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嫁接技术中的切取芽片和切削砧木基本上使用嫁接刀。操作时依靠操作者经验和熟练度,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容易伤手。芽片与砧木的结合面(口)形状大小很难保证,贴合不严,影响嫁接成活率。本嫁接剪为L形两用芽接剪,由钳合机构和切削机构组成,它们连接在一起,相互垂直,呈L型,设计独特,国内市场未见相同或相似芽接剪。钳合机构起钳合枝条的作用,代替手握枝条功能;切削机构代替手持嫁接刀功能,两片竖刀与一个旋转切削刀配合工作,具有独特性。切削机构起在接穗上切削芽片和在砧木上切削嫁接口的作用,一剪两用。操作时,一手握钳合柄进行钳合操作,夾住枝条,另一手转动切削刀柄进行切削操作,切下芽片,精准、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形两用芽接剪
本专利技术属农、林和园艺工具
,具体涉及苗木嫁接
的带木质部芽接工具技术。
技术介绍
嫁接技术历史悠久,但嫁接工具基本上使用的是嫁接刀,配合使用剪枝剪。现有技术中的切取接穗芽片和切削砧木基本上使用嫁接刀。切取芽片时,依靠操作者一手握枝,一手操刀,将芽从枝条上切削下来;嫁接时,操作者需一手扶砧木,一手用嫁接刀在砧木上切削嫁接面(口),再贴合芽片。这样的嫁接方法主要靠操作的经验和熟练度,效率不高,芽片与砧木的结合面(口)大小很难保证,贴合不严,影响嫁接成活率。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伤手。农、林和园艺生产中,很多优良品种需要嫁接繁殖扩大生产,因此需要安全、高效嫁接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芽接剪称为L形两用芽接剪(图1),设计钳合机构与切削机构相互垂直,呈L形,钳合机构是L芽接剪结构的一边,切削部分是L形的另一边;本芽接剪不仅能在接穗上切芽,还能在砧木上切接口,能够两用。本芽接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准确性高,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国内市场未见相同或相似芽接剪。钳合部分。采用钳的变形结构,钳合面变形为盾形片(图2中1所示),以便夹合枝条和安装切削机构。在第一盾形片的夹合部位开一弧形凹槽(图2中2所示),以方便贴合枝条,将弧形槽的中间部分打穿开窗。第二盾形片的背面,开一穿透槽,与第一片对应配合(图2中3所示)。这个槽是这样形成的:在一个与钳合面垂直的平面上,画一个圆(图3中1所示),这个圆形成圆柱体,圆柱体的一部分在钳合面上切割,形成弧形槽(图3中2所示)。这个圆的圆心也是切削刀的转轴中心。两个钳合片由钳合转轴螺丝枢合在一起,连同钳柄形成钳合机构,起钳合作用,这个结构也是本芽接剪L型的一边(图1)。切削刀架。是安装切削刀和竖刀的刀架,有两片(图4中1所示)。刀架用螺丝安装固定在第二盾形片的背面弧形槽的两侧,与钳合面垂直,形成L形的另一边。在两个刀架上用螺丝分别安装竖切刀(图4中3所示),起竖向切割作用;在两个刀架之间的转轴部位,用切削刀转轴螺丝(图4中2所示)安装切削刀。切削刀,呈喙形(图5)。外刀刃是圆弧形(图5中1所示),弧度与上述圆相同。刀刃穿过第二盾片的弧形槽,伸出钳合面一定长度,能够切到接穗枝条一定深度(弧形),刀刃延圆的运动轨迹旋转,在弧形槽内上下运动,将芽片切下。内刀刃部分(图5中2所示)弧度适宜,导引切开的芽片与枝条分离,并保证芽片在切割过程中变形最小。切削刀与刀柄相连,用切削刀转轴螺丝安装在切削刀架上,进行切削操作。竖切刀,共两片。刀刃为圆弧形,其弧度与上述圆的弧度相同,固定在切削刀架上,分布在切削刀两侧,弧形刀刃与切削刀刃的弧形一致,在钳合枝条的同时,进行了纵向切割,配合切削刀将芽片完整、顺利、光滑取下;这也保证了留在砧木上接合面完整。