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835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及其装置,包括采浆机,蠕动系统,过滤器,血浆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设计为可更换型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可采用不同的过滤装置,以满足不同病因的需要。所述过滤装置是由一组组合膜根据不同的病因依次排列组合而成的。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多种病毒和血脂、黄疸和谷丙转氨酶的指数,对血液中其他有效成分无破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别适用于降低或减少血浆中各种病毒、血脂、黄疸、谷丙转氨酶等的过滤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应用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对高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乳糜脂肪)引起的疾病和症状的防治,以及对某些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在游离态势时的过滤逐渐成为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疾病。为此,各种去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净化血液的方法不断涌现。再如,防治艾滋病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涉及生命健康的重大研究课题。各国政府对艾滋病的防治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各种防治艾滋病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不断在出现。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尚未有直接将患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通过过滤方法来去除达到治疗效果的报道。而我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多的国家。我国政府对乙肝病毒防治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各种防治乙肝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不断在出现。目前在我国临床上也未有直接将患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通过过滤方法来去除达到治疗效果的报道。防治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无论从生命健康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效果的角度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专利99101908公开了一种血液过滤机,用于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度药物和毒物中毒的血液过滤。但从医疗单位综合因素考虑,此机的用途过于狭窄,无法体现一机多功能。本专利技术人之一曾经在CN2505092中公开过一种降低血脂的过滤装置,但此装置仅仅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研制适用于多功能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和装置,以适应在一台过滤机上实现对多种疾病的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别适用于降低或减少血浆中各种病毒、血脂、黄疸、谷丙转氨酶等的过滤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采浆机,蠕动系统,过滤器,血浆回输装置。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将过滤装置设计为可更换型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可采用不同的过滤装置,以满足不同病因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层过滤膜构成的组合膜,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设有血浆入口和排气口,下盖设有血浆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膜是由DELP、90SP、0.2μ等多种膜依次排列组合而成的。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膜和不同的排列方法。同时,在壳体外设置可方便接插和拆卸的装置,以在需要更换过滤器时方便使用。比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有效降低血液中多种病毒、黄疸和谷丙转氨酶的指数,并且对可能存在的病毒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而血液中的其他有效成分无破坏;2,安全可靠,整个血浆回输系统是在密闭的系统中进行的,无需加入肝素等添加剂,避免了对血浆造成结构性破坏。3,一机多用,能适应医疗单位对各种病因的治疗,更换方便,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装置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过滤装置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过滤装置局部剖视图。实施例下面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2,通常的血液过滤设备包括采浆机100,蠕动系统200,过滤器300,血浆回输装置400。其使用过程为,从患者静脉抽取全血至采浆机100实施分离;分离后自动回输患者。患者的血浆在采浆机100的储存袋中;在蠕动系统200的外界压力作用下,通过点滴输注的方法将血浆回输装置400中的经过过滤的血浆回输给患者。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将过滤装置300设计为可更换型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可采用不同的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中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组合滤膜4,壳体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为圆盘形,于靠近中心位置处设有血浆入口11,靠近血浆入口处设有排气口12,上盖1的外周对接处形成一圆周形凸起13。上盖1的下表面向下设有许多间隔排列的肋条14,这些肋条14是以上盖的中心为圆心,均匀排列向外发散的圆弧。上盖1组装到下盖2上,下盖2为圆盘形,中间向下凹进形成一收容空间22,于靠近中心位置处设有血浆出口21,下盖2的上表面设有许多间隔排列的肋条24,这些肋条是以下盖2的中心为圆心,均匀排列向外发散的圆弧。下盖2对接处对应上盖的圆周形凸起13设有一圆周形凹槽23,并于内侧形成一环形缺口26。内圈3包括圆柱形侧壁31,从侧壁31底边向内垂直延伸一定长度形成底部32,该长度等于最外侧的圆弧形肋条24到下盖2侧壁之间的距离,侧壁31顶边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外边33。组合滤膜4收容并固定在下盖2的收容空间22内,该组合滤膜4是由美国CUNO公司药典注册的三种材料DELP、VR06、0.2μ膜构成,并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如以治疗肝炎,降低GPT指数的,以DELP(41)-90SP(42)-DELP(43)-DELP(44)-0.2μ膜(45)五层膜依次排列组合而成。组装时,内圈3置于下盖2中,内圈3的底部放置在最外侧的圆弧形肋条24到下盖2侧壁之间,外边33收容到环形缺口26中。组合滤膜4收容并固定在下盖2的收容空间22内。上盖1扣合到下盖2上并用胶水胶合在一起,上盖1的圆周形凸起13收容到下盖2的圆周形凹槽23中,以增加胶合力。血浆分离处理后,具有一定压力的血浆由顶部的血浆入口11进入过滤装置组合膜芯4的表层,排气口12则可保证血浆的顺利流入。由于血浆带有一定的压力,其经由入口处11流入后就直接通过组合膜芯4向下渗漏。由于血浆中的病毒能与能与这些过滤膜产生亲和力,使病毒与过滤膜的介质结合,所以,血浆在通过组合膜芯4的过滤膜时,可以过滤病毒的能力达105以上的。最后,经处理的血浆由下盖2的出口21流出,经测定,血浆中的其他蛋白质未受到任何损失。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包括采用各种过滤装置和蠕动系统以及各种管路,并配以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为一种可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更换的过滤器。2.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层过滤膜构成的组合膜,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设有血浆入口和排气口,下盖设有血浆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置可方便接插和更换的接插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膜是由DELP-90SP-0.2μ膜依需要排列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盖的上表面设有许多间隔排列的凸起,组合膜固定于上盖和下盖之间,并抵靠在下盖的凸起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盖上的凸起以下盖的中心为圆心,均匀排列的圆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盖是用胶水胶合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在结合处设有相对应环形凸起,下盖对应这些凸起设有环形凹槽,上盖的凸起收容到下盖的凹槽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内圈收容到下盖中,下盖在与上盖结合处内侧形成缺口,内圈侧缘向外延伸到该缺口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血浆入口设置在上盖的大概中心位置,排气口靠近血浆入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及其装置,包括采浆机,蠕动系统,过滤器,血浆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体外血浆过滤方法,包括采用各种过滤装置和蠕动系统以及各种管路,并配以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为一种可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更换的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宁黄鹤平朱仰才汪小平陈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