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动脉的腔内移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2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患者体内的分支管腔中放置一种腔内移植物的方法,该管腔包括单一的分支前管腔,该分支前管腔分支为一对分支后管腔,该方法包括: (a)经一侧分支后管腔将第一个腔内移植物完全导导入分支前管腔,第一个腔内移植物在其体部第一端具有一个管状部分,该管状部分可被撑开而与分支前管腔的周壁相接触;移植物在第二端分支为第一与第二管状移植物延伸部; (b)将第二个具有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腔内移植物导入一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和一个下游端;移动第二个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之内或包绕着该延伸部,而其下游端位于一侧分支后管腔中,从而使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与该管状移植物延伸部及上述管腔相接合形成流体通道; (c)将第三个具有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腔内移植物导入对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和一个下游端;移动第三个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另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之内或包绕着该延伸部,而其下游端位于对侧分支后管腔内,从而使第三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与上述管状移植物延伸部及管腔相接合而形成流体通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管腔如分支动脉内放置一种腔内移植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动脉由于疾病极易被延展的肉瘤如动脉瘤的发展影响,而这种动脉瘤则容易破裂。传统上动脉瘤是完全由外科行手术移植更换的。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危险较大,并且在许多病例中由于患者已存在其他疾病而无法施行。新近提出了许多在腔内放置腔内移植物以架桥于动脉瘤囊内的方法,从而使一条活性动脉导管与动脉瘤囊隔离开来。其中的一种方法在澳大利亚专利申请78035/94号中有所阐述。当动脉瘤是始于一条单一动脉而延伸至一条或多条分支动脉时,放置上述腔内移植物则面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须启用一种所谓的“裤形-移植物”。这种移植物由一个单一的管状体顺血流方向分支为两个较小的管状体,目的在于其单一的管状体被置于单一的动脉内而两个较小的管状体则分别置于两条分支动脉内(如见Barone的美国专利5,360,443号)。实践证明很难有效地放置这种裤形移植物。专利技术公开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患者体内的分支管腔中放置一种腔内移植物的方法,该管腔包括一条单一的分支前管腔,该单一的分支前管腔分支成一对分支后管腔,该方法包括(a)经一侧分支后管腔将第一个腔内移植物完全导入分支前管腔,该第一腔内移植物的体部在其第一端所具有的一个管状部分可以被撑开,从而与分支前管腔的周壁相接触,而其第二端则分支第一与第二管状移植物延伸部;(b)将具有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第二个腔内移植物导入一侧分支后管腔,其中该管状体尚具有一个上游端和一个下游端;移动第二个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之内或包绕着该延伸部,并使其下游端位于上述分支后管腔内,从而使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与上述管状移植物延伸部及该管腔接合而形成流体通道;(c)将具有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第三个腔内移植物导入对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与一个下游端;移动第三个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另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之内或包绕着该延伸部,并使其下游端位于对侧分支后管腔内,从而使第三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与上述管状移植物延伸部及该管腔接合而形成体流通道。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经第一分支后管腔导入,而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经对侧分支后管腔导入。随后第三个腔内移植物再经第一分支后管腔导入。也可以不需要首先安置分支形移植物,而是先安置移植物的一条“腿”,其后再放置整个分支形移植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在患者体内的分支管腔中放置一种腔内移植物的方法,该分支管腔包括由单支分支前管腔分支成一对分支后管腔该方法包括(a)将包括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第一个腔内移植物导入一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及一个下游端撑开其下游端使之与该管腔相接触;(b)将第二个腔内移植物导入对侧分支后管腔并使其完全位于分支前管腔内,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的体部在第一端具有的一个管状部分可被撑开从而与分支前管腔的周壁相接触,在第二端分支成第一和第二管状移植物延伸部;撑开第二个移植物的第一端使其与分支前管腔的管壁相接触,并使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