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与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882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装置与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基材;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基材上,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至少一个感测电极位于触控感测区中,以及至少一条连接线位于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连接线电连接至感测电极;其中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触控感测区外侧,且非触控感测区包括转弯区连接第一非转弯区与第二非转弯区;其中连接线于第一非转弯区具有第一线宽,连接线于第二非转弯区具有第二线宽,且连接线于转弯区具有第三线宽,其中第三线宽大于第一线宽与第二线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装置,且特别是涉及其连接线设计。
技术介绍
现今的触控装置通常具有触控感测区(toucharray)、接垫组(bondingpadset)、以及多条连接线(conductingline)于基材上。连接线可电连接接垫组与触控感测区的多个感应电极,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通常电连接至外部电路如软式电路板(flexiblecircuitboard),使外部电路的电流或信号能经由接垫与连接线传递至触控感测区,促使触控装置运作。现有技术中,围绕触控感测区的连接线都维持同一宽度,且相邻两条线间的线距为一固定值。另一方面,连接线与触控感测区的感测电极电性相连处的末端通常为矩形。上述设计容易累积大量静电荷,造成静电放电(ESD)而影响触控装置的效能,甚至破坏触控装置。综上所述,目前亟需新的连接线设计,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静电放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包括:基材;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基材上;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位于触控感测区中,以及多条连接线位于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连接线电性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感测电极;其中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触控感测区外侧,且非触控感测区包括转弯区连接第一非转弯区与第二非转弯区;其中相邻的连接线于第一非转弯区具有第一线距,相邻的连接线于第二非转弯区具有第二线距,且相邻的连接线于转弯区具有第三线距,其中第三线距大于第一线距与第二线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材;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上;显示介质层,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位于显示介质层上;保护层,位于第二基材上;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保护层与第一基材之间,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位于触控感测区中,以及多条连接线位于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连接线电性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感测电极;其中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触控感测区外侧,且非触控感测区包括转弯区连接第一非转弯区与第二非转弯区;其中相邻的连接线于第一非转弯区具有第一线距,相邻的连接线于第二非转弯区具有第二线距,且相邻的连接线于转弯区具有第三线距,其中第三线距大于第一线距与第二线距;彩色滤光层位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二基材之间或位于阵列层与显示介质层之间。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包括:基材;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基材上,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至少一感测电极位于触控感测区中,以及至少一连接线位于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连接线电连接至感测电极;其中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触控感测区外侧,且非触控感测区包括转弯区连接第一非转弯区与第二非转弯区;其中连接线于第一非转弯区具有第一线宽,连接线于第二非转弯区具有第二线宽,且连接线于转弯区具有第三线宽,其中第三线宽大于第一线宽与第二线宽。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材;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上;显示介质层,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位于显示介质层上;保护层,位于第二基材上;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保护层与第一基材之间,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至少一感测电极位于触控感测区中,以及至少连接线位于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连接线电连接至感测电极;其中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触控感测区外侧,且非触控感测区包括转弯区连接第一非转弯区与第二非转弯区;其中连接线于第一非转弯区具有第一线宽,连接线于第二非转弯区具有第二线宽,且连接线于转弯区具有第三线宽,其中第三线宽大于第一线宽与第二线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的上视图;图2A至图2D为图1中的转角区的放大图;图3A至图3D为图1中的转角区的放大图;图4A至图4F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符号说明α、β夹角D1、D2、D2’、D2”、D3线距W1、W2、W2’、W2”、W3线宽10基材11连接线11’末端13触控感测区14非触控感测区14A、14C非转弯区14B转弯区15接垫20转角处21A、21B、21C方向21B’切线方向40显示装置100触控装置131感测电极400A、400B、400C、400D、400E、400F触控显示装置401、407基材403阵列层405显示介质层408、412薄膜409、413触控电极层411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触控装置100的基材10上具有触控电极层,其包含触控感测区13,与设置于触控感测区13外侧的非触控感测区14。在其他实施例中,非触控感测区14可包围触控感测区13,或与触控感测区13相邻。触控感测区13包含至少一个感测电极131。基材10上的连接线11位于非触控感测区14中,并电连接至触控感测区13的感测电极131。连接线11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接垫15,且接垫15又可电连接至外部电路如软性电路板(未图示)。外部电路的电流或信号能经由接垫15与连接线11传递至触控感测区13以驱动触控装置10,且使用者接触触控感测区13产生的信号也可经由连接线11与接垫15传送至外部电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材10的材质可为玻璃或高分子膜材。