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作钱专利>正文

一种针头慢速自动回缩安全医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76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头慢速自动回缩安全医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装有注射针的弹性联接针座及固定弹性联接针座的针座套,所述弹性联接针座与针座套间设有弹簧,所述弹性联接针座在推液完毕后可与所述针筒头部脱离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回缩,所述芯杆前端装有与弹性联接针座轴向对应且相配合的慢速回缩装置,该慢速回缩装置由支撑挡圈与慢速回缩支架相贴合构成,慢速回缩支架成型有至少两个与芯杆前部的推管内壁配合的弹性撑爪。注射完毕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弹性联接针座弹动慢速回缩装置慢速回缩到针筒内部,使针头收纳于针筒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瞬间回缩速度过快,血液受人体本身压力向扎针孔中喷出造成二次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尤其是一种针头能自动回缩不用医生拔针、使用后针头自动藏起来不至于外露伤人的医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的实践证明,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皮下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垃圾处理。目前使用最多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由一空腔针筒、针头以及配装在针筒内的定程活塞组成,这种注射器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注射完毕之后,其针头仍滞留在外面,相对于针头的尖锐程度来说,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处理带来不便,同时因不慎而扎伤医护工作人员的事情经常发生,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二次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那些用于患有严重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SARS等)患者使用的注射器,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医疗隐患,实践表明,不安全针具引起的针刺损伤明显多于其他意外造成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发现一次性注射器被无良之人回收反复使用后,于上个世纪末提出了自毁式注射器,自毁式注射器在其使用后会自行破坏或锁死而不可再用。但目前的一些注射器都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护士在注射完毕后都要手动拔针,从而使的注射操作过程变得复杂,给医务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另外有一种针头用弹簧自动回缩注射器,这种注射器在注射完成后,针头能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缩至针筒内,但这种注射器的缺点是在瞬间回缩速度过快,血液受人体本身压力向扎针孔中喷出,造成二次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射完毕后,针头慢速自动回缩至针筒内的安全医用注射器。这种注射器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次交叉感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头慢速自动回缩安全医用注射器,包括一空心针筒,一安装在所述针筒内的芯杆,一安装在芯杆头部的胶塞,一安装在所述针筒头部的针座,所述芯杆前部为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装有注射针的弹性联接针座及固定弹性联接针座的针座套,所述弹性联接针座与针座套间设有弹簧,所述弹性联接针座在推液完毕后可与所述针筒头部脱离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回缩,所述芯杆前端安装有与弹性联接针座轴向对应且相配合的慢速回缩装置,该慢速回缩装置由支撑挡圈与慢速回缩支架相贴合构成,所述慢速回缩支架成型有至少两个与芯杆前部的推管内壁配合的弹性撑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慢速回缩支架的顶部有一通槽,所述弹性撑爪头部成型有外侧圆凸台,所述推管内上侧设有凸台,可与弹性撑爪头部的外侧圆凸台相叠合。所述支撑挡圈头部成型一缺口槽,底部成型有凸圆圈,所述弹性撑爪的头部成型有内侧圆凸台,所述支撑挡圈的底部凸圆圈外侧与弹性撑爪的内凸台贴合。所述支撑挡圈的上部外侧与胶塞紧密配合,中部外侧与推管头部的内孔动配合,底部设有一凸台上端面与推管内部顶端面相贴合,底部内侧成型一内凹槽,与一密封胶圈相贴合。所述针筒头部成型有内凹槽,所述弹性联接针座底部对称设立至少两个外形与针筒头部成型的内凹槽相对应且紧密卡合的弹性撑爪,弹性撑爪间的中空部分放置内挡销支撑。