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肋楼板,所述密肋楼板包括楼层板和设于所述楼层板下表面的多个纵横交错的密肋,相邻两所述密肋间填充有保温材质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和盖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下表面的边缘形成有两个相对的凸棱,两个所述凸棱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滑槽,且两个所述滑槽均为通槽,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边沿形成有两个平行的缺口,两个所述缺口的侧壁均设有一个翻边,两个所述翻边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底座上与所述上盖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表面设有隔音材质的隔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密肋楼板可提高保温效果,并使结构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密肋楼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建筑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城市建筑正努力向着多、高层拓展,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其中,密肋楼板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构件,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密肋楼板的保温效果不佳,且施工安装不便,结构不够牢固,安全性有待提高,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保温效果,并使结构更加稳固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密肋楼板,可提高保温效果,并使结构更加稳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密肋楼板,包括楼层板和设于所述楼层板下表面的多个纵横交错的密肋,相邻两所述密肋间填充有保温材质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和盖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下表面的边缘形成有两个相对的凸棱,两个所述凸棱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滑槽,且两个所述滑槽均为通槽,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边沿形成有两个平行的缺口,两个所述缺口的侧壁均设有一个翻边,两个所述翻边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底座上与所述上盖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表面设有隔音材质的隔音层。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贴合。进一步,所述底座的材质为石膏,所述上盖的材质为高分子保温材料。进一步,所述隔音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棉。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形成有由无机阻燃剂构成的阻燃层。进一步,所述凹槽内形成有多条凸筋。本技术提供的密肋楼板,在使用时,可将两个所述翻边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内,然后使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相对滑动至对齐的位置,即可完成对所述填充体的组装,且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翻边的配合可使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不易松脱,从而有利于使密肋楼板的结构更加稳固,提高安全性,同时,所述底座上的凹槽与所述上盖间可形成空腔,从而可通过所述空腔提高隔热效果,此外,所述凹槽内壁表面的隔音层可提高隔音效果。由此,本技术的密肋楼板,可提高保温、隔热效果,并使结构更加稳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密肋楼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密肋楼板的底座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密肋楼板的上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密肋楼板,包括楼层板I和设于所述楼层板I下表面的多个纵横交错的密肋2,相邻两所述密肋2间填充有保温材质的填充体3,所述填充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31和盖设于所述底座31上的上盖32,所述上盖32下表面的边缘形成有两个相对的凸棱4,两个所述凸棱4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滑槽5,且两个所述滑槽5均为通槽,所述底座31上表面两侧边沿形成有两个平行的缺口 311,两个所述缺口 311的侧壁均设有一个翻边6,两个所述翻边6—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5内,所述底座32上与所述上盖3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壁表面设有隔音材质的隔音层8。在使用时,可将两个所述翻边6—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5内,然后使所述底座31和所述上盖32相对滑动至对齐的位置,即可完成对所述填充体3的组装,且通过所述滑槽5和所述翻边6的配合可使所述底座31和所述上盖32不易松脱,从而有利于使密肋楼板的结构更加稳固,提高安全性,同时,所述底座31上的凹槽7与所述上盖32间可形成空腔,从而可通过所述空腔提高隔热效果,此外,所述凹槽7内壁表面的隔音层可提高隔音效果。由此,本技术的密肋楼板,可提高保温效果,并使结构更加稳固。为了提高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31的上表面和所述上盖32的下表面贴合,在上盖32和底座31对齐后,可使所述凹槽7与所述上盖32的下表面形成的空腔的密封性更好,保证保温、隔热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31的材质为石膏,同时具有保温和耐火功能,所述上盖32的材质为聚苯化合物、聚丙乙烯等高分子保温材料,在保证隔热、保温性能的同时,便于成型制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隔音层8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棉,在保证隔音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热性,不易燃烧且耐腐蚀,使用寿命较长。由于底座31位于室内的顶部,当室内发生火险时,为了避免填充体被引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31的下表面形成有由无机阻燃剂构成的阻燃层,所述无机阻燃剂可采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为了提高底座31的强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7内形成有多条加强筋,从而降低所述底座31发生变形的可能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密肋楼板,包括楼层板(I)和设于所述楼层板(I)下表面的多个纵横交错的密肋(2),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密肋(2)间填充有保温材质的填充体(3),所述填充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31)和盖设于所述底座(31)上的上盖(32),所述上盖(32)下表面的边缘形成有两个相对的凸棱(4),两个所述凸棱(4)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滑槽(5),且两个所述滑槽(5)均为通槽,所述底座(31)上表面两侧边沿形成有两个平行的缺口(311),两个所述缺口( 311)的侧壁均设有一个翻边(6 ),两个所述翻边(6 )—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5)内,所述底座(32)上与所述上盖(3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壁表面设有隔音材质的隔音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上表面和所述上盖(32)的下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材质为石膏,所述上盖(32)的材质为高分子保温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8)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下表面形成有由无机阻燃剂构成的阻燃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内形成有多条凸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肋楼板,所述密肋楼板包括楼层板和设于所述楼层板下表面的多个纵横交错的密肋,相邻两所述密肋间填充有保温材质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和盖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肋楼板,包括楼层板(1)和设于所述楼层板(1)下表面的多个纵横交错的密肋(2),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密肋(2)间填充有保温材质的填充体(3),所述填充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31)和盖设于所述底座(31)上的上盖(32),所述上盖(32)下表面的边缘形成有两个相对的凸棱(4),两个所述凸棱(4)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滑槽(5),且两个所述滑槽(5)均为通槽,所述底座(31)上表面两侧边沿形成有两个平行的缺口(311),两个所述缺口(311)的侧壁均设有一个翻边(6),两个所述翻边(6)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5)内,所述底座(32)上与所述上盖(3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壁表面设有隔音材质的隔音层(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婷,李连政,张嘉强,
申请(专利权)人:曹小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