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560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流泵组件。包括呈筒状具有进水腔和过水腔的泵体,泵体一端设有泵体进水口,在泵体另一端开设有离心泵安装口,离心泵安装口上设有离心抽水机构,离心抽水机构和进水腔之间设有两端内壁呈喇叭口状的喷管,喷管一端和泵体进水口连通,喷管另一端和离心抽水机构的离心进水口连通,泵体另一端侧部上开设有泵体出水口。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出液压力高。2、拆装简单方便,便于组件的维护,还能避免拆装中产生的破损,提高了企业的效益。3、由于液体经过二次加压后进入叶轮,有效的提高了泵的出液压力,使得整个系统得到了提升。4、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栗
,尤其是涉及一种射流栗组件。
技术介绍
射流栗是一种利用工作流体的射流来输送流体的设备,一般与其他栗配合使用。通常把工作液体和被抽送液体是同一种液体的额设备称为射流栗。射流栗具有加工制作简单、运行安全、维修方便、效果较好等优点,有着机械式、水环式真空栗不可比拟的优点,但目前市场上的射流栗工作效率低,对液体加压效果较低,安装拆卸过程复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射流栗,包括射流栗高压流体喷管和射流栗外管,所述射流栗高压流体喷管设置在所述射流栗外管内,在所述射流栗高压流体喷管处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附加喷管,所述附加喷管与所述射流栗高压流体喷管套装设置或并列设置。上述方案虽然具有较好的工作效率,但是仍然存在着出液压力较小,安装拆卸过程较复杂,维护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出液压力高的射流栗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射流栗组件,包括呈筒状具有进水腔和过水腔的栗体,所述的栗体一端设有和进水腔贯通的栗体进水口,在栗体另一端开设有与过水腔贯通的离心栗安装口,所述的离心栗安装口上设有离心抽水机构,所述的离心抽水机构和进水腔之间设有两端内壁呈喇叭口状的喷管,所述的喷管一端和栗体进水口连通,喷管另一端和离心抽水机构的离心进水口连通,所述的栗体另一端侧部上开设有能够使离心抽水机构上的离心出水口与外部连通的栗体出水口。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喷管进水端和过水腔之间固设有二次增压喷头,所述的二次增压喷头和喷管同轴心设置,所述的二次增压喷头出水端部分进入喷管进水端内,所述的二次增压喷头进水端和过水腔连通,所述的增压喷头的内径由进水端逐渐至出水端缩小。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进水腔和过水腔通过截面呈U形的隔离体分隔,所述的喷管一端穿设在内侧的隔离体上与其螺接,所述的喷头穿设在外侧的隔离体上与其螺接。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离心抽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栗体另一端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穿设有用于穿设电机输出轴的轴孔,在隔板内侧设有导流器,所述的隔板和导流器之间形成负压腔,在负压腔内设有叶轮,所述的隔板中部设开设有所述离心进水口,所述的喷管出水端与隔板相连。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喷管和隔板之间设有密封圈。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栗体一端外围部上开设有和进水腔贯通的真空口,所述的真空口上设有堵头。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栗体一端设有和过水腔贯通的清理口,所述的清理口上设有堵头。在上述的射流栗组件中,所述的喷管出水端内壁上设有正六边形台阶,所述的喷管外壁上设有能够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密封圈安装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射流栗组件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出液压力高。2、拆装简单方便,便于组件的维护,还能避免拆装中产生的破损,提高了企业的效益。3、由于液体经过二次加压后进入叶轮,有效的提高了栗的出液压力,使得整个系统得到了提升。