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仲荣专利>正文

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00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包含有:一针头组,其具有一针头座,并以该针头座设于该针筒座前端,一针头,设于该针头座前端,一卡制部,设于该针头座外缘预定部位;一安全装置,其包含有一防护套,呈前端具有穿孔的中空筒状,套设于该针头座外缘,于该防护套外缘设有可与该卡制部相互嵌合的一卡扣部,一凸座,设于该防护套后端外缘预定处;一保护盖,呈中空的筒状套设于该防护套外缘;借由上述构件,当该安全装置与该针头座呈相互卡扣的拉伸状态时,该针头位于该安全装置内部,能达到收纳功效以避免针头于使用后裸露,同时针头不需回盖对准,也不会因为保护盖松落而造成针筒暴露在外,使医护工作者有被针扎的危险,故提高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筒结构,特别是具有针头保护盖装置的针筒结构,主要提供一构造简单,可适用于各类形的针筒,如注射针筒、蝴蝶针筒、及采血器等,并于使用后可收纳针头避免裸露,同时不需要额外的针头回套的对准动作,可直接丢弃无需拆卸,提高安全性,大幅降低了被针扎伤的危险。
技术介绍
由于针扎与尖锐物割刺伤是实验室及医院中常见的潜在职业性危害,医护人员很可能在针扎中受到感染,如果受扎的器具为已经沾到病人的血液或体液的“污染性针器”,那么就有可能会被传染到病人身上的疾病;有鉴于针扎事故的发生,各医院在采购针器时,也越来越重视其安全性,以及是否具有安全装置的设计为主要诉求。由于医护人员大部份针扎的情形多发生在针头回套,为避免护士在为病患打针后装回针头盖时被有传染疾病的针头刺伤而遭受传染,具有安全结构的针筒则为业界人士极力设计改良的重点;目前市场大部分依然是使用传统针筒,进一步是可弃式针筒,然后是安全性针筒;一般针筒结构依照其使用方式大致上可分为注射式及采血式;而任何一种形式的针筒其具有安全装置的设计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于针筒结构增设一保护装置,使用完后将该保护装置遮蔽外露的针头,此类安全装置可适用于注射式及采血式针筒结构;另一种为回拉式,即使用完后将针头回拉缩入于针筒内,再将推杆折断,其又称自毁式,此类设计多适用于注射式针筒结构。与针筒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已达相当纯熟的阶段,因而仅能在某小部分的技术特征作较佳的改良,以其能增进功效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具有保护盖的安全针筒,其内部的组设构造,作一较佳的结构改良以增进功效。现有的具有保护盖的安全针筒结构,请参照图16至图17,该结构主要包含有一针筒组81,其具有一针筒811,与设于该针筒81前端的一针头座812及针头813、以及设于该针筒811内的一推进器814;一套体82,为中空短管状,设于该针筒组(81)前端预定部位,于该套体82外缘预定部位设有一凸部821;一防护盖83,呈中空管体,套设于各所述针筒组81及套管82外缘,该防护盖83的外周缘设有长形状的一滑槽831,该滑槽831具有一纵向部832及一横向部833,其中该纵向部832包含一前端挡止部834、一后端转折部835;该横向部833则包括有方形的一锁止槽837;借由该凸部821于该滑槽831内位移,可于该针筒使用时将该防护盖83往针筒后端移动,直到该凸部821顶至该前端挡止部834时而停止位移,此时该针头外露于该防护盖83前端;当该针筒结构于备用或不使用时,将该防护盖83往针筒前端移动,直到该凸部821顶至该后端,此时可选择横向旋转该防护盖83使该凸部821位于该后端转折部835而处于针筒备用状态,或者使该凸部821位于该锁止槽837而停止使用该针筒。该结构的确相较传统针筒更具安全性,且多一可备用状态的功效,然而于备用状态的针筒,该防护盖83如遇误触或人为疏乎同样容易造成针扎,因此也处于不稳定的危害状态;再者,以该凸部821卡制于该锁止槽837以将该防护套83定位的设计,虽可将该凸部821卡制于该锁止槽837内,但由于旋转施力的考虑,该凸部821无法设置得较凸出,因此稳固性较低,也容易因较大的外力发生卡榫失灵的情况而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操作容易,无需针头回套的对准动作,避免因校准所造成的针扎危害,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具有较稳固的针头防护装置,可减少因外力或误触所造成防护套脱离、掉落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可适用于任何形式的针筒结构,相容性及实用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延伸保护盖针头新颖结构,主要设于一针筒座前端,其包含有一针头组,其具有设置贯穿孔的一针头座,并以该针头座设于该针筒座前端,一针头,设于该针头座前端,一卡制部,设于该针头座前缘预定部位;一安全装置,其具有一防护套,呈前端具有穿孔的中空筒状,套设于该针头座外缘,于该防护套后缘设有与该卡制部相互嵌合的一卡扣部,一凸座,设于该防护套后端外缘预定处,呈外凸状;一盖体,呈中空筒状套设于该防护套外缘;借由上述构件,当该安全装置与该针头座呈相互套设叠置状态,其外露的该针头位于该盖体内部;当该安全装置与该针头座呈相互卡扣且总长度延伸的状态,该针头则位于该安全装置内部。