所述推管中部内侧成型有台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注射完毕后,针座与慢速回缩装置配合,在弹簧的作用下弹性联接针座弹动慢速回缩装置慢速回缩到针筒内部,使针头收纳于针筒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瞬间回缩速度过快,血液受人体本身压力向扎针孔中喷出,造成二次交叉感染的问题。2、注射器结构合理,推力轻松,可靠性强,易于操作,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未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准备抽液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抽液完毕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液未到底开始回缩自毁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针头回缩自毁第一步结束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针头回缩自毁第二步结束状态的剖视7为本专利技术注射完毕、针头自毁第三步结束,并针头开始回缩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针头回缩至针筒内状态的剖视图;图9为图1局部放大图;图10为推管的剖视图;图11为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支撑挡圈的剖视图;图13为慢速回缩支架的剖视图;图14为变形后的慢速回缩支架的剖视图; 图15为针座套的剖视16为弹性联接针座的剖视17为变形后的弹性联接针座的剖视18为内挡销的剖视19为针筒的剖视20为芯杆的剖视21为针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空心针筒1,一安装在所述针筒1内的芯杆2,安装在芯杆2头部的胶塞3,一安装在所述针筒1前端的针座4,芯杆2前部为推管21,如图9所示针座4包括装有注射针的弹性联接针座42及固定弹性联接针座42的针座套41,弹性联接针座42与针座套41间设有弹簧44,弹性联接针座42在推液完毕后可与所述针筒1头部脱离并在弹簧44的作用下回缩,芯杆2前端安装有与弹性联接针座42轴向对应且相配合的慢速回缩装置,该慢速回缩装置将所述弹性联接针座42慢速自动回缩至针筒内,该慢速回缩装置由支撑挡圈23与慢速回缩支架24相贴合构成,支撑挡圈23起支撑慢速回缩支架24的作用,所述慢速回缩支架24成型有至少两个与推管21内壁配合的弹性撑爪242,该弹性撑爪24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推管21内壁相接触并产生摩擦阻力,推液完毕后在弹簧44弹力作用下弹性联接针座42回缩并弹动慢速回缩支架24与支撑挡圈23,使慢速回缩支架24的弹性撑爪242沿推管21内壁下滑,弹性联接针座42连同注射针回缩到推管21内部。弹性联接针座42并非是在瞬间回缩,而是在克服弹性撑爪242与推管21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慢速回缩。下面结合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0所示,所述芯杆2包括推管21、拉手22、支撑挡圈23、慢速回缩支架24和密封胶圈25。如图21所示,针座4包括针座套41、弹性联接针座42、内挡销43、弹簧44和密封胶圈45,内挡销43中部有通槽433(如图18所示),针座4外侧设有护套5。如图19所示,所述针筒1的头部外侧成型有一凸台11,头部内侧成型有内凹槽12,底部成型有一圆圈14,圆圈14外安装有防止误操作的大护套6,针筒1的底部内侧成型有内凸台13。如图10所示,所述推管21为一空心管,其顶部外侧成型有圆凸台211,内部成型有顶端面215,内上侧成型有内凸台212,中部内侧成型有台阶213,该台阶213为斜台阶或直台阶,在推管21中部设置了台阶213,使推管21的内径加大,推管21的底部内成型有斜凸台阶214。如图11所示,所述拉手22上部成型有圆凸台221,与推管21底部内的斜凸台阶214紧密相卡合;中部成型有圆凸台222,其圆台面224与推管21底部碰合,其底部对称成型有两个以上的卡片223,注射完毕后与针筒1底部的凸台13相卡合。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挡圈23头部成型一缺口槽231,底部成型有凸圆圈(236),上部外侧与胶塞3紧密配合,中部外侧与推管内孔216动配合;底部设有一凸台上端面232与推管内部顶端面215相贴合;底部内侧成型一内凹槽233,与一密封胶圈25相贴合;底部凸圆圈236外侧与慢速回缩支架24的弹性撑爪242的内凸台2422贴合。如图13所示,所述慢速回缩支架24的顶部有一通槽241,它与支撑挡23相贴合且动配,其底部外侧成型有两个以上弹性撑爪242,其头部成型有外侧圆凸台2421与推管21内上侧的凸台212相叠合;此时该凸台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头慢速自动回缩安全医用注射器,包括一空心针筒(1),一安装在所述针筒(1)内的芯杆(2),一安装在芯杆(2)头部的胶塞(3),一安装在所述针筒(1)头部的针座(4),所述芯杆(2)前部为推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4)包括装有注射针的弹性联接针座(42)及固定弹性联接针座(42)的针座套(41),所述弹性联接针座(42)与针座套(41)间设有弹簧(44),所述弹性联接针座(42)在推液完毕后可与所述针筒(1)头部脱离并在弹簧(44)的作用下回缩,所述芯杆(2)前端安装有与弹性联接针座(42)轴向对应且相配合的慢速回缩装置,该慢速回缩装置由支撑挡圈(23)与慢速回缩支架(24)相贴合构成,所述慢速回缩支架(24)成型有至少两个与芯杆(2)前部的推管(21)内壁配合的弹性撑爪(2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作钱
申请(专利权)人:林作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