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6031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吸料搅拌装置、搅拌轴、搅拌电机、废料吸入口、锥形下料口、收集车架和机架,所述吸料搅拌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吸料搅拌装置上设有锥形废料吸入口,所述吸料搅拌装置的下面设有锥形下料口,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的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用于支撑搅拌轴旋转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右侧的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刀片,所述支撑隔板左侧的搅拌轴上设有传动齿轮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中,便于操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将隔音棉废料放置在车身上,采用液压缸压下压合板,使压合板紧贴隔音棉废料,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隔音棉废料不易倾倒;而且还具有照明功能,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吸料搅拌装置,吸料搅拌装置一端开入口,另一端设有从动轮,吸料搅拌装置靠近从动轮的侧壁上有出口,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从动轮,吸料搅拌装置中心沿轴向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固定在从动轮上,转动轴上设有螺线叶片,螺线叶片一端在吸料搅拌装置的入口,另一端在吸料搅拌装置的出口。这种结构的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目前现有的一种隔音棉废料拉料车,包括拉杆、拉杆支撑横杆、驱动轮,所述的拉杆支撑横杆固定在两拉杆之间,所述拉杆底端一侧安装三角架,所述三角架上安装滚轴,所述滚轴两端上安装驱动轮,所述拉杆底端另一侧设置插料板。这种结构的拉料车,在拉料的过程中,隔音棉废料容易向一侧翻倒,导致隔音棉废料的浪费。目前现有的收集框,收集框的顶盖大于框底板,能遮盖住整个框底板和料桶。这种结构的收集框功能单一,而且操作复杂,不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吸料搅拌装置、搅拌轴、搅拌电机、废料吸入口、锥形下料口、收集车架和机架,所述吸料搅拌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吸料搅拌装置上设有锥形废料吸入口,所述吸料搅拌装置的下面设有锥形下料口,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的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用于支撑搅拌轴旋转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右侧的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刀片,所述支撑隔板左侧的搅拌轴上设有传动齿轮I,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上,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穿过吸料搅拌装置,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上设有传动齿轮II,所述锥形下料口下方设置有收集车架,所述收集车架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驱动轮,所述收集车架的另一侧设有车身,所述车身的上面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收集车架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穿过支架,所述液压缸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压合板,所述收集车架的上端设有操作柄,所述车身上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内底部设置框底板,所述收集框上设有框盖,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搅拌电机和驱动电机通过无线信号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吸料搅拌装置内部在废料吸入口处设置有吸风机。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齿轮I和传动齿轮II配合使用。作为优选,所述压合板的下面设有弹性垫板。作为优选,所述废料吸入口和下料口的大小相等。作为优选,所述料桶的上设有观察窗。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操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将隔音棉废料放置在车身上,然后根据隔音棉废料的高度,采用液压缸压下压合板,使压合板紧贴隔音棉废料,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隔音棉废料不易倾倒;另外本技术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还具有照明功能,便于移动。