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93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涉及一种药丸式的药物定点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体外遥控机构与可吞入的电子胶囊,电子胶囊包含外壳、电池、遥控模块、压缩弹簧、活塞、储药仓、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定位标记源,活塞、外壳内壁和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之间的空腔构成储药仓,遥控模块包括一个微型发热元件,一根低熔点的聚合物线将活塞固定在电子胶囊外壳内的一端,聚合物线与微型发热元件接触,当遥控模块接收到体外遥控机构发射的遥控信号后,电路导通,微型发热元件在电源作用下温度迅速升高,熔断聚合物线,活塞在压缩弹簧的驱动下向电子胶囊另外一端运动,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在活塞运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打开,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药物释放通道机构释放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主要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释放物质,如药物、食物、标记物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药丸式的可吞入的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释放物质,如药物、食物、标记物等。
技术介绍
在美国专利US 4425117中提出了一种在消化道指定位置释放物质的装置,该装置分为两个小室,第一室中有一个可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运动的可移动机构,在可移动机构端部有一个针;第二个小室为周围有小孔的储药仓,药物封装于小气球中放入储药仓中;在该装置的中间位置有一固定挡板将两小室隔开。该装置到达消化道指定位置时,外界发出电磁波信号,位于该装置壳体中的线圈及振荡电路感应外界信号并产生感应电流,释放动作被所感应电流触发,可移动机构在弹簧压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在一定位置,针刺破挡板并刺破装有药物的气球,在气球的收缩作用下,药物释放。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药物的释放依赖于气球被针刺破的小孔,如果气球内部压力不够大,则药物释放速度较慢;其次,药物从装置内释放出来的通道为外壳圆周壁上的小孔,药物从储药仓释放出依赖于小孔的泄漏,而这些小孔可能被消化道中的物质封堵住,没有适当的外加压力,药物有可能无法通过小孔泄漏出,特别是储药仓的外壁与消化道紧密接触时,药液可能只能释放道储存仓中,释放不彻底,可靠性较低;另外,该技术方案只适合液体药物释放,不适合粉末、固体颗粒的药物释放。在中国专利ZL03233001.4中提出了一种微型释放装置,用于在人体或者动物体内的消化道定点释放药物,该装置包括外壳、控制机构、活塞、驱动活塞运动的弹簧、药液储存容仓、尖锐物阵列;该装置的主要特征在于药液储存仓为柔性弹性薄膜材料制作,待释放的药液密封在药液储存仓中,药液储存仓在充满药液后为弹性膨胀状态;装置的一端的底部具有尖锐物阵列,尖锐物指向装置内部;药液储存仓置于活塞与尖锐物阵列之间。当装置接收到体外遥控信号,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药液储存仓在活塞的驱动下向前运动并被位于端部的尖锐物刺破,药液释放出来,通过外壳上的小孔进一步释放到消化道中。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膨胀的药液储存仓与外壳的内壁的摩擦力较大,弹簧的驱动力有可能无法推动药液储存仓运动,无法和尖锐物阵列作用,导致释放失败;其次,药液储存仓装入药物困难,装药后的药液储存仓在装配过程中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体外遥控机构与可吞入的电子胶囊,电子胶囊包含外壳、电池、遥控模块、弹簧、活塞、储药仓、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定位标记源,活塞、外壳内壁与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之间的空腔构成储药仓,遥控模块包括一个微型发热元件,一根低熔点的聚合物线将活塞固定在电子胶囊外壳内的一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被约束于活塞与遥控模块之间,聚合物线与微型发热元件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志愿者、或者患者吞入电子胶囊后,利用X射线透视机器、B超、ECT等现有医疗设备、或者专用的定位跟踪系统监测电子胶囊在消化道中的位置,当到达指定区域时,体外遥控机构发出遥控信号,位于电子胶囊内部的遥控模块接收到遥控信号后导通电路,微型发热元件在电源作用下,温度迅速升高并熔断聚合物线,活塞在压缩弹簧的驱动下向电子胶囊另外一端运动,在活塞运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药物释放通道机构打开,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已经被打开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释放出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将电子胶囊模块化,主要由电池、遥控模块、弹簧、活塞、药物释放通道机构构成,结构简单,使得装配与制造更加容易。2、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中,储药仓由活塞、外壳内壁与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之间的空腔构成,结构简单,相对于柔性材料制作的气球囊储药仓,药物装入更为简单,使用方便。