4、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栗体1、进水腔11、过水腔12、栗体进水口 13、离心栗安装口 14、栗体出水口15、隔离体16、离心抽水机构2、离心进水口 21、隔板22、轴孔23、导流器24、负压腔25、叶轮26、离心出水口 27、喷管3、密封圈31、正六边形台阶32、密封圈安装槽33、二次增压喷头4、真空口 5、清理口 6、堵头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射流栗组件,包括呈筒状具有进水腔11和过水腔12的栗体I,栗体I一端设有和进水腔11贯通的栗体进水口 13,在栗体I另一端开设有与过水腔12贯通的离心栗安装口 14,离心栗安装口 14上设有离心抽水机构2,离心抽水机构2和进水腔11之间设有两端内壁呈喇叭口状的喷管3,喷管3—端和栗体进水口 13连通,喷管3另一端和离心抽水机构2的离心进水口 21连通,栗体I另一端侧部上开设有能够使离心抽水机构2上的离心出水口 27与外部连通的栗体出水口 15。离心抽水机构2可以主动产出动力,使得喷管3的加压作用更大,而喷管3的加压也使得离心抽水机构2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更具体的说,喷管3进水端和过水腔12之间固设有二次增压喷头4,二次增压喷头4和喷管3同轴心设置,二次增压喷头4出水端部分进入喷管3进水端内,二次增压喷头4进水端和过水腔12连通,二次增压喷头4的内径由进水端逐渐至出水端缩小,喷管3出水端内壁上设有正六边形台阶32,喷管3外壁上设有能够容纳密封圈31的密封圈安装槽33,进水腔11和过水腔12通过截面呈U形的隔离体16分隔,喷管3—端穿设在内侧的隔离体16上与其螺接,二次增压喷头4穿设在外侧的隔离体16上与其螺接。二次增压喷头4起到了二次加压的作用,可以使得进入喷管3的液体压力进一步的增加。更深入的说,离心抽水机构2包括设置在栗体I另一端的隔板22,隔板22上穿设有用于穿设电机输出轴的轴孔23,在隔板22内侧设有导流器24,隔板22和导流器24之间形成负压腔25,在负压腔25内设有叶轮26,导流器24中部设开设有离心进水口 21,喷管3出水端与导流器24相连,喷管3和导流器24之间设有密封圈31,栗体I 一端外围部上开设有和进水腔11贯通的真空口 5,真空口 5上设有堵头7,栗体I一端设有和过水腔12贯通的清理口6,清理口 6上设有堵头7。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叶轮26的转动,使得负压腔25的压力变低从而从喷管3吸入液体,再由导流器流出到过水腔12。工作原理:由于电机带动叶轮26的转动,从而把液体从栗体进水口13吸入进水腔11,液体通过喷管3加压再进入负压腔25内,然后液体通过叶轮26出液口后从导流器24导流后由栗体出水口 15流出,离心出水口 27出来的部分液体通过水腔12的栗体出水口 15喷出,另一部分液体进入过水腔12后通过二次增压喷头4再一次加压进入喷管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栗体1、进水腔11、过水腔12、栗体进水口13、离心栗安装口14、栗体出水口 15、隔离体16、离心抽水机构2、离心进水口 21、隔板22、轴孔23、导流器24、负压腔25、叶轮26、离心出水口 27、喷管3、密封圈31、正六边形台阶32、密封圈安装槽33、二次增压喷头4、真空口 5、清理口 6、堵头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射流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具有进水腔(11)和过水腔(12)的栗体(1),所述的栗体(I)一端设有和进水腔(11)贯通的栗体进水口(13),在栗体(I)另一端开设有与过水腔(12)贯通的离心栗安装口(14),所述的离心栗安装口(14)上设有离心抽水机构(2),所述的离心抽水机构(2)和进水腔(11)之间设有两端内壁呈喇叭口状的喷管(3),所述的喷管(3)—端和栗体进水口(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流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具有进水腔(11)和过水腔(12)的泵体(1),所述的泵体(1)一端设有和进水腔(11)贯通的泵体进水口(13),在泵体(1)另一端开设有与过水腔(12)贯通的离心泵安装口(14),所述的离心泵安装口(14)上设有离心抽水机构(2),所述的离心抽水机构(2)和进水腔(11)之间设有两端内壁呈喇叭口状的喷管(3),所述的喷管(3)一端和泵体进水口(13)连通,喷管(3)另一端和离心抽水机构(2)的离心进水口(21)连通,所述的泵体(1)另一端侧部上开设有能够使离心抽水机构(2)上的离心出水口(27)与外部连通的泵体出水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大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