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58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2:0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模组以及加热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加热器对应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箱体相接触的一面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通过将加热器设置在箱体外部,无需在电池箱内部对加热器进行电气连接而占据电池箱的内部空间,简化了电池箱内部电池模组的装配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简化电池模组装配复杂程度的电池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箱大多将加热器布设在电池箱内部,并在电池箱内部完成电气连接。但是设置在电池箱内部的加热器占据了电池箱的内部空间,进而增加了电池箱内部的电池模组的装配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其有效解决了电池箱内部的电池模组装配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模组以及加热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加热器对应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箱体相接触的一面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加热器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箱体的外表面朝向所述箱体的内部凹陷形成,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优选的,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表面以及所述箱体设有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的内表面贴合接触。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容置空间设置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封闭。优选的,还包括隔热缓冲结构,所述隔热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加热器之间。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容置空间为多个,相邻所述容置空间之间及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箱体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对应所述过渡区,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方r>向,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箱体相对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包括汇流导线、外接接口以及若干加热器单体,所述加热器单体之间通过所述汇流导线并联,所述外接接口设置在所述汇流导线上用以将所述加热器单体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内还包括多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加热器单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容置槽与加热器单体的形状相匹配且二者对应设置。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筋或所述过渡区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通过将加热器设置在箱体外部,无需在电池箱内部对加热器进行电气连接而占据电池箱的内部空间,简化了电池箱内部电池模组的装配复杂程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箱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结构的分解图一;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结构的分解图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结构的分解图三;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内的热量传递路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结构的组合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1、箱体;11、容置空间;111、容置槽;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第一定位孔;2、电池模组;3、加热器;31、汇流导线;32、外接接口;33、加热器单体;4、导热结构;5、固定板;51、第二定位孔;6、隔热缓冲结构;7、连接件。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电池箱的放置状态为参照。现有的电池箱大多将加热器3布设在电池箱内部,并在电池箱内部完成电气连接。但是设置在电池箱内部的加热器3占据了电池箱的内部空间,复杂的电气连接增加了电池箱的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增加了电池箱内部的电池模组2的装配复杂程度,并且如果加热器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但却由于其设置在电池箱内部且结构及装配均较为复杂也会增加电池箱的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如图1-7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1、电池模组2以及加热器3,电池模组2设置在箱体1内并与箱体1的一侧相接触,加热器3对应电池模组2与箱体1相接触的一面设置在箱体1的外部,优选的,电池模组2与加热器3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加热器3可以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底部或侧部,加热器3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增大了加热器3的适用范围,而且由于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加热器3与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电池模组2对应分布在箱体1的同一壁面内外侧并与该壁面直接接触,保证了加热器3能够及时、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电池模组2。本申请的电池箱可以采用铸铝、钣金或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为了缩小电池箱的体积同时尽量防止加热器3受到外部挤压,如图2-4所示,本申请将加热器3设置在电池箱上的容置空间11内。具体的,本申请的箱体1的外侧具有能够容纳加热器3的容置空间11,容置空间11由箱体1的外表面朝向箱体1的内部凹陷形成,加热器3设置在容置空间11内。为了将加热器3产生的热量更高效的传递给电池模组2,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电池箱还包括导热结构4,导热结构4分别与电池模组2的表面以及箱体1设有容置空间11的一侧的内表面贴合接触。导热结构4位于电池模组2与箱体1相接触的一面并与二者均贴合接触,同时导热结构4的设置位置也与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加热器3相对应。该导热结构4可以是导热板和/或导热硅胶,导热板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导热复合材料,优选的,导热板可以是导热铝板,导热硅胶可以降低固体界面之间的热阻从而有效提高热量的传递效果。为了更好的保护加热器3防止其结构受到破坏,如图2-6所示,本申请的电池箱还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5对应容置空间11设置并将容置空间11封闭。固定板5的材质可以选择多种材料,优选推荐非金属高强度低导热系数材料,比如塑料、碳纤维板、电木等。该类材质的固定板5保证了加热器3的热量向箱体1内部传递,有利于降低加热器3与外界空气的散热损失,比如对流散热损失,降低系统能耗损失,而且有效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加热器3。为了进一步降低加热器3传递给电池模组2的热量的损失,如图2-5所示,本申请的电池箱还包括隔热缓冲结构6,隔热缓冲结构6设置在固定板5与加热器3之间。在隔热缓冲结构6的阻隔下,加热器3产生的热量的传递路径是由加热器3传递给箱体1设置容置空间11的一面,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池模组以及加热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加热器对应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箱体相接触的一面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池模组以及加热器,所
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加热器对
应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箱体相接触的一面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具
有能够容纳所述加热器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箱体的外表面朝
向所述箱体的内部凹陷形成,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结构,
所述导热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表面以及所述箱体设有所述容置空
间的一侧的内表面贴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
述固定板对应所述容置空间设置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缓冲结
构,所述隔热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加热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第
一加强筋,所述容置空间为多个,相邻所述容置空间之间及所述容置空间
与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陈旭斌尤若波李志云秦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