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为六边形,所述主杆的左端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形状为矩形,所述主杆的左端配合有头部,所述头部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可使插杆与插孔配合时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减震垫圈,在所述主杆上配合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具有内孔,所述内孔贯穿所述活动套,所述主杆契合在所述内孔内,所述活动套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端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活动套的那一端具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配合有加力杆;该装置通过头部完成螺母的定位,通过活动套的旋转带动主杆的旋转,最后完成螺母的旋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
技术介绍
在五金工具中,扳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五金工具,通过扳手可以完成螺母的旋出,但是部分螺母的安装较为深,则传统的扳手无法较好的探入安装深孔内,因此无法完成螺母的取出,同时部分螺母的安装空间较为狭小,传统的扳手无法较好的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该装置采用一根主杆作为传动件,通过头部完成螺母的定位,通过活动套的旋转带动主杆的旋转,最后完成螺母的旋出,主杆所需的施力空间较小,因此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主杆可以插入到较深的位置,方便对安装位置较深的螺母的取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为六边形,所述主杆的左端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形状为矩形,所述主杆的左端配合有头部,所述头部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可使插杆与插孔配合时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主杆与所述插杆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螺丝设置有两个,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相抵在所述头部与所述主杆之间,在所述主杆上配合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具有内孔,所述内孔贯穿所述活动套,所述主杆契合在所述内孔内,所述活动套与所述主杆之间配合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螺丝,所述活动套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端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活动套的那一端具有第一插孔,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底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插孔内配合有加力杆。优选地,所述主杆外部的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孔,在所述限位孔内配合有限制所述活动套移动距离的限位螺丝。优选地,所述主杆为空心杆件,所述主杆的壁厚为2_-3_,所述主杆为不锈钢杆。优选地,所述加力杆远离所述第一插孔的那一端球形过渡,所述加力杆为实心杆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一根主杆作为传动件,通过头部完成螺母的定位,通过活动套的旋转带动主杆的旋转,最后完成螺母的旋出,主杆所需的施力空间较小,因此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主杆可以插入到较深的位置,方便对安装位置较深的螺母的取出,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操作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包括主杆I,所述主杆I为六边形,所述主杆I的左端具有插孔(未图示),所述插孔形状为矩形,所述主杆I的左端配合有头部2,所述头部2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的插杆(未图示),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可使插杆与插孔配合时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主杆I与所述插杆之间配合有螺丝201,所述螺丝201设置有两个,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减震垫圈21,所述减震垫圈21相抵在所述头部与所述主杆I之间,在所述主杆I上配合有活动套3,所述活动套3具有内孔(未图示),所述内孔贯穿所述活动套3,所述主杆I契合在所述内孔内,所述活动套3与所述主杆I之间配合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螺丝301,所述活动套3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端部302,所述端部302远离所述活动套3的那一端具有第一插孔(未图示),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底设置有磁铁(未图示),所述第一插孔内配合有加力杆4。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主杆I外部的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孔(未图示),在所述限位孔内配合有限制所述活动套3移动距离的限位螺丝5。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主杆I为空心杆件,所述主杆I的壁厚为3mm,所述主杆I为不锈钢杆。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加力杆4远离所述第一插孔的那一端球形过渡,所述加力杆4为实心杆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一根主杆作为传动件,通过头部完成螺母的定位,通过活动套的旋转带动主杆的旋转,最后完成螺母的旋出,主杆所需的施力空间较小,因此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主杆可以插入到较深的位置,方便对安装位置较深的螺母的取出,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操作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为六边形,所述主杆的左端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形状为矩形,所述主杆的左端配合有头部,所述头部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可使插杆与插孔配合时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主杆与所述插杆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螺丝设置有两个,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相抵在所述头部与所述主杆之间,在所述主杆上配合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具有内孔,所述内孔贯穿所述活动套,所述主杆契合在所述内孔内,所述活动套与所述主杆之间配合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螺丝,所述活动套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端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活动套的那一端具有第一插孔,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底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插孔内配合有加力杆;所述主杆外部的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孔,在所述限位孔内配合有限制所述活动套移动距离的限位螺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空心杆件,所述主杆的壁厚为2_-3_,所述主杆为不锈钢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杆远离所述第一插孔的那一端球形过渡,所述加力杆为实心杆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为六边形,所述主杆的左端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形状为矩形,所述主杆的左端配合有头部,所述头部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可使插杆与插孔配合时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减震垫圈,在所述主杆上配合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具有内孔,所述内孔贯穿所述活动套,所述主杆契合在所述内孔内,所述活动套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端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活动套的那一端具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配合有加力杆;该装置通过头部完成螺母的定位,通过活动套的旋转带动主杆的旋转,最后完成螺母的旋出。【IPC分类】B25B23/16, B25B23/00, B25B13/58, B25B13/02【公开号】CN205363692【申请号】CN201620092657【专利技术人】王旭朗 【申请人】诸暨市柯晶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6日【申请日】2016年1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母用的新型五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为六边形,所述主杆的左端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形状为矩形,所述主杆的左端配合有头部,所述头部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可使插杆与插孔配合时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主杆与所述插杆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螺丝设置有两个,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相抵在所述头部与所述主杆之间,在所述主杆上配合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具有内孔,所述内孔贯穿所述活动套,所述主杆契合在所述内孔内,所述活动套与所述主杆之间配合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螺丝,所述活动套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端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活动套的那一端具有第一插孔,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底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插孔内配合有加力杆;所述主杆外部的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孔,在所述限位孔内配合有限制所述活动套移动距离的限位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朗,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柯晶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