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线11的材质可为铝、钼、铜、银、上述的合金、或上述的多层结构,且接垫15的材质可与连接线11相同材料,或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如图1所示,连接线11与感测电极131电连接处的末端11’为弧状而非矩形,可有效避免电荷累积于末端11’。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的连接线11仅用以示意,其实际尺寸如线宽与线距可变化如后述实施例。图2A为一实施例中,图1中转角处20的放大图。在图2A中,非触控区14分为非转弯区14A、14C,以及相连两者的转弯区14B。以最外侧的连接线11为例,其于非转弯区14A具有线宽W1,于转弯区14B具有线宽W2,且于非转弯区14C具有线宽W3。如图2A所示,连接线11于转弯区14B的线宽W2,大于连接线11于非转弯区14A与14C的线宽W1与W3。在本发明中,转弯区的线宽大于非转弯区的线宽,可以降低转弯区的连接线在单位面积的电荷密度,使电荷不易累积而造成静电放电问题。可以理解的是,非转弯区14A中的连接线11朝方向21A延伸,非转弯区14C中的连接线11朝方向21C延伸,而转弯区14B中的连接线11朝方向21B延伸。如图2A所示,方向21A不同于方向21C,且方向21B也不同于方向21A与21C。方向21A与方向21C间具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基材;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该基材上;其中该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位于一触控感测区中,以及多条连接线位于一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该些连接线电性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该些感测电极;其中该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该触控感测区外侧,且该非触控感测区包括一转弯区连接一第一非转弯区与一第二非转弯区;其中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一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一线距,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二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二线距,且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转弯区具有一第三线距,其中该第三线距大于该第一线距与该第二线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基材;以及
触控电极层,位于该基材上;
其中该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位于一触控感测区中,以及多条连
接线位于一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该些连接线电性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该些感测
电极;
其中该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该触控感测区外侧,且该非触控感测区包括一
转弯区连接一第一非转弯区与一第二非转弯区;
其中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一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一线距,相邻的该些
连接线于该第二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二线距,且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转弯区
具有一第三线距,
其中该第三线距大于该第一线距与该第二线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一非转弯区中
朝第一方向延伸,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二非转弯区中朝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
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夹角,该些连接线于该转弯区中的切线方向与
该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且该第二
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该第一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线距大于该第二线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些连接线与该些感测电极电连
接处的末端为弧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一非转弯区具
有一第一线宽,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二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二线宽,且该些连接
线于该转弯区具有一第三线宽,其中该第三线宽大于该第一线宽与该第二线
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线宽大于该第二线宽。
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材;
阵列层,位于该第一基材上;
显示介质层,位于该阵列层上;
第二基材,位于该显示介质层上;
保护层,位于该第二基材上;以及
触控电极层,位于该保护层与该第一基材之间,
其中该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位于一触控感测区中,以及多条连
接线位于一非触控感测区中,且该些连接线电性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该些感测
电极;
其中该非触控感测区位于该触控感测区外侧,且该非触控感测区包括一
转弯区连接一第一非转弯区与一第二非转弯区;
其中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第一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一线距,相邻的该些
连接线于该第二非转弯区具有一第二线距,且相邻的该些连接线于该转弯区
具有一第三线距,
其中该第三线距大于该第一线距与该第二线距;
一彩色滤光层位于该显示介质层与该第二基材之间或位于该阵列层与
该显示介质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保护
层与该第二基材之间、或该第二基材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或该显示介质层
与该第一基材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
其中,该触控电极层包含一第一触控电极层及一第二触控电极层,该第
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材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该第二触控电极层设
置于该第二基材与该保护层之间,且该第二基材为薄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包含:
第三基材,设置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层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且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扬证张嘉雄刘桂伶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