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5607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无线充电发射器的结构为输入滤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放大模块、发射线圈依次连接,输入滤波模块还与第一DC/DC变换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振荡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连接,振荡模块还与放大模块连接;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结构为接收线圈与滤波整流模块连接,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滤波整流模块、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滤波整流模块输出电源到用电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智能设备提供无线充电,具有可充电距离较远、对充电位置精准度要求较低、同时对多设备充电、节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设备已普遍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且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的智能设备主要采用有线充电的方式,充电线的存在不但影响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使用起来也极其不便,若同时需要对多个智能设备(平板、手机、智能手表等)充电则需要多个充电线接口(插座端),因此在充电线接口不够的情况下无法对其中的一些智能设备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旨在为智能设备提供无线充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输入滤波模块、第一 DC/DC变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放大模块、振荡模块、发射线圈、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滤波整流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第二 DC/DC变换模块、放大模块、发射线圈依次连接,所述输入滤波模块还与第一 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 DC/DC变换模块、第二 DC/DC变换模块、振荡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振荡模块还与放大模块连接;所述接收线圈与滤波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滤波整流模块、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滤波整流模块输出电源到用电设备。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还包括第三DC/DC变换模块,所述第三DC/DC变换模块与滤波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对滤波整流模块的输出电源变压以适用于用电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二 DC/DC变换模块包括信号控制开关,所述信号控制开关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 DC/DC变换模块电源的输出。优选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为蓝牙。优选地,所述滤波整流模块包括交流滤波单元、整流单元、直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分别与交流滤波单元、直流滤波单元连接,所述交流滤波单元与接收线圈连接,所述直流滤波单元与第三DC/DC变换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振荡模块输出6.78MHz的脉冲波。优选地,所述放大模块采用E类功放放大电路。本技术无线充电接收器摆放位置比较灵活,无需对准无线充电发射器,离无线充电发射器最远充电距离可以达到50mm左右,并且无线充电接收器尺寸小,可以让更多的智能设备放在一起同时充电;同时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具有充电管理的功能,当电池被充满后通过蓝牙可自动将此信息反馈到发射端控制器,发射端停止充电动作,有效的控制了功耗,省电节能;本技术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可广泛用于酒店、机场、列车等地,外出可随时充电,避免携带充电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参照图1,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输入滤波模块、第一 DC/DC变换模块、第二 DC/DC变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放大模块、振荡模块、发射线圈、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滤波整流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的输入与直流电源相连,用于过滤直流电源中的交流信号,其输出与第一 DC/DC变换模块和第二 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 DC/DC变换模块用于对第一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第二 DC/DC变换模块用于对放大模块提供电源,其包括用于控制第二 DC/DC变换模块电源输出的信号控制开关;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信号控制开关、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和振荡模块的输出频率;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与放大模块连接,所述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振荡模块的输出信号,使信号更强,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与发射线圈连接,所述发射线圈通过电磁波向接收线圈传递能量,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与第一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的输出与滤波整流模块连接,所述滤波整流模块的输出与第三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滤波整流模块、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三DC/DC变换模块输出电源到用电设备。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为蓝牙。所述滤波整流模块包括交流滤波单元、整流单元、直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分别与交流滤波单元、直流滤波单元连接,所述交流滤波单元与接收线圈连接,所述直流滤波单元与第三DC/DC变换模块连接,这样可获得更为稳定的直流电源;所述放大模块可采用E类功放放大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还设有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与第三DC/DC变换模块连接,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和分离,这样便可无需将无线充电接收器设置在用电设备的内部,增加用电设备的体积,同时也可让无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也可进行无线充电。本技术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采用A4WP通信协议标准,所述振荡模块输出6.78MHz的脉冲波。使用时,输入滤波模块过滤直流电源中的交流信号后,将过滤后直流电源输出到第一 DC/DC变换模块和第二 DC/DC变换模块,第一 DC/DC变换模块变压后输出供第一控制模块使用的电源,第二 DC/DC变换模块变压后输出供放大模块使用的电源,振荡模块产生充电所需的信号后,通过放大模块放大信号,然后将放大的信号通过发射线圈发送到接收线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可控制第二 DC/DC变换模块内部电路的通断以便第二DC/DC变换模块输出\不输出电源给放大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充电接收器发送的当前充电状态信息并发送到第一控制模块,若当前充电状态信息为已充满,则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二 DC/DC变换模块不输出电源,或者,当前无线充电发射器对多个无线充电接收器传输能量,则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向无线充电接收器发送暂停充电的信息,无线充电接收器接收到该信息后,通过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滤波整流模块暂停输出电源,上述断电保护有效的控制了功耗、过压和过热以及断电等问题,从而使过载与过温保护更安全可靠,避免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极度电源损坏与高温。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输入滤波模块、第一 DC/DC变换模块、第二 DC/DC变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放大模块、振荡模块、发射线圈、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滤波整流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第二 DC/DC变换模块、放大模块、发射线圈依次连接,所述输入滤波模块还与第一 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 DC/DC变换模块、第二 DC/DC变换模块、振荡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振荡模块还与放大模块连接;所述接收线圈与滤波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滤波整流模块、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滤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输入滤波模块、第一DC/DC变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放大模块、振荡模块、发射线圈、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滤波整流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放大模块、发射线圈依次连接,所述输入滤波模块还与第一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振荡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振荡模块还与放大模块连接;所述接收线圈与滤波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滤波整流模块、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滤波整流模块输出电源到用电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法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