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动注射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601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自动注射装置的方法,该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夹持柱面活塞的活塞夹具和多个头部系统,该系统具有用于前后移动活塞夹具的驱动机构,由此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能够夹持多个注射管并可单独地操作每个注射管的注射和抽吸,其中两个注射管的尖端与一个不带有阀门的三通支管相连接,而且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还包括电磁制动器,能够有效制动第二头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当第一头部的活塞夹具处于向前移动的状态而第二头部的活塞夹具处于静止状态时,开启所述电磁制动器,由此阻止第二头部后移,并且当第二头部处于移动状态时,关闭所述电磁制动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CT(计算机断层造影)图像诊断、MRI(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诊断或类似诊断的造影剂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造影剂被使用在X射线CT(计算机断层造影)图像、MRI(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诊断、脉管-图像(血管造影图像)或类似图像的诊断中。由于这种造影剂是一种高粘度的液体,而通过人工的力量来注射该造影剂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因此近年来已经开始使用造影剂的自动注射装置。图8所示的自动注射装置100就是这种装置的一个实例,由于该装置能够安装两个注射管,因此它涉及一种双头类型的构造。图9示出了该自动注射装置的一种典型的机构。造影剂的注射管1a设置在头部A侧,而生理盐水溶液的注射管1b设置在头部B侧,Y形管2分别与上述两个注射管的尖端连接。还有一个导管与Y形管2的尖端相连接从而能够注射上述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溶液。生理盐水溶液主要是用于在注射造影剂以后冲洗上述管的内侧从而防止血在导管和Y形管的内侧凝固,另外它还能起到稀释造影剂的目的。就该装置的基本操作而言,注射预定量的造影剂是通过头部A的注射管活塞的前移来执行的,而此时头部B侧的注射管活塞则是静止的,接着等到头部A侧静止后,头部B侧则向前移动用于执行使用生理盐水溶液的冲洗操作。为了稀释造影剂,头部A和头部B的柱面活塞均向前移动,从而使得头部A和B中液体在Y形管(也就是三通支管)中混合。在图8和9图中所示的自动注射装置中,头部A和B侧的电动机4a、4b的转动分别通过齿轮顶部5a、5b传递给电机齿轮6a、6b,并通过减少预定的传动比将上述的转动传递给与球螺杆8a、8b相连接的螺杆齿轮7a、7b,从而带动球螺杆8a、8b转动。而且,通过与球螺杆8a、8b相互啮合的球螺母元件9a、9b将上述的转动转变为直线移动,从而允许夹持注射管活塞的活塞夹具3a、3b前后移动。然而,由于上述造影剂具有很高的粘度,必须具有很高的压力用于注射,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时,上述高压也会通过Y形管传递到头部B侧。因此,自动注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具有极小摩擦系数的机构例如球螺杆,从而使通过高压推动头部B侧的注射管活塞向后移动成为可能,造影剂则由头部B吸入。基于上述原因,可以构思在Y形管的Y支管和头部B之间设置一个阀,从而当位于头部B侧的注射管活塞处于静止状态时关闭上述阀。然而,当采用手动操作的阀来实现此目的时,该阀的开关操作会变得复杂并且有时还会忘记上述的开关操作。虽然可以自动或电动地实现上述阀的开关操作,但并不适合在相当轻软的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这种开关的驱动元件,因为这会恶化该装置构造的平衡。就另一方面而言,如果采用单通道阀,上述装置能够被制作得简单而紧凑,但是不能执行注射管活塞向后移动的操作。虽然可以构思当位于头部B侧的注射管活塞处于静止状态时,将前进方向上的压力施加到位于头部B侧的注射管活塞上,以抵抗来自头部A侧的压力,但是电动机的转动轴连续地处于静止状态而此时电流继续提供给电动机,这将出现电动机被卡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当至少一个头部处于注射状态而至少一个头部处于静止状态时,上述静止头部的柱面活塞的向后移动被禁止从而防止液体不合需要的混合以及避免注射不可靠的液体数量。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夹持柱面活塞的活塞夹具和多个头部系统,该头部系统具有用于前后移动活塞夹具的驱动机构,借此,该装置能够夹持多个注射管并能够单独操作各个注射管的注射和抽吸;所述装置还包括后移止动机构,当第一头部的活塞夹具处于向前移动的状态而第二头部的活塞夹具处于静止状态时,上述止动机构用于阻止第二头部的活塞夹具向后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当安装在第二头部上的注射管活塞处于静止状态时,即使该活塞的夹具可向前移动用于注射第一头部注射管内的化学溶液,仍能够禁止位于第二头部上的注射管活塞向后移动。