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同步转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6802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同步转轴装置,包括有转轴组及传动组件,转轴组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传动组件设有连动件、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连动件设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第一转轴穿接于第一驱动件,第二转轴穿接于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枢接于第一枢接孔,第二驱动件枢接于第二枢接孔,并使第一驱动件的轴心位于第一枢接孔的轴心一侧,第二驱动件的轴心位于第二枢接孔的轴心一侧,利用传动组件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步稳定反向旋转,进而使连接有转轴组的双页式电子产品作同步稳定作动,并有效定位双页式电子产品的上盖与下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轴同步转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传动组件使转轴组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步稳定作动,让双页式电子产品的上盖与下盖连接于转轴组进行翻掀时,可确实达到稳定同动状态。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现有的双页式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型行动装置等)的上盖屏幕与下盖机背之间具有双轴枢扭器,该双轴枢扭器旋动定位方式为利用两习有公轴在相对转动时产生不同摩擦力,以达到上盖屏幕翻掀定位的效果。但两现有公轴于长期转动的后,两现有公轴的摩擦力会降低,无法让上盖屏幕的翻掀有效定位,且不能确保两现有公轴的转动顺序,使上盖屏幕在开启与关闭时无法一致,整个操作动作较不顺畅及不稳定,降低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同步转轴装置,其利用传动组件的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偏心枢接于连动件,让两转轴连接于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进行转动时,受到连接件的限制而同步稳定作动,让双页式电子产品的上盖与下盖连接于两转轴进行翻掀时,可确实达到稳定同动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设置有转轴组以及传动组件,其中,该转轴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设置有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且该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上设置有用以限定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两轴中心距离的限位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连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该连动件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且该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两孔的中心距离与该转轴组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两轴的中心距离相等,而该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该第一驱动件枢设于该连动件的第一枢接孔,并使该第一定位孔的轴心位于第一枢接孔的轴心一侧,且该第一定位孔定位于转轴组的第一轴部,而该第二驱动件设置有第二定位孔,该第二驱动件枢设于连动件的第二枢接孔,并使第二定位孔的轴心位于第二枢接孔的轴心一侧,且该第二定位孔定位于转轴组的第二轴部。所述的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该传动组件为多个并排设置。所述的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该限位组件具有限位件,该限位件位于该传动组件侧方,且该限位件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分别限位于该转轴组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所述的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该连动件分别在该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周缘剖设有弹性开槽。所述的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该连动件在该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之间剖设有弹性长槽,该弹性长槽连通于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所述的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该转轴组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并于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以调整扭力的扭力调整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其利用传动组件的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偏心枢接于连动件,让两转轴连接于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进行转动时,受到连接件的限制而同步稳定作动,让双页式电子产品的上盖与下盖连接于两转轴进行翻掀时,可确实达到稳定同动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主要构件的立体动作示意图一;图5为图4中A-A剖线的剖面图;图6为图4中B-B剖线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主要构件的立体动作示意图二;图8为图7中C-C剖线的剖面图;图9为图7中D-D剖线的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主要构件的立体动作示意图三;图11为图10中E-E剖线的剖面图;图12为图10中F-F剖线的剖面图;图13为本技术连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组;11-第一转轴;111-第一轴部;112-第一螺纹部;113-第一对接部;12-第二转轴;121-第二轴部;122-第二螺纹部;123-第二对接部;2、2’-传动组件;21、21’-连动件;211、211’-第一枢接孔;212、212’-第二枢接孔;213、213’-弹性开槽;214-弹性长槽;22、22 ’ -第一驱动件;221、221’ -第一定位孔;23、23 ’ -第二驱动件;231、231 ’ -第二定位孔;3-限位组件;31-限位件;311-第一限位孔;312-第二限位孔;32-套接件;321 -套接孔;4-扭力调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如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设置有转轴组1、传动组件2、限位组件3以及扭力调整组件4,其中:该转轴组I具有第一转轴11以及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11与第二转轴12并排设置,第一转轴11具有第一轴部111,第一轴部1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112与第一对接部113,且第一轴部111为非圆形的设置;第二转轴12具有第二轴部121,第二轴部12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部122与第二对接部123,且第二轴部121为非圆形的设置。该传动组件2、2’具有连动件21、21’、第一驱动件22、22’与第二驱动件23、23’,连动件21、21’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211、211’与第二枢接孔212、212 ’,连动件21、21,分别于第一枢接孔211、211’与第二枢接孔21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同步转轴装置,设置有转轴组以及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设置有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且该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上设置有用以限定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两轴中心距离的限位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连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该连动件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且该第一枢接孔与第二枢接孔两孔的中心距离与该转轴组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两轴的中心距离相等,而该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该第一驱动件枢设于该连动件的第一枢接孔,并使该第一定位孔的轴心位于第一枢接孔的轴心一侧,且该第一定位孔定位于转轴组的第一轴部,而该第二驱动件设置有第二定位孔,该第二驱动件枢设于连动件的第二枢接孔,并使第二定位孔的轴心位于第二枢接孔的轴心一侧,且该第二定位孔定位于转轴组的第二轴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坤侑
申请(专利权)人:德达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