所述的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中该安全装置更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延伸件,设于各所述针头座及防护套之间,并以其内径套设于该针头座外缘,该防护套则套设于该第一延伸件外缘;各所述针头座、第一延伸件以及防护套呈相互套设叠置状态该卡制部分别设于各所述针头座及该第一延伸件的前端预定部位;该卡扣部则分别设于各所述第一延伸件及防护套的后端预定处。所述的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中该安全装置更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延伸件,设于各所述第一延伸件及防护套之间,并以其内径套设于该第一延伸件外缘,该防护套则套设于该第二延伸件外缘;各所述针头座、第一、第二延伸件以及防护套呈相互套设叠置状态该卡制部分别设于各所述针头座、以及第一、第二延伸件的前端预定部位;该卡扣部则分别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延伸件以及防护套的后端预定处;该针头座内缘添设具有贯穿孔的一套座,该套座的外径缘紧抵该针头座内径缘壁;该套座以一体成型方式设于该针头座内缘;该针头座前端外缘设有至少一剖槽,于该安全装置呈相互套设叠置状态时,使该针头座前端部位具有弹性内缩间隙。所述的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中该防护套前端设有一第一扣合部,呈若干环设的凹槽状;于该盖体内侧设有可与该第一扣合部相卡扣的一第二扣合部,为若干环设凸缘;该第一延伸件前端设有至少一剖槽,于该防护套呈相互套设叠置状态时,使其前端部位具有弹性地可内缩间隙。所述的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中各所述针头座及该第一延伸件的前端周缘处,分别环设有具弹性的一弹性部,呈浅凹状该卡制部则设置于该弹性部上;其中该防护套内缘璧设有与该卡制部配合的至少一导槽,呈浅凹状,可供该卡制部于其内位移;其中各所述第一、第二延伸件内缘璧设有与该卡制部配合的至少一导槽,呈浅凹状,可供该卡制部于其内位移。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其包含有一针头组,其具有一针头座,并以该针头座设于该针筒座前端一针头,设于该针头座前端,一卡制部,设于该针头座外缘预定部位;一安全装置,其包含有一防护套,呈前端具穿孔的中空筒状,套设于该针头座外缘,于该防护套外缘设有可与该卡制部相互嵌合的一卡扣部,一凸座,设于该防护套后端外缘预定处,呈外凸状;一保护盖,呈中空的筒状套设于该防护套外缘;借由上述构件,当该安全装置与该针头座呈相互卡扣的拉伸状态时,该针头则位于该安全装置内部,能达到收纳功效以避免针头于使用后裸露,同时针头不需要回盖;也不会因为保护盖松落而造成针筒暴露在外,造成医护工作者有被针扎的危险,故提高其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动作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动作二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动作三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动作四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动作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延伸保护盖针头结构,主要设于一针筒座前端,其包含有:一针头组,其具有设置贯穿孔的一针头座,并以该针头座设于该针筒座前端,一针头,设于该针头座前端,一卡制部,设于该针头座前缘预定部位;一安全装置,其具有一防护套,呈前端具 有穿孔的中空筒状,套设于该针头座外缘,于该防护套后缘设有与该卡制部相互嵌合的一卡扣部,一凸座,设于该防护套后端外缘预定处,呈外凸状;一盖体,呈中空筒状套设于该防护套外缘;借由上述构件,当该安全装置与该针头座呈相互套设叠置状态 ,其外露的该针头位于该盖体内部;当该安全装置与该针头座呈相互卡扣且总长度延伸的状态,该针头则位于该安全装置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仲荣
申请(专利权)人:黄仲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