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49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多腔管的管径很细,可以做到4.7mm-6mm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橡胶材料改进为硅胶材料来制造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使管径比原来更细,经鼻孔插管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采用硅胶材料,留置时无明显异味;硅胶材料不易引起黏膜、皮肤过敏及糜烂;硅胶材料即使在气囊充气和重力牵引的作用下,也不易被拉长或造成破裂,备用较长时间也不易老化和粘连,从而使患者使用时更舒适,医生操作更方便,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取消了食道气囊,并同时取消食道气囊管或对食道气囊管进行改用,利用食道气囊管抽出食管下段胃气囊上的分泌物,减少了患者的误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医疗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来势凶猛,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而及时采用三腔两囊管进行食管、胃底气囊填塞是一项有效的抢救措施。目前的三腔两囊管包括胃气囊、食管气囊、胃气囊管腔、食管气囊管腔和胃管管腔,三腔和气囊均采用橡胶材料,三腔管的管径为6.7mm。管径较粗,经鼻插管时患者具有明显的痛苦反映;采用橡胶材料,留置时有明显异味;橡胶材料易引起黏膜、皮肤过敏或糜烂;橡胶材料在气囊充气和重力牵引的作用下,会被拉长或造成破裂,备用时间较长后易老化和粘连,而造成不能使用。同时,目前的较长的食管气囊的压迫止血效果不佳,且食管充气时患者极为不适甚至烦躁,食管气囊对食管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和损伤,所以,在多数病例中,食管气囊都不充气,在少数需要食管气囊充气止血的病例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所以,食管气囊的使用率很低,止血效果很差;有些病例需要紧急胃镜止血,食管气囊影响了医生的视野,所以,必须先将三腔两囊管拔除后再使用胃镜,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耽误了抢救时间。这种结构存在诸多缺陷的三腔两囊管给病人的使用带来了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医生在使用三腔两囊管时都需要对病人进行大量的心理引导和治疗,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所以,如何寻找一种合适的材料来制作三腔两囊管,使其管径能够更细,留置时无异味,不会引起黏膜、皮肤过敏及糜烂,即使备用时间较长也不易造成老化和粘连,从而使患者使用时更舒适,医生操作更方便,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以及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管径更细,留置时无异味,不会引起黏膜、皮肤过敏及糜烂,即使备用时间较长也不易造成老化和粘连,从而使患者使用时更舒适,医生操作更方便,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多腔管的管径很细。作为优选,所述多腔管为三腔,该三腔管的管径小于等于6.0mm。作为优选,所述多腔管为双腔,该双腔管的管径小于等于5.0mm。作为优选,双腔管的管径为4.7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橡胶材料改进为硅胶材料来制造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使管径比原来更细,经鼻孔插管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采用硅胶材料,留置时无明显异味;硅胶材料不易引起黏膜、皮肤过敏及糜烂;硅胶材料即使在气囊充气和重力牵引的作用下,也不易被拉长或造成破裂,备用较长时间也不易老化和粘连,从而使患者使用时更舒适,医生操作更方便,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取消了食管气囊,并同时取消食管气囊管腔或对食管气囊管腔进行改用,消除了食管气囊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对于需要使用胃镜止血的情况,胃镜介入时可充分暴露食管下段视野,不需要将管腔拔除后再使用胃镜;利用食管气囊管腔抽出食管下段胃气囊上的分泌物,减少了患者的误吸,避免并减少了吸入性肺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其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传统的三腔双囊管,也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三腔单囊管,取消了原有的食管气囊,对其医疗功能不但没有降低,还有很大的提高。由于采用了硅胶材料,该三腔管的管径可以做到小于等于6.0mm。胃气囊管腔1和食管管腔3设置在胃管管腔2内,胃气囊管腔1的一端与胃气囊4相通,另一端露出胃管管腔2外,食管管腔3的一端开有若干食管出液孔31,另一端露出胃管腔2外,胃管管腔2的底端开有若干胃出液孔21。食管出液孔31的数目一般为1-5个,根据临床使用效果,目前优选使用3个食管出液孔31。胃出液孔21的数目一般为1-5个,根据临床使用效果,目前优选使用3个胃出液孔21。将原来基本不使用的食管管腔3进行改用,用来抽出食管下段胃气囊4上的分泌物,减少了患者的误吸,避免并减少了吸入性肺炎,使该压迫止血装置的功能更完整,病人使用更舒适和安全。实施例二图2是本专利技术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其具体结构为双腔单囊管,同时取消了原有的食管气囊和食管气囊管腔。由于采用了硅胶材料,同时将三腔管改进为双腔管,该双腔管的管径可以做到5.0mm,综合考虑其各项性能,目前优选采用4.7mm。该医用双腔单囊管仅包括胃气囊管腔1、胃管管腔2和胃气囊4,取消了食管气囊和食管气囊管腔,胃气囊管腔1的管径较细,设置在胃管腔2的内部,其一端与胃气囊3相通,另一端露出胃管管腔2外。胃管管腔2的底部开有若干胃出液孔21,根据临床使用效果,目前优选使用3个胃出液孔21。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多腔单囊管的任何结构均属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其特征在于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多腔管的管径很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管为三腔,该三腔管的管径小于等于6.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管为双腔,该双腔管的管径小于等于5.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其特征在于双腔管的管径为4.7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多腔管的管径很细,可以做到4.7mm-6mm之间。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橡胶材料改进为硅胶材料来制造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使管径比原来更细,经鼻孔插管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采用硅胶材料,留置时无明显异味;硅胶材料不易引起黏膜、皮肤过敏及糜烂;硅胶材料即使在气囊充气和重力牵引的作用下,也不易被拉长或造成破裂,备用较长时间也不易老化和粘连,从而使患者使用时更舒适,医生操作更方便,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取消了食道气囊,并同时取消食道气囊管或对食道气囊管进行改用,利用食道气囊管抽出食管下段胃气囊上的分泌物,减少了患者的误吸。文档编号A61M39/00GK1895179SQ20061005176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伟平, 陶冬梅 申请人:湖州市中心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硅胶型多腔单囊管,其特征在于:多个腔和胃气囊等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多腔管的管径很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平陶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