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76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其包括带第一通腔的套接部件和带第二通腔的接线部件,所述套接部件包括直线部和折弯部,折弯部设有外螺纹和位于外螺纹前端的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采用喇叭型,其大口径端与外螺纹连接,小口径端内嵌于接线部件的连接口,所述第二通腔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连接固定件的小口径端外径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外直径稍小于连接口的内直径,电缆通过连接口进入套接部件中,其中待连接电缆内芯穿过连接固定件,待连接电缆外皮置于连接固定件和内螺纹之间,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旋拧,使得凸台和连接口相互靠近,缩小二者相对空间,最终相互挤压置于二者之间的待连接电缆外皮而固定住待连接电缆外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接口,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缆是一种统称,包括信号电缆、同轴电缆、射频同轴电缆等,用于连接电路、电器,比如数字电视、机顶盒等电视设备用于连接配置的射频同轴电缆,在运用中,电缆关系到信号的衰减的电连接性能、关系到信号的干扰的屏蔽性能、与机械的连接牢固程度的可靠性性能等。电缆一般包括铜芯、套在铜芯外面的绝缘层、套在绝缘层外面的屏蔽层和套在屏蔽层外面的保护层,铜芯、套在铜芯外面的绝缘层、套在绝缘层外面的屏蔽层统称为内芯,套在屏蔽层外面的保护层称为外皮,电缆的各种性能由内芯决定的,如何既能保证内芯不受损,又能快速方便安装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其包括带第一通腔的套接部件和带第二通腔的接线部件,所述套接部件包括直线部和折弯部,折弯部设有外螺纹和位于外螺纹前端的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采用喇叭型,其大口径端与外螺纹连接,小口径端内嵌于接线部件的连接口,所述第二通腔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通腔与所述连接固定件之间具有一个容置待连接电缆外皮的腔室,在所述连接固定件的小口径端外径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外直径稍小于连接口的内直径,二者随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旋拧而相互挤压待连接电缆外皮。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连接口之间设有向连接口方向收拢的斜面。所述凸台为倒钩型。所述凸台的外壁采用向连接口方向收拢的斜面。设有带第一通孔的第一弹性件、带第二通孔的第二弹性件,以及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内嵌于折弯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内嵌于直线部,所述金属连接件两端设有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内置于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开口槽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开口槽为两端相对向内收拢的U型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为U型开口槽。所述金属连接件上设有档环,所述档环靠近第一开口槽,所述档环的外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缆通过连接口进入套接部件中,其中待连接电缆内芯穿过连接固定件,待连接电缆外皮置于连接固定件和内螺纹之间,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旋拧,使得凸台和连接口相互靠近,缩小二者相对空间,最终相互挤压置于二者之间的待连接电缆外皮而固定住待连接电缆外皮,从而将待连接电缆固定在该电缆接口中,既保护了电缆的内芯,又简化了电缆和电缆接口的装配,同时,电缆的固定也更加便捷、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1-套接部件,11-第一通腔,111-卡槽,12-直线部,13-折弯部,131-外螺纹,14-连接固定件,141-凸台,2-接线部件,21-第二通腔,211-内螺纹,22-连接口,3-第一弹性件,31-第一通孔,32-小孔,4-第二弹性件,41-第二通孔,42-卡台,5-金属连接件,51-第一开口槽,52-第二开口槽,53-档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其包括带第一通腔11的套接部件I和带第二通腔21的接线部件2,所述套接部件I包括直线部12和折弯部13,折弯部13设有外螺纹131和位于外螺纹131前端的连接固定件14,所述连接固定件14采用喇叭型,其大口径端与外螺纹131连接,小口径端内嵌于接线部件2的连接口 