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速度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947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流动速度转换装置,可提供多个精确的供使用者选择的流动速度。一般地,装置包括具有出口和多个通道的壳体。在每个通道中分别放置一个刚性毛细管,用于调节通过通道的治疗流体的流动速度。并且,阀可旋转地连接到壳体上,用于可操作地把出口连接到一个多个通道,或者断开它们之间的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控制流体流动速度的装置,具体地是在医用流体输送系统中提供多个精确的使用者可选择的流动速度。流体控制系统的另一个所需特征是随时间变化的一致性。在医疗领域,在整个治疗期间希望医护人员一直监视着流体流动速度不切实际的。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在没有看护的情况下,流动控制系统必须能保持稳定的流动速度。并且在医疗领域,以及其它环境中,流动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特征是操作的简便性,以减少操作者的错误。在某些药物给药系统中,阀门与一对塑料柔性管结合在一起使用得到流动速度控制装置。但是,在调节流体流动速度时,使用塑料柔性管不能提供高的精确性。并且,达到所需流动速度所需的塑料管长度能改变,这与塑料管制作过程不一致。这样,如果塑料管用在流体流动速度调节中就必须采取特殊步骤。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之前,需要在较小的装置中存在使用者可选择的、精确的、稳定的流动速度控制。专利技术概述一般地,本专利技术的转换包括具有一个孔和多个通道的壳体。在每个通道中分别有一个刚性的毛细管,用于调节治疗流体通过通道的流动速度。并且,一个阀可旋转地连接在壳体上,用于可操作地连接孔与一个或多个通道,或者断开它们之间的连接。从下面示于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晰。附图说明图17与图16相似,只是阀转到使另外的单独串行流动通道通过转换装置;图18与图16和图17相似,只是阀转到使两个并行流动通道通过转换装置;图19是图1中转换装置的正视图,可操作地连接到小容积注入泵;图20是图1中转换装置的正视图,可操作地连接到大容积注入泵;和图21是图1中转换装置的正视图,可操作地连接到注射器。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附图中所示以及下面所要详细描述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仅是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本专利技术的很多特征并不局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现在参看附图,特别是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多速度转换装置10,它具有壳体12、阀14和一对流动限制器16、17(图15—18)。壳体12包括盖18、嵌件20和端盖22。这些组件优选的用聚碳酸酯制造并用超声焊接接合在一起。但是,如果需要的话,这些组件也可以用其它刚性的聚合物材料制造,例如含有聚合物的环烯烃,含有聚合物、聚酯、聚酰胺、ABS、聚亚安酯之类的桥接多环碳氢化合物,能通过胶粘剂结合、溶剂结合、射频结合、铆接配合或其它适当的连接方法接合在一起。再看图3、4和5,盖18包括端壁24和与之整体连接在一起的连续的侧周壁26。端壁24具有内表面28(图4和5)和基本椭圆形的周边。侧周壁26从端壁24的周边延伸下来并形成开口30用于容纳嵌件20。如图5所示,一对C形突起32、33与盖元件端壁24连接成整体并从其内表面28上延伸下来。C形突起32、33沿端壁24的横轴34对称分布。优选地,C形突起32和33分别具有开口36和37,二者相互朝向对方。在C形突起32和33的开口36和37中分别有纵向延伸的通道38和39。通道38、39形成在端壁24的表面28中并且沿端壁24的横轴34对称分布。一般的通道38和39分别起始于各自的C形突起32和33的中心点,并沿端壁24的纵轴延伸。通道38、39的结束处快要达到端壁24的横轴。