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444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装设于一电路板上,该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部、一中屏蔽板和若干导电端子;中屏蔽板固设于主体部内;若干导电端子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上下两侧,均具有一固持部,固持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接触部,接触部前端两侧的厚度比中间的厚度薄,各接触部的前端均具有一接触面,各接触面分别裸露出主体部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持部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焊接部,各焊接部均凸伸出主体部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两侧的厚度比中间的厚度薄,从而可以改善高频阻抗,使电连接器的电信号传输稳定,以提高电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传输质量较高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部、一中屏蔽板、若干导电端子和一遮蔽壳体。中屏蔽板模内成型于主体部内,若干导电端子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两侧。若干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固持部,固持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固持部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焊接部。所述各固持部分别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两侧,各接触面分别裸露出主体部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各焊接部均凸伸出主体部并焊接于一电路板上。遮蔽壳体固装于主体部的外部,遮蔽壳体的前端与主体部的前端围设形成一插接空间。但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高频阻抗达不到标准的要求,使电信号传输不稳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信号传输稳定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以提高电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信号传输稳定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以提高电信号传输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包括一主体部、一中屏蔽板、若干导电端子和一遮蔽壳体;主体部固装于所述电路板上;中屏蔽板固设于主体部内;若干导电端子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上下两侧,均具有一固持部,所述各固持部分别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上下两侧,固持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接触部前端两侧的厚度比中间的厚度薄,各接触部的前端均具有一接触面,各接触面分别裸露出主体部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持部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焊接部,各焊接部均凸伸出主体部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遮蔽壳体固装于主体部的外部,遮蔽壳体的前端与主体部的前端围设形成一插接空间O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各固持部均具有一上下延伸的竖直部,竖直部的上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弯折并呈水平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接触部连接于横向部的前端缘,所述焊接部连接于竖直部的下端缘并向后弯折延伸。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体部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一绝缘基部,绝缘基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出一舌板,所述舌板下表面的前部开设有一组呈横向排列的贯穿绝缘基部后表面的下端子槽;所述绝缘基部后表面的下部向前开设一第一开槽,第一开槽前壁的下部向前开设一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前壁对应各下端子槽处均开设有一前卡槽;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端子,各第一端子均具有一第一固持部,第一固持部具有一上下延伸的第一竖直部,第一竖直部的上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弯折并呈水平延伸的第一横向部,第一横向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延伸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下表面的前端为一第一接触面,第一竖直部的下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各第一横向部分别卡设于下端子槽的后部,各第一竖直部收容于第二开槽内并分别卡设于一前卡槽内,各第一焊接部的下表面分别凸伸出绝缘基部的下表面,各第一接触部分别设于一下端子槽的前部,各第一接触面分别裸露出舌板前部的下表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若干导电端子还包括若干第二端子,各第二端子均具有一第二固持部,第二固持部具有一上下延伸的第二竖直部,第二竖直部的上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弯折并呈水平延伸的第二横向部,第二横向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延伸的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上表面的前端为一第二接触面,第二竖直部的下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舌板上表面的前部开设有一组呈横向排列的贯穿至第一开槽的上端子槽;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一固定块,固定块后表面的下部凸设有若干上下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凸块,两凸块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后卡槽;所述各第二横向部分别卡设于上端子槽的后部,各第二竖直部分别收容于第一开槽内,各第二接触部分别设于一上端子槽的前部,各第二接触面分别裸露出舌板前部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装设于第二开槽内于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之间,各第二竖直部分别卡设于一后卡槽内,各第二焊接部的下表面分别凸伸出固定块的下表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部前端相对于接触面的一面与左右两侧面的连接处均设有一倾斜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部前端相对于接触面的一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缺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固设于电连接器内,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固持部,固持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接触部前端两侧的厚度比中间的厚度薄,接触部的前端具有一接触面,固持部的后端连接有一焊接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持部具有一上下延伸的竖直部,竖直部的上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弯折并呈水平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接触部连接于横向部的前端缘,所述焊接部连接于竖直部的下端缘并向后弯折延伸。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部前端相对于接触面的一面与左右两侧面的连接处均设有一倾斜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部前端相对于接触面的一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缺槽。如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前端两侧的厚度比中间的厚度薄,从而可以改善高频阻抗,使电连接器的电信号传输稳定,以提高电信号传输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没有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没有遮蔽壳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二种实施例的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9为图8所示各导电端子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电连接器100主体部10绝缘本体 11绝缘基部111第一开槽 112第二开槽113导引槽 114 舌板115固持凹槽 116 下端子槽117上端子槽 118前卡槽119固定块12开槽121导引块122凸块123后卡槽124金属壳13下金属壳 131上金属壳132中屏蔽板20主屏蔽板21遮蔽基板 211遮蔽舌板212接地板22固定板221插接脚 222 卡固片223缺口 224 弹抵片225第一端子 31第一固持部311第一竖直部 3111第一横向部3112第一接触部312第一接触面3121第一倾斜面 3122第一焊接部313第二端子 32第二固持部321第二竖直部 3211第二横向部3212第二接触部 322第二接触面3221第二倾斜面 3222第二焊接部323第三端子 41 第三固持部411第三竖直部 4111 第三横向部4112第三接触部412第三接触面4121第一缺槽 4122第三焊接部413第四端子42第四固持部421第四竖直部 4211第四横向部4212第四接触部422第四接触面4221第二缺槽 4222第四焊接部423遮蔽壳体50插接空间60导电端子30、4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和图7,本技术电连接器100装设于一电路板(图未不)上,包括一主体部10、一中屏蔽板20、若干导电端子30和一遮蔽壳体50。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主体部10包括一绝缘本体11、一固定块12和一金属壳13。所述绝缘本体11具有一绝缘基部111,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部、一中屏蔽板、若干导电端子和一遮蔽壳体;主体部固装于所述电路板上;中屏蔽板固设于主体部内;若干导电端子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上下两侧,均具有一固持部,所述各固持部分别呈上下两排且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主体部内于中屏蔽板的上下两侧,固持部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接触部前端两侧的厚度比中间的厚度薄,各接触部的前端均具有一接触面,各接触面分别裸露出主体部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固持部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焊接部,各焊接部均凸伸出主体部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遮蔽壳体固装于主体部的外部,遮蔽壳体的前端与主体部的前端围设形成一插接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圣宗游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