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9259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0:28
本专利属于实验室中牙科治疗的黏结剂测试,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可拆卸连接;上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块,下夹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弹性块;第一弹性块的底部设有一组第一凹槽,第二弹性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通道;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均为硬质硬质海绵;下夹板设有导向柱,上夹板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导向孔;下夹板的下部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呈倒锥形。该方案具有降低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制备过程中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的震动,从而提高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制作成功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中牙科治疗的黏结剂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及工艺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中专业术语解释:界面指:牙齿切割出的平面,即牙齿上涂抹黏结剂的平面。微拉伸测试方法是口腔黏结学中用于评价口腔黏结剂与牙体组织间黏结强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减少界面中因界面平整度不够对实际黏结强度的影响,从而使测试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进行微拉伸测试时,通常需要预先制备截面积为0.8mm×0.8mm的微拉伸试件,常规制备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首先将牙齿进行切割,切割出一平面(图1a),然后按照黏结剂产品的说明书使黏结剂涂抹在牙齿的平面上,并用固化灯照射固化。然后在黏结剂上分层堆塑复合树脂并光照固化,最终形成高约4mm的树脂冠(图1b)。浸37℃水24h后,将牙根包埋固定于石膏中,然后用低速切割机于水冷下顺牙齿长轴的近远中向切割牙齿(图1c),切割厚度0.9mm,另外切割机的切割片厚度为0.2mm。再从颊舌向垂直于界面切割牙齿(图1d),切割厚度0.9mm,最终形成截面为0.8mm×0.8mm的条形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图1e)。切割器具自身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轻微震动,切割器具在切割条形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时,由于切削力作用在条形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上,此时条形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会因切削力而产生震动。因为条形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较细,且牙根包埋固定于石膏中,制备过程中切割器具产生的细小震动直接作用在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上,此时又由于牙根包埋固定在石膏中,此时切割器具作用在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上的震动不能得到有效的消除,极易造成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因震动而断裂,影响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制作的成功率,目前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制作的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另外,震动还会对界面造成损伤,不可避免地对最终测试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微拉伸试件的制备过程中,因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不能有效的消除外界器械对其产生的震动导致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在制作过程中会因震动而发生断裂,现急需设计一种能减小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制作过程中震动对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产生影响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能在制备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过程中,减少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因震动而产生断裂的情况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块,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弹性块。具体使用本夹具时,首先制作片状试件,具体操作如下:将用于制作试件的牙齿进行切割,先切割出一平面,然后在该平面上涂抹相应的黏结剂,并对黏结剂进行固化;然后在黏结剂上堆叠1mm~4mm厚的复合树脂并固化。将该牙齿包埋固定于石膏中,在流水冲洗下用金刚砂片平行于牙齿长轴从近远中方向磨切成厚度为1.5mm~4.5mm的片状试件,然后将该片状试件从牙齿根部磨切掉。使上夹板与下夹板分开,将片状试件放置在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之间,然后对上夹板与下夹板进行固定,使片状试件被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夹持,且片状试件的60%至80%面积露出在夹具外。然后将夹具进行固定,对暴露在夹具外的片状试件进行磨削,直到暴露在夹具外的片状试件磨削成合格的条状试件为止。然后使上夹板与下夹板分开,将加工完毕后的条状试件夹持在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之间,对未磨削的片状试件进行磨削。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夹具改变了传统条状试件的加工工艺,将传统的直接切割条状试件改为先切割片状试件然后对片状试件进行磨削。切割片状试件时,由于片状试件相对比较宽,且与牙齿的接触面积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强,故片状试件几乎不会出现因切割刀具对片状试件产生的震动,而导致片状试件断裂的情况发生。片状试件在磨削成条状试件时,由于片状试件是夹持在两弹性块之间,此时两弹性块对片状试件具有消震作用,减小片状试件磨削过程中因磨削刀具对片状试件磨削时产生的震动,进而提高条状试件磨削的成功率。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为螺栓连接。夹持和松开工件时比较方便。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夹子固定。本方案通过夹子实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固定,比较快速,所需要的操作时间比较短。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优选方案一、二的任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块的底部设有一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性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通道。磨削片状试件的过程中,片状试件磨削完毕的端部直接卡在矩形通道中,一方面对已经磨削完毕的端部进行保护,减小外界因素导致已磨削完毕的端部断裂;另一方面,片状试件已磨削完毕的端部与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接触的面积较大,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对片状试件已磨削完毕的端部消震效果更好。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夹板设有导向柱,所述上夹板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导向孔。本方案中的导向柱一方面使上夹板与下夹板夹持在一起更加方便,缩短操作时间;另一方面使上夹板与下夹板始终关联在一起,避免丢失。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三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均为硬质海绵。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将硬质海绵浸满水。在片状试件磨削的过程中,由于硬质海绵含有水,一方面通过硬质海绵中的水对片状试件进行降温,减少片状试件因磨削产生的热量影响片状试件的性能;另一方面,含有水的硬质海绵对片状试件的消震效果更好,因为片状试件上的震动大部分被硬质海绵中的水吸收。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夹板的下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定位块方便下夹板在操作台上快速定位,缩短操作时间。本方案中导向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克服了上夹板在导向柱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旋转,缩短操作时间。优选方案七:作为优选方案六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呈倒锥形,该定位块的大端面与下夹板接触。该定位块不但具有定位功能,还具有拆卸方便的特点。本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配合膨胀套实现快速固定、快速拆装的目的。树脂-牙本质黏结试件制作的基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试件制作的牙齿进行切割,切割出一平面,然后在该平面上涂抹相应的黏结剂,然后固化;在黏结剂上堆叠1mm~4mm厚的复合树脂并固化;然后将该牙齿包埋固定于石膏中,在流水冲洗下用金刚砂片平行于牙齿长轴从近远中方向磨切成厚度为1.5mm~4.5mm的片状试件,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块,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弹性块。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
下夹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块,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弹性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与
下夹板为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
下夹板通过夹子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块的底部设有一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性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凹槽
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设
有导向柱,所述上夹板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导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
块和第二弹性块均为硬质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的
下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备牙科微拉伸试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呈
倒锥形,该定位块的大端面与下夹板接触。
9.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