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879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3:21
一种包装瓶,包括瓶口与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为直三菱柱状,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瓶身其中一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瓶身底面的外表面;所述瓶口设置在瓶身上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瓶身的内部为储存区,包括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第一表面所在侧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第二表面所在底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第一表面自下而上逐渐倾斜,形成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第二表面沿远离第一内表面方向逐渐倾斜,形成第二坡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了一种稳定性好、标悉清楚且不容易产生样品滞留的包装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的包装瓶。
技术介绍
包装瓶,广泛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其中一个常用领域为生化测试领域,为常见的测试用具之一,目前的包装瓶,结构多样,最常用的结构是包装瓶的杯身为长方形的直四棱柱中空状,中空部分用于储存测试样品,但是,随着目前测试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类包装瓶明显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第一、测试样品溶液容易滞留在包装瓶内部的底面,导致样品在测试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二、标悉不清楚;第三,包装瓶的放置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标悉清楚且不容易产生样品滞留的包装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装瓶,包括瓶口与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为直三菱柱状,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瓶身其中一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瓶身底面的外表面;所述瓶口设置在瓶身顶部且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瓶身的内部为储存区,包括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第一表面所在侧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第二表面所在底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第一表面自下而上逐渐倾斜,形成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第二表面沿远离第一内表面方向逐渐倾斜,形成第二坡面。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状,所述瓶口所在端为瓶身顶面的顶角处,有利于样品的提取,同时瓶身的稳定性较优。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一表面所形成的第一坡面,以及所述第二内表面与第二表面所形成的第二坡面,其坡角范围为1-30°,通过设置合理的坡面,保障包装瓶的合理容量下,有效解决滞留问题,使样品得到充分使用,使用率高。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向连接处为凹型的弧面状,进一步对样品进行导流,减少滞留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的侧面上设置有度量标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首先通过在包装瓶内设置两个相连的坡面,进一步对样品进行导流,使样品都集中在瓶口处的一端,有利于样品的充分使用,在瓶身增设标签,有利于对样品容量的直观判断,同时,瓶身整体设计成直三菱柱状,增加瓶身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参见图所示,本技术一种包装瓶的一实施例,一种包装瓶,包括瓶口I与瓶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2为直三菱柱状,所述瓶身2包括第一表面31与第二表面41,所述第一表面31为瓶身I其中一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表面41为瓶身2底面的外表面;所述瓶口 I设置在瓶身2顶部并远离第一表面31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瓶身2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状,所述瓶口 I所在端为瓶身2顶面的顶角处;所述瓶身2的内部为储存区,包括第一内表面32与第二内表面42,所述第一内表面32为第一表面31所在侧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42为第二表面41所在底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32朝向第一表面31自下而上逐渐倾斜,形成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内表面42朝向第二表面41沿远离第一内表面32方向逐渐倾斜,形成第二坡面,其中,第一内表面32与第一表面31所形成的第一坡面,其坡角α的范围为Ι-ΒΟ。 ,第二内表面42 与第二表面41 所形成的第二坡面,其坡角 β的范围为1-30° ;所述第一内表面32与第二内表面42向连接处6为凹型的弧面状;所述瓶身2的侧面上设置有度量标签5。本技术,首先通过在包装瓶内设置两个相连的坡面,进一步对样品进行导流,使样品都集中在瓶口处的一端,有利于样品的充分使用,在瓶身增设标签,有利于对样品容量的直观判断,同时,瓶身整体设计成直三菱柱状,增加瓶身的稳定性。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包装瓶,包括瓶口与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为直三菱柱状,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瓶身其中一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瓶身底面的外表面;所述瓶口设置在瓶身顶部且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瓶身的内部为储存区,包括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第一表面所在侧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第二表面所在底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第一表面自下而上逐渐倾斜,形成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第二表面沿远离第一内表面方向逐渐倾斜,形成第二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状,所述瓶口所在端为瓶身顶面的顶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一表面所形成的第一坡面,其坡角为1-30°。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与第二表面所形成的第二坡面,其坡角为1-30°。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向连接处为凹型的弧面状。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的侧面上设置有度量标签。【专利摘要】一种包装瓶,包括瓶口与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为直三菱柱状,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瓶身其中一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瓶身底面的外表面;所述瓶口设置在瓶身上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瓶身的内部为储存区,包括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第一表面所在侧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第二表面所在底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第一表面自下而上逐渐倾斜,形成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第二表面沿远离第一内表面方向逐渐倾斜,形成第二坡面。本技术形成了一种稳定性好、标悉清楚且不容易产生样品滞留的包装瓶。【IPC分类】B65D23/00, B65D1/02【公开号】CN205240113【申请号】CN201521110002【专利技术人】廖武养, 陈连香 【申请人】广州科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瓶,包括瓶口与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为直三菱柱状,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瓶身其中一个侧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瓶身底面的外表面;所述瓶口设置在瓶身顶部且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瓶身的内部为储存区,包括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第一表面所在侧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第二表面所在底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第一表面自下而上逐渐倾斜,形成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第二表面沿远离第一内表面方向逐渐倾斜,形成第二坡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武养陈连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