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网式自扩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20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是拉网式自扩张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现有的自扩张支架结构不尽合理,轴向收缩较大,使用中易于滑脱可靠性差,并且制备困难,因此必须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网状结构的镍钛自扩张支架,网线间采取顺序搭接形成鱼鳞状结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简单制备支架的方法,预先把圆管壁切出成行交错排列的系列刻缝段,拉伸管即形成网状圆筒支架,方法简便易行成品率高。同时发明专利技术还给出精整支架表面抛光的电解研磨方法及具体电解液配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名称是拉网式自扩张支架,属于医疗器械
人体脉管支架(Vascular Stent)是一种放在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以及泌尿、消化、生殖、呼吸等系统各类管腔内部的器具,用它防止管腔粘连、狭窄、坍塌或栓塞,以保持管路畅通。过去采用的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型术(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即把端部带球囊的导管引入管狭窄处,打气加压充盈球囊的扩张管腔,然后放气球囊收缩抽出体外。但是,这种处置效果不好,三分之一以上患者的扩张处组织向管内伸张,一般6个月内发生明显再狭窄,这样就需要重复进行PTCA或搭桥手术。此外,致命的问题是PTCA会导致管路急性阻塞。诱发的具体原因很多,诸如组织碎瓣塞积、管壁痉挛收缩、血栓形成间隔等。1986年Gianturco和sigwart发展了支架技术(Stenting),即用金属小脚手架支撑狭窄管路扩张处,防止向回缩坍塌和意外阻塞,以保持管路畅通,前后发表了一系列支架结构专利和文献,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多数是不锈钢支架,这类支架由于扩张后回弹大,为了保持内腔扩后尺寸,则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制备拉网式自扩张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是带系列成行刻缝段[2]的,刻缝段是用激光切割或用照像蚀刻或用其它方法制备的等长刻缝,刻缝端部之间保留的系列间隔桥[3]宽度均等,刻缝段 排列行之间保留的间隔桥[3]均对准相邻行刻缝段的中点,刻缝段走向与周围切向为夹角θ↓[0](θ↓[0]=0~89°)(2)沿中心轴线方向[1]拉伸所说的带刻缝成行缝段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形成拉网式自扩张支架,刻缝段[2]被拉成网眼[6] ;金属线条[4]被拉成具有规则正弦线或倾斜正弦线形状的网线[5],间隔桥[3]成网线的连接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西杜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形状记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