便的调节角度,即使腕带3卷曲,也可以使得智能模块1底部平稳的放置在充电座表面;所述智能模块1内设有整流滤波电路7、稳压电路8和电池9,所述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6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7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7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电路8的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8的输出端连接电池9的充电接口;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磁共振耦合传输电能,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电能通过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整流、滤波,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能进入电池,本技术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磁共振耦合,与三星Qi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电磁感应技术不同;电磁感应式的充电距离比较短,最大仅有几个厘米,且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而磁共振耦合式的充电范围较大,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实施例2所述智能模块1至少一侧设有控制按钮5。实施例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所述表头1顶部设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采用触摸屏,其作用是便于智能操作。实施例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所述万向联轴器2采用微型万向联轴器。实施例4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电池9采用充电式锂电池。实施例5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模块、腕带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有腕带;所述智能模块内设有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电池,所述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充电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模块、
腕带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
所述智能模块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
接有腕带;
所述智能模块内设有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电池,所述磁共振耦合接
收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充电接口。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华黄和昌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