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6718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包括工作台、活动辊筒、动力辊筒、电机、导管盒,所述工作台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活动辊筒和动力辊筒,活动辊筒与工作台台面平行,动力辊筒与工作台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与动力辊筒之间设有托台,动力辊筒一端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防止导管粘合在一起,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普通的灭火器内都设有一根导管,导管与灭火器顶部的阀门连接,在使用灭火器时,导管用于吸出灭火材料。正常工作时灭火器导管在一根一根排序进入导管拧紧装置时,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两根导管粘在一起,导致导管进不了导管拧紧装置,或两根同时进入,出现费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灭火器导管粘合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包括工作台、活动辊筒、动力辊筒、电机、导管盒,所述工作台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活动辊筒和动力辊筒,活动辊筒与工作台台面平行,动力辊筒与工作台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与动力辊筒之间设有托台,动力辊筒一端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与电机连接,其中工作台包括杠杆、踏板,其中工作台台面下方设有杠杆,杠杆一端与工作台台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杠杆另一端设有拉杆,拉杆下端与踏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管盒下部固定设有拨叉支架,拨叉通过轴承与拨叉支架连接,拨叉一端伸入导管盒内,拨叉该端与导管盒内壁的距离大于灭火器导管直径,拨叉另一端通过第二拉绳连接与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I)本技术灭火器导管机的导管拨离装置的动力辊筒与工作台台面有夹角,不仅能够带动导管旋转还能有效的带导管沿轴向运动,快速的将导管拧在灭火器阀门上;2)本技术的导轨滑块机构能够确保活动辊筒和动力辊筒夹紧导管并传递动力;3)本技术的拨叉能够有效防止两根导管靠在一起而形成的搭桥现象,从而确保每一根导管都能顺利的流进活动辊筒和动力辊筒之间转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管拨离装置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卜图2,本技术的一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包括工作台1、活动辊筒2、动力辊筒3、电机5、导管盒6,所述工作台I设有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活动辊筒2和动力辊筒3,活动辊筒2与工作台I台面平行,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2与动力辊筒3之间设有托台10,动力辊筒3一端设有传动轮31,传动轮31与电机5连接,其中工作台I包括杠杆8、踏板9,其中工作台I台面下方设有杠杆8,杠杆8—端与工作台I台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1,杠杆8另一端设有拉杆82,拉杆82下端与踏板9连接,导管盒6下部固定设有拨叉支架72,拨叉7通过轴承与拨叉支架72连接,拨叉7—端伸入导管盒6内,拨叉7该端与导管盒6内壁的距离大于灭火器导管直径,拨叉7另一端通过第二拉绳71连接与杠杆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31为三角带轮,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电机5连接。所述活动辊筒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通过导轨滑块机构4连接,导轨滑块机构4设有导轨43,导轨43内设有滑块44和第二弹簧42,滑块44通过第一拉绳41与杠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的台面有3°夹角。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包括工作台1、活动辊筒2、动力辊筒3、电机5、导管盒6,所述工作台I设有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活动辊筒2和动力辊筒3,活动辊筒2与工作台I台面平行,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2与动力辊筒3之间设有托台10,动力辊筒3—端设有传动轮31,传动轮31与电机5连接,其中工作台I包括杠杆8、踏板9,其中工作台I台面下方设有杠杆8,杠杆8—端与工作台I台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1,杠杆8另一端设有拉杆82,拉杆82下端与踏板9连接,导管盒6下部固定设有拨叉支架72,拨叉7通过轴承与拨叉支架72连接,拨叉7—端伸入导管盒6内,拨叉7该端与导管盒6内壁的距离大于灭火器导管直径,拨叉7另一端通过第二拉绳71连接与杠杆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31为三角带轮,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电机5连接。所述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的台面有3°夹角。实施例2—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包括工作台1、活动辊筒2、动力辊筒3、电机5、导管盒6,所述工作台I设有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活动辊筒2和动力辊筒3,活动辊筒2与工作台I台面平行,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2与动力辊筒3之间设有托台10,动力辊筒3—端设有传动轮31,传动轮31与电机5连接,其中工作台I包括杠杆8、踏板9,其中工作台I台面下方设有杠杆8,杠杆8—端与工作台I台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1,杠杆8另一端设有拉杆82,拉杆82下端与踏板9连接,导管盒6下部固定设有拨叉支架72,拨叉7通过轴承与拨叉支架72连接,拨叉7—端伸入导管盒6内,拨叉7该端与导管盒6内壁的距离大于灭火器导管直径,拨叉7另一端通过第二拉绳71连接与杠杆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31为三角带轮,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电机5连接。所述活动辊筒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通过导轨滑块机构4连接,导轨滑块机构4设有导轨43,导轨43内设有滑块44和第二弹簧42,滑块44通过第一拉绳41与杠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的台面有3°夹角。本技术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的工作过程:在导管盒中加入适量的导管,打开电源开关使电动机旋转,当工人用脚踩下踏板,踏板通过拉杆拉动杠杆,使杠杆沿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一压缩弹簧被压缩,第一拉绳放松,固定活动辊筒两端的滑块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活动辊筒向动力辊筒方向移动,从而夹紧两棍筒间的导管,使导管产生旋转并沿轴向向前运动,此时工人只要将手中的灭火器阀门螺纹堵靠在导管从导管盒露出的一端,即可轻松快速的将导管拧紧在灭火器阀门上。同时第二拉绳拉动拨叉拔动导管盒中的导管,将导管盒中架桥的导管打破分离,从而使导管顺利的流向工作位置。当工人抬起踏板,第一拉绳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张紧,从而拉动滑块和活动辊筒远离动力辊筒,松开被夹紧导管,此时工人即可抽出拧上导管的阀门,进行下一根导管安装作业。综上所述,本技术灭火器导管机的导管拨离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工作效率是普通工人的4至6倍,提高了工作效率。【主权项】1.一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I)、活动辊筒(2)、动力辊筒(3)、电机(5)、导管盒(6),所述工作台(I)设有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活动辊筒(2)和动力辊筒(3),活动辊筒(2)与工作台(I)台面平行,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I)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2)与动力辊筒(3)之间设有托台(1 ),动力辊筒(3 )—端设有传动轮(31),传动轮(31)与电机(5 )连接,其中工作台(I)包括杠杆(8)、踏板(9),其中工作台(I)台面下方设有杠杆(8),杠杆(8)—端与工作台(I)台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1),杠杆(8)另一端设有拉杆(82),拉杆(82)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火器导管组装机的导管拨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活动辊筒(2)、动力辊筒(3)、电机(5)、导管盒(6),所述工作台(1)设有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活动辊筒(2)和动力辊筒(3),活动辊筒(2)与工作台(1)台面平行,动力辊筒(3)与工作台(1)台面有角度,活动辊筒(2)与动力辊筒(3)之间设有托台(10),动力辊筒(3)一端设有传动轮(31),传动轮(31)与电机(5)连接,其中工作台(1)包括杠杆(8)、踏板(9),其中工作台(1)台面下方设有杠杆(8),杠杆(8)一端与工作台(1)台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1),杠杆(8)另一端设有拉杆(82),拉杆(82)下端与踏板(9)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管盒(6)下部固定设有拨叉支架(72),拨叉(7)通过轴承与拨叉支架(72)连接,拨叉(7)一端伸入导管盒(6)内,拨叉(7)该端与导管盒(6)内壁的距离大于灭火器导管直径,拨叉(7)另一端通过第二拉绳(71)连接与杠杆(8)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康生韩培志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天意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