与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相接合而形成流体通道;以及(c)将包括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第三个腔内移植物导入对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与一个下游端,移动第三个腔内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的另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之内或包绕该延伸部,并使其下游端位于对侧分支后管腔内,从而使第三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与该管腔接合而形成流体通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在患者体内的分支管腔(由单支分支前管腔分支成一对分支后管腔)中放置一种腔内移植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包括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第一个腔内移植物导入一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及一个下游端,撑开至少其下游端使之与该管腔相接触;(b)将第二个腔内移植物导入上述分支后管腔,该第二腔内移植物在其体部第一端具有的一个管状部分可被撑开从而与分支前管腔的周壁相接触,在第二端分支成第一和第二腔状移植物延伸部,其中一个管状移植物延伸部较另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略长;将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穿过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直到使其第一端位于分支前管腔内而上述另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脱离第一个腔内移植物;撑开第二个移植物的第一端使之与分支前管腔的管壁相接触从而使第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与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相接合形成流体通道;(c)将包括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第三个腔内移植物导入对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及一个下游端,移动第三个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第二个腔内移植物的另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之内或包绕着该延伸部,并使其下游端位于对侧分支后管腔内,从而使第三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与上述管状移植物延伸部及该管腔相接合而形成流体通道。在以上每一方面,本方法均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d)将包括一个可膨胀管状体的又一个腔内移植物导入一侧和/或对侧分支后管腔,该管状体具有一个上游端及一个下游端,移动此移植物直到使其上游端位于分支后管腔中原有腔内移植物的下游端之内,并使其管状体与分支后管腔内原有移植物的下游端和包绕着的分支后管腔相接合形成流体通道。在上述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第一个腔内移植物放置于一侧分支后管腔的步骤按顺序可分为如下几步(a)经一侧分支后管腔导入第一根细导丝并优选至少进入分支前管腔;(b)沿第一根细导丝导入第一根细鞘管并至少使其进入分支前管腔;(c)抽出第一根细导丝;(d)经第一根细鞘管插入第二根相对硬的导丝并使其至少进入分支前管腔;(e)抽出第一根细鞘管;(f)经第二根导丝导入第二根直径相对大的鞘管并使其至少进入分支前管腔;(g)在第二根直径较大的鞘管内沿第二根导丝导入第一根运送导管,该导管的第一端具有一个未膨胀的球囊,球囊外围安置有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下游端;(h)放置第一根运送导管以使第一个移植物位于分支后管腔内;(i)部份抽出第二根鞘管以游离第一个腔内移植物;以及(j)膨胀球囊以撑开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下游端直到使其与该分支后管腔的管壁紧密接合。依照本专利技术而设计的专利技术方案最为典型的应用是用于单支管腔分支为两支管腔的情况下,例如由主动脉分支为髂动脉。亦可用于多支管腔由单支管腔分出时,如主动脉弓部位。在尤其优选体现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腔中移植物具有澳大利亚专利申请78035/94号所描述移植物的特点,该专利作为参考在此被引证。下面作为参考描述在一分支动脉内安置一种裤形移植物这一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应用。然而,依照本专利技术而设计的方法亦可用于体内任何分支管腔进行裤形移植物的安置。除动脉外,这样的管腔还包括静脉、气管和小气管以及胆管。既然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移植物的管状体是可被撑开的(例如利用一根球囊导管),那么至少第一个腔内移植物的某一管状部分可制成为可自动膨胀的斯坦特装置。该斯坦特装置可用于支持管状部分以便接受第二和第三个腔内移植物的管状体。腔内移植物优选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每一管状移植物延伸部均可延伸至动脉分支处的上游端。在这种情况下,另一单独的管状移植物被用来连接每一管状延伸部分与之相关的远端动脉。在另一种方案中,腔内移植物具有一个较长的管状延伸部以至可伸入第一支远端动脉中。此时另一个管状延伸部则延至分支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H·怀特于蔚云
申请(专利权)人:恩多加德研究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