因此第一头部注射管内的化学溶液不可能流入第二头部注射管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化学溶液的混合。在本专利技术中,“头部”是指具有注射管夹具和驱动机构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夹持注射管并且为了注射和抽吸化学溶液或类似物而允许注射管活塞前后移动。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提供的头部的数量多于两个,虽然多个头部可以由各自独立的设备主体构成,但是它们最好由相同的设备主体配备而成。在多个头部中,其中由一个能够阻止活塞夹具不必要的后移的头部作为第二头部,而由一个能够促使上述第二头部的活塞夹具后移的头部作为第一头部。因此,在多个头部的数量多于三个的情况下,有时也可以存在多个分别与上述的第一或第二头部相符合的头部。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头部既能够作为第一头部也能够作为第二头部。也就是说,相对于其它的头部,某个头部在某个操作中有时可以是第一头部,而在别的不同操作中可以作为第二头部。在一般的应用中,采用具有两个头部的双头类型的构造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头部绝大多数均作为注射造影剂来使用,而第二头部则用于注射生理盐水溶液。当这种装置是一种夹持有多个注射管的多头类型构造的情况下,至少有两个注射管的尖端可以相互连接作为多通道的支管来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使用电磁制动器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图2是显示使用盘式制动器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图3是显示使用(线型)棘齿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图4是显示使用(轮型)棘齿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图5是上述轮形棘齿的放大视图。图6是使用蜗杆减速齿轮的自动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图7是圆柱形蜗杆齿轮的放大视图。图8是双头型自动注射装置的完整的视图。图9是说明传统自动注射装置的驱动机构的视图。图中1a 造影剂的注射管13 制动盘1b 生理盐水溶液的注射管 14 制动瓦片2 Y形管 15 棘齿3a,3b 活塞夹具 16 棘轮杆4a,4b 电动机17 可转动的螺线管5a,5b 齿轮顶端 19 球螺母元件的柱面活塞6a,6b 电机齿轮 21 轮形棘齿7a,7b 螺杆齿轮 22 蜗杆减速齿轮8a,8b 球螺杆23 圆柱形蜗杆9a,9b 球螺母元件24 蜗轮10 框架构件 25 圆柱形蜗杆齿轮11 电磁制动器100 自动注射装置12 盘式制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一般而言,为了前后移动活塞夹具,上述自动注射装置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球螺杆或类似物能够将电动机的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可以参照图9所述。因此,后移止动机构能够设置在从电动机到活塞夹具之间传递路径上的任何部分。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后移止动机构即可以构造成用于阻止转动又可以构造成用于阻止直线运动。下面将对具有两个注射管的双头型的化学溶液的注射装置进行描述。如图9所示,造影剂的注射管被安装在头部A测,而生理盐水溶液的注射管被安装在另一个头部B测。在下面相同的附图中虽然仅示出了位于生理盐水溶液一侧(即头部B的一侧)的头部,但是位于造影剂一侧的头部能够具有与如图9所示的造影剂一侧的头部同样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头部A与第一头部相符合,而头部B与第二头部相符合。如有必要可在造影剂一侧的头部设置后移止动机构。下面将参照图1对采用电磁制动器作为后移止动机构的实施例1进行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制动器11的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自动注射装置的方法,该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夹持柱面活塞的活塞夹具和多个头部系统,该系统具有用于前后移动活塞夹具的驱动机构,由此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能够夹持多个注射管并可单独地操作每个注射管的注射和抽吸,其中两个注射管的尖端与一个不带有阀门的三通支管相连接,而且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还包括电磁制动器,能够有效制动第二头部,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当第一头部的活塞夹具处于向前移动的状态而第二头部的活塞夹具处于静止状态时,开启所述电磁制动器,由此阻止第二头部后移,并且当第二头部处于移动状态时,关闭所述电磁制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根本杏林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