22,所述第二通腔21上设有内螺纹211,所述第二通腔21与所述连接固定件14之间具有一个容置待连接电缆外皮的腔室,在所述连接固定件14的小口径端外径上设有凸台141,所述凸台141外直径稍小于连接口 22的内直径,二者随内螺纹211与外螺纹131的旋拧而相互挤压待连接电缆外皮,电缆通过连接口22进入套接部件I中,其中待连接电缆内芯穿过连接固定件14,待连接电缆外皮置于连接固定件14和内螺纹211之间,通过内螺纹211与外螺纹131的旋拧,使得凸台141和连接口 22相互靠近,缩小二者相对空间,最终相互挤压置于二者之间的待连接电缆外皮而固定住待连接电缆外皮,从而将待连接电缆固定在该电缆接口中,既保护了电缆的内芯,又简化了电缆和电缆接口的装配,同时,电缆的固定也更加便捷、稳定。所述连接固定件14与所述外螺纹131可以是一体构成,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其都能实现固线,具体区别在于制作和装配工艺上,在此不赘述。所述内螺纹211与所述连接口 22之间设有向连接口 22方向收拢的斜面,利用斜面缩小容置待连接电缆外皮的腔室的空间,在内螺纹211与外螺纹131的旋拧时,可以更好、更快的挤压待连接电缆外皮,以实现更加稳定的固定。所述凸台141为倒钩型,利用倒钩的形状,来勾住待连接电缆外皮,起辅助固定作用,进一步保证待连接电缆外皮进入连接口 22后,不容易再从连接口 22中脱落。所述凸台141的外壁采用向连接口22方向收拢的斜面,斜面有助于凸台141方便进入连接口 22。设有带第一通孔31的第一弹性件3、带第二通孔41的第二弹性件4,以及金属连接件5,所述第一弹性件3内嵌于折弯部13,所述第二弹性件4内嵌于直线部12,利用弹性,可以卡嵌在第一通腔11内部,无需其他配件来实现固定,此结构对于连接器而言,会保证连接器的最佳接触传递效果;所述金属连接件5两端设有第一开口槽51和第二开口槽52,所述第一开口槽51内置于第一通孔31中,所述第二开口槽52贯穿第二通孔41,金属连接件5作为转换器,其第一开口槽51用来与电缆连接,第二开口槽52用来与输出接口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功會K。所述第一通腔11上设有卡槽111,所述第二弹性件4外设有卡台42,所述卡槽111与所述卡台42构成卡嵌配合,用来对第二弹性件4进行轴向的限位,防止第二弹性件4掉入第一通腔11中。在所述第一通孔31前端设有小孔32,所述小孔32的内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31的内直径,在孔径上进一步缩小,连电缆时,电缆会先经过小孔32再进入第一通孔31,电缆会适当涨开该小孔32,从而达到一个固定作用。所述第一开口槽51为两端相对向内收拢的U型开口槽,相对向内收拢的U型开口槽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二开口槽52为U型开口槽,便于输出接口将其撑开并固定在其中。所述金属连接件5上设有档环53,所述档环53靠近第一开口槽51,所述档环53的外直径大于第一通孔31的内直径,所述档环53和连接固定件14配合,对第一弹性件3进行轴向限位,避免第一弹性件3在第一空腔11中滑移而影响电缆的固定效果。以上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基于本技术精神所做的改进都理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带第一通腔(11)的套接部件(I)和带第二通腔(21)的接线部件(2),所述套接部件(I)包括直线部(12)和折弯部(13),折弯部(13)设有外螺纹(131)和位于外螺纹(131)前端的连接固定件(14),所述连接固定件(14)采用喇叭型,其大口径端与外螺纹(131)连接,小口径端内嵌于接线部件(2)的连接口( 22),所述第二通腔(21)上设有内螺纹(211),所述第二通腔(21)与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捷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带第一通腔(11)的套接部件(1)和带第二通腔(21)的接线部件(2),所述套接部件(1)包括直线部(12)和折弯部(13),折弯部(13)设有外螺纹(131)和位于外螺纹(131)前端的连接固定件(14),所述连接固定件(14)采用喇叭型,其大口径端与外螺纹(131)连接,小口径端内嵌于接线部件(2)的连接口(22),所述第二通腔(21)上设有内螺纹(211),所述第二通腔(21)与所述连接固定件(14)之间具有一个容置待连接电缆外皮的腔室,在所述连接固定件(14)的小口径端外径上设有凸台(141),所述凸台(141)外直径稍小于连接口(22)的内直径,二者随内螺纹(211)与外螺纹(131)的旋拧而相互挤压待连接电缆外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传长赵百洋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东方科信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