3、释放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中,药物释放通道机构的打开利用活塞驱动的压力打开,驱动压力可以通过药物直接传递到药物释放通道机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能够及时打开,释放可靠性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组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胶囊的第一种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胶囊的第二种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遥控模块的第一种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遥控模块的第二种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遥控模块的第三种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体外遥控机构的第一种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体外遥控机构的发射天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体外遥控机构的第二种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体外遥控机构的第三种结构图;在图1至图9中1-体外遥控机构,2-电子胶囊,3-外壳,4-电池,5-遥控模块,6-弹簧,7-活塞,8-药物释放通道机构,9-定位标记源,10-微型发热元件,11-聚合物线12-储药仓,13-接收天线,14-圆形通孔,15-圆形弹性密封塞,16-单向阀17-射频接收解调电路,18-压控开关模块,19-谐振电路,20-整流电路,21-磁开关,22-功率发生器,23-阻抗匹配网络,24-发射天线组,25-发射天线,26-开关脉冲产生电路,27-调制发射电路,28-射频发射天线,29-磁场发生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包括体外遥控机构与可吞入的电子胶囊,电子胶囊包含外壳、电池、遥控模块、弹簧、活塞、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定位标记源,活塞与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之间的空腔构成储药仓。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包含一个圆形通孔与圆形弹性密封塞,圆形通孔直径在3mm到10mm之间、长度在1mm到5mm之间;圆形弹性密封塞直径在3mm到10mm之间、长度在1mm到5mm之间;圆形弹性密封塞置于圆形通孔中,呈密封配合状态,圆形通孔与圆形弹性密封塞之间的摩擦力在0.5牛顿和10牛顿之间。为了增加密封塞的密封可靠性,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可以加工为螺纹结构、或者其他增加摩擦力的刻纹结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也可以为单向阀结构。定位标记源为永磁体、或者为医用放射性示踪剂;为了节约空间,定位标记源可以被嵌入、或者被封装在活塞之中。遥控模块包括接收天线,射频接收解调电路、压控开关模块;当接收天线收到体外遥控机构发射的该无线遥控信号时,由射频接收解调电路解调后,驱动压控开关模块导通电路,负载得电工作。遥控模块也可以包括接收天线、谐振电路、整流电路、压控开关模块。接收天线感应的谐振电压、或者经过整流后的谐振电压直接控制压控开关模块的导通与闭合。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接收天线可以置入、或者缠绕在外壳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压控开关模块为金属氧化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者光耦合继电器、或者微型机械电子开关。遥控模块也可以包含一个微型的磁开关,对应的体外遥控器为磁场发生器、或者为永磁体。体外遥控机构包括频段为高频、或者是射频的功率发生器、阻抗匹配网络及发射天线组。发射天线组包括三对互相垂直的、或者互相成为一定角度的发射天线,三对发射天线同时、或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射遥控信号。体外遥控机构也可以由开关脉冲产生电路、调制发射电路和射频发射天线组成;本实施例得工作过程如下志愿者、或者患者吞入电子胶囊后,利用X射线透视机器、B超、ECT等现有医疗设备、或者专用的定位跟踪系统监测电子胶囊在消化道中的位置,当到达感兴趣区域时,体外遥控机构发出遥控信号,遥控模块接收到遥控信号后导通电路,微型发热元件在电源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道药物定点释放装置,包括体外遥控机构与可吞入的电子胶囊,电子胶囊包含外壳、电池、遥控模块、弹簧、活塞、储药仓、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定位标记源,其特征在于活塞、外壳内壁和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之间的空腔构成储药仓,遥控模块包括一个微型发热元件,一根低熔点的聚合物线将活塞固定在电子胶囊外壳内的一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被约束于活塞与遥控模块之间,聚合物线与微型发热元件接触,遥控模块接收到体外遥控机构发射的遥控信号后接通电路,微型发热元件在电源作用下温度迅速升高,熔断聚合物线,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得到释放,活塞在弹簧的驱动下向电子胶囊另外一端运动,药物释放通道机构在活塞运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打开,储药仓中的药物通过已经被打开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释放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林皮喜田彭承琳侯文生崔建国樊华吴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