这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吸料搅拌装置;2、搅拌轴;3、搅拌电机;4、轴承座;5、支撑隔板;6、搅拌刀片;7、传动齿轮I ;8、传动齿轮II ;9、废料吸入口 ;10、下料口 ;11、收集车架;12、驱动电机;13、转动轴;14、驱动轮;15、车身;16、支架;17、液压缸;18、压合板;19、弹性垫板;20、收集框;30、操作柄;21、框底板;23、框盖;27、观察口 ;28、照明灯;40、机架;41、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吸料搅拌装置1、搅拌轴2、搅拌电机3、废料吸入口 9、锥形下料口 10、收集车架11和机架40,所述吸料搅拌装置I设置在机架40上,所述吸料搅拌装置I上设有锥形废料吸入口 9,所述吸料搅拌装置I的下面设有锥形下料口 10,所述搅拌轴2通过轴承座4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I的内部,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用于支撑搅拌轴2旋转的支撑隔板5,所述支撑隔板5右侧的搅拌轴2上设有搅拌刀片6,所述支撑隔板5左侧的搅拌轴2上设有传动齿轮I 7,所述搅拌电机3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I上,所述搅拌电机3的搅拌轴穿过吸料搅拌装置1,所述搅拌电机3的搅拌轴上设有传动齿轮II 8,所述锥形下料口 10下方设置有收集车架11,所述收集车架11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上设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上设有驱动轮14,所述收集车架11的另一侧设有车身15,所述车身15的上面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收集车架11固定连接的支架16,所述支架16上设有液压缸17,液压缸17的伸缩杆穿过支架16,所述液压缸17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压合板18,所述收集车架11的上端设有操作柄30,所述车身15上设置有收集框20,所述收集框20内底部设置框底板21,所述收集框20上设有框盖23,所述支架16上设置有照明灯28,所述机架40上设置有控制器41,所述搅拌电机3和驱动电机12通过无线信号与控制器41相连,所述控制器41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4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吸料搅拌装置I内部在废料吸入口9处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通过无线信号与控制器41相连。所述传动齿轮I 7和传动齿轮II 8配合使用。所述压合板18的下面设有弹性垫板19。所述废料吸入口 9和下料口 10的大小相等。所述料桶22的上设有观察窗27。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操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将隔音棉废料放置在车身上,然后根据隔音棉废料的高度,采用液压缸压下压合板,使压合板紧贴隔音棉废料,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隔音棉废料不易倾倒;另外本技术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还具有照明功能,便于移动。这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废料吸入口插入到料堆中,由于本技术将废料吸入口设置成圆锥形,这样在插入料堆中时比较省力,这样便于操作,由于是斜齿轮配合,这样减少了力矩,所以提高了工作效率高,这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便于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吸料搅拌装置(I)、搅拌轴(2)、搅拌电机(3 )、废料吸入口( 9 )、锥形下料口( 10 )、收集车架(11)和机架(40 ),所述吸料搅拌装置(I)设置在机架(40)上,所述吸料搅拌装置(I)上设有锥形废料吸入口(9),所述吸料搅拌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音棉废料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吸料搅拌装置(1)、搅拌轴(2)、搅拌电机(3)、废料吸入口(9)、锥形下料口(10)、收集车架(11)和机架(40),所述吸料搅拌装置(1)设置在机架(40)上,所述吸料搅拌装置(1)上设有锥形废料吸入口(9),所述吸料搅拌装置(1)的下面设有锥形下料口(10),所述搅拌轴(2)通过轴承座(4)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用于支撑搅拌轴(2)旋转的支撑隔板(5),所述支撑隔板(5)右侧的搅拌轴(2)上设有搅拌刀片(6),所述支撑隔板(5)左侧的搅拌轴(2)上设有传动齿轮Ⅰ(7),所述搅拌电机(3)固定在吸料搅拌装置(1)上,所述搅拌电机(3)的搅拌轴穿过吸料搅拌装置(1),所述搅拌电机(3)的搅拌轴上设有传动齿轮Ⅱ(8),所述锥形下料口(10)下方设置有收集车架(11),所述收集车架(11)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上设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上设有驱动轮(14),所述收集车架(11)的另一侧设有车身(15),所述车身(15)的上面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收集车架(11)固定连接的支架(16),所述支架(16)上设有液压缸(17),液压缸(17)的伸缩杆穿过支架(16),所述液压缸(17)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压合板(18),所述收集车架(11)的上端设有操作柄(30),所述车身(15)上设置有收集框(20),所述收集框(20)内底部设置框底板(21),所述收集框(20)上设有框盖(23),所述支架(16)上设置有照明灯(28),所述机架(40)上设置有控制器(41),所述搅拌电机(3)和驱动电机(12)通过无线信号与控制器(41)相连,所述控制器(41)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4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吸料搅拌装置(1)内部在废料吸入口(9)处设置有吸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蓝格隔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