附图说明(图中标准螺丝、螺母省略,弹簧一端未配合)1、图1示芽接剪L形结构设计,图中1所示为切削部分,图中2所示为钳合部分。2、图2示钳合机构部分,图中1示芽接剪第一个盾形钳合片,2示钳合片上弧形凹槽穿透窗,3示第二个盾形片穿透槽。3、图3示弧形凹槽穿透窗的开槽方式,图中1示形成切割圆柱的圆,2示由圆柱切割形成槽。4、图4示切削刀架,图中1示刀架,2示连接两片刀架的转轴螺丝,3示安装在刀架上的竖刀片。5、图5示切削刀、旋转轴孔、刀柄,图中1示与图3中1所示圆相同弧度刀刃,2示内刀刃及弧度。6、图6示竖刀刀片,刀刃的弧度与图3中1所示圆相同弧度。7、图7示L形两用芽接剪装配体主要部件,标准连接螺丝、螺母未图示,图中弹簧右端未装配到位。具体实施方式本芽接剪是L形两用芽接剪。L形是指嫁接剪的钳合部分与切削部分成垂直的L形;操作时一手握嫁接剪的钳柄,起夹合枝条作用,替代手握枝条,另一手操作切削刀柄进行切削,在接穗上削取芽片;双用是指本芽接剪即可削取芽片,又可以切削砧木嫁接结合面(口),进行嫁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精度高,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嫁接剪的钳合部分如图1所示,采用钳的变形结构,钳合部分变形为如图2中1所示的盾型片,用来夹合枝条,第二片还用来连接安装切削刀刀架。第一片横向夹合部位开一9mm(此为本案参数,可根据需要调整参数,下同。)宽的弧形凹槽(图2中2所示),以方便贴合枝条;将弧形槽的中间部分打穿开窗,保护切削刀和竖刀刀刃,保护接穗上的其他芽不被钳伤,也防止伤手。在第二盾形片的背面,开一穿透槽,宽9mm,与第一片对应配合;槽是如图3中1所示的圆形成的圆柱,圆柱圆的半径为34mm,圆柱高9mm,圆柱的一部分弧形与第二盾形片切割形成,切透盾形片,在钳合面形成长28mm,宽9mm,的矩形窗口,这样能保证切出的芽片长度为28mm。切削刀架如图4中1所示,有两片。刀架用螺丝安装固定在第二盾形片的背面,垂直固定在弧形槽的两侧,与钳合机构垂直而成L型。在两个刀架上用螺丝分别安装竖切刀(如图4中3所示),起竖向切割作用;在两个刀架之间的转轴部位,用转轴螺丝(图4中2所示)安装切削刀。切削刀,呈喙形。外刀刃是圆弧形(图5中1所示),弧度与上述圆相同。切削刀厚度5mm(这是切下芽片的宽度)。与切削刀架枢合后,刀刃穿过第二钳合片的弧形槽,最大处伸出达3mm,刀刃以34mm半径做圆周运动,切下弧形芽片。内刀刃部分弧度适宜(图5中2所示),导引切下的芽片与枝条分离,并保证芽片在切割过程中变形最小。切削刀装有刀柄。竖切刀,共两片,如图6。刀刃为弧形,其弧度与上述形成圆柱的圆相同,固定在切削刀架上,分布在切削刀两侧,间距为5mm,弧形刀刃与切削刀刃的弧形一致,作用是纵向切割,在钳合枝条的同时,进行了纵向切割,配合切削刀将芽片完整、顺利、光滑取下。嫁接剪工作时,一手握钳合部分手柄,将需要的芽置在盾形片空槽的中间部位,将枝条钳住,此时,两片竖刀已在钳合力的作用下,在纵的方向切入枝条;另一手操作切削刀手柄,将芽片切下,完成取芽操作。以同样的方式在砧木上操作,得到切口,可进行嫁接,实现芽接剪的第二用途。图7为L形两用芽接剪装配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芽接剪钳合部分与切削部分呈L形垂直结构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形两用芽接剪,包括:钳合部分,切削刀架,喙形切削刀;所述钳合部分,包括:两个盾形片;第一盾形片的夹合部位开一弧形凹槽,以方便贴合枝条;第二盾形片的夹合部位,开一穿透槽,与第一盾形片对应配合;所述切削刀架,包括:刀架两片,垂直固定安装在第二盾形片背面、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