一对连续壁40、41从端壁24的内表面28上延伸下来并与之连接成为整体,并且围绕着每个C形突起32、33以及相应的通道38、39。连续壁40、41沿端壁24的横轴34对称分布,每个壁具有基本为泪滴形的周边。壁40、41便于把盖18连接到嵌件20上,形成两个分开的流体通道,参见下面更详细的描述。优选地,两个壁40、41的泪滴形周边的顶点42相互朝向对方。与每个壁40和41内侧周边相接的分别是连续槽44和45,二者形成在端壁24的内表面28中。如上所述,连续的侧周壁26从盖端壁24上延伸出来,截面基本呈椭圆形,并围成开口室46,用于容纳壳体嵌件20。侧周壁26包括相对的外侧表面48、49,通过侧表面48和49分别有同轴对齐的孔50和51。优选地,外侧表面49基本是平面,当放置病人皮肤表面时增加舒适度。同样的,位于侧表面48和49之间的侧周壁26是光滑的。参看图6—9,壳体12的嵌件20包括流动阻挡54和管56,连接成整体。流动阻挡54包括内平板58和外平板59。优选地,平板58、59的位置关系是彼此分开相互平行。如图7所示,形成在流动阻挡54中并在内平板58和外平板59之间延伸的是一对阶梯状外孔60、61和一对内孔62、63。外孔60、61彼此分开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平板58、59。每个外孔60、61包括柱形通道64、柱形限制器容纳室66和柱形O形圈容纳室68。每个外孔60、61的柱形通道64与容纳室66流体相通,并在外平板59上有开口70。每个外孔60、61的容纳室66与O形圈容纳室68流体相通,并且其内径大于柱形通道64的内径。每个外孔60、61的O形圈室68在内平板58上有开口72,并且其内径大于限制器容纳室66的内径。流动阻挡54中的内孔62、63彼此分开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外孔60、61。并且,内孔62、63位于外孔60、61之间。内孔62、63穿过内平板58并到达柱形控制阀容纳孔76的内表面74,控制阀容纳孔76位于内平板58和外平板59之间。因此,内孔62、63分别与控制阀容纳孔76的内表面74上的出口75、77流体相通。优选地,控制阀容纳孔76的纵轴与外孔60、61和内孔62、63的纵轴垂直。并且,保持圈78在控制阀容纳孔76的一个开口附近径向向内伸出。壳体嵌件20的管56有一末端出口或开口80和柱形孔82,与流动阻挡54中的连接孔84同轴对齐并与之流体相通。连接孔84纵向与内孔63同轴对齐并与控制阀容纳孔76通过出口79流体相通。如图8所示,在壳体嵌件的内平板58的外表面86中形成一对纵向通道88、89,沿平板的横轴对称分布。每个通道88、89位于流动阻挡54中的一个O形圈室68和内孔62、63中的一个之间,并与它们流体相通。当盖18连接到嵌件20上时,通道38(图5)和88在壳体12中围成基本柱形的通道,通道39(图5)和89也同样如此。一对连续的壁90环绕着内平板58横轴两侧的通道88和89、O形圈孔开口72和内孔开口。壁90与内平板58的表面86连成整体并垂直地从它上面延伸下来。壁90的尺寸与形成在壳体盖端壁24中的连续槽44、45对应,并与之对齐,而且至少是部分插在槽44、45中。这形成了弯曲的通道或快速阻挡(flashtrap),用于在把壳体端壁24的壁40、41超声焊接到壳体嵌件20的内平板58期间,防止细碎颗粒沉积在装置的流体通道中。如图9所示,流动阻挡54的外平板59包括外表面92,它具有通道94与外孔64流体相通并在外孔64之间延伸。通道94包括弯曲的部分96,在此处通道围绕着管56延伸。参看图10,壳体12的端盖22包括平板形盖元件98和管100,二者结合成整体。盖元件98与壳体嵌件20的外平板59接合。盖元件98包括内表面102和相对的外表面104。内表面102包括通道106,它与流动阻挡外平板59的外表面92中的通道94对称。因此,当端盖22与流动阻挡54接合时,两个通道106和94在外孔60、61之间形成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选择治疗流体流动速度的转换装置,包括:具有出口和多个通道的壳体;多个调节治疗流体流动速度的刚性毛细管,每个管分别位于一个通道中;和可操作地连接在壳体上的阀,阀可以运动以选择性地把出口与一个或多个通道连接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E威廉森斯科特阿里亚格诺
申请(专利权)人: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