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4396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茶汤提取装置、茶汤储存装置、开水加热装置、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及控制系统;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包括搅打罐、辅料加入装置及酥油送入装置,茶汤提取装置的茶汤出口与茶汤储存装置的茶汤入口相连通,茶汤储存装置的茶汤出口与搅打罐的茶汤入口相连通,开水加热装置的开水出口与搅打罐的开水入口相连通,辅料加入装置的辅料出口及酥油送入装置的酥油出口分别与搅打罐相连通,搅打罐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搅打罐内的液体进行搅拌的搅打电机,搅打罐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热器,搅打罐的侧壁上设有酥油茶/清茶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完成清茶及酥油茶的自动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藏民族饮用酥油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酥油茶已经成为藏民族的传统饮品,是其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食品。传统工艺下手工制作酥油茶的工序较为繁琐,耗时过长;无疑加重了人们劳动工作量。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在家庭里耗用过长的时间去制作酥油茶,已经成为上班族生活中的奢望。再者传统工艺下,在藏砖茶提取的茶汤的氟的含量远远的超标,造成了制作的酥油茶的氟含量的超标,对饮用者的健康不利,因此急需要一种设备,能够完全实现酥油茶加工的自动化实现,有效的提高制作酥油茶的效率,降低了制作酥油茶的时间,另外,藏民族还具有早晨饮酥油茶,下午饮清茶的习惯,因此还需要一种设备能够实现清茶的自动化加工,但当前在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该装置能够完成清茶及酥油茶的自动加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茶汤提取装置、茶汤储存装置、开水加热装置、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包括搅打罐、辅料加入装置及酥油送入装置,茶汤提取装置的茶汤出口与茶汤储存装置的茶汤入口相连通,茶汤储存装置的茶汤出口与搅打罐的茶汤入口相连通,开水加热装置的开水出口与搅打罐的开水入口相连通,辅料加入装置的辅料出口及酥油送入装置的酥油出口分别与搅打罐的辅料入口及酥油入口相连通,搅打罐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搅打罐内的液体进行搅拌的搅打电机,搅打罐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热器,搅打罐的侧壁上设有酥油茶/清茶出口,控制系统与搅打电机的控制端及第一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茶汤提取装置包括藏砖茶送入系统、提取罐、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一液位传感器,藏砖茶送入系统的出口与提取罐的藏砖茶入口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一液位传感器均设于所述提取罐的内壁上,提取罐的顶部设有冷水入口,冷水入口处设有第一电磁阀,提取罐底部的侧面设有茶汤出口及排液口,提取罐的排液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提取罐的茶汤出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茶汤储存装置的茶汤入口相连通,提取罐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及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端、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第三电磁阀的控制端、藏砖茶送入系统的控制端及第二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开水加热装置包括开水加热罐、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液位传感器设于开水加热罐的内壁上,开水加热罐的壁面上设有冷水入口及开水出口,开水加热罐的冷水入口处设有第四电磁阀,开水加热罐的开水出口通过第五电磁阀与搅打罐的开水入口相连通,开水加热罐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加热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及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第四电磁阀的控制端、第五电磁阀的控制端及第三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茶汤储存装置的茶汤出口通过第六电磁阀与搅打罐的茶汤入口相连通,第六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搅打罐侧壁上的酥油茶/清茶出口处设有第七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报警器、显示器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在加工酥油茶/清茶的过程中,通过茶汤提取装置完成茶汤的提取,然后将提取的茶汤存入到茶汤储存装置中,同时通过开水加热装置进行水的加热,茶汤储存装置内的茶汤、开水加热装置内的开水、辅料加入装置内的辅料及酥油送入装置送入的酥油进入搅打罐中,再通过第一加热器进行较热,并通过搅打电机搅拌后即可得到所需的酥油茶/清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同时优化了传统工艺,提高酥油茶与清茶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制备传统酥油茶/清茶的提取流程图;图2为传统工艺清茶的生产流程图;图3为传统工艺酥油茶的生产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茶汤提取装置、2为茶汤储存装置、3为开水加热装置、4为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11为藏砖茶送入系统、12为提取罐、13为第一温度传感器、14为第一液位传感器、31为开水加热罐、3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33为第二液位传感器、41为搅打罐、42为辅料加入装置、43为酥油送入装置、44为搅打电机、Vl为第一电磁阀、V2为第二电磁阀、V3为第三电磁阀、V4为第四电磁阀、V5为第五电磁阀、V6为第六电磁阀、V7为第七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4,本技术所述的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茶汤提取装置1、茶汤储存装置2、开水加热装置3、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4及控制系统;所述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4包括搅打罐41、辅料加入装置42及酥油送入装置43,茶汤提取装置I的茶汤出口与茶汤储存装置2的茶汤入口相连通,茶汤储存装置2的茶汤出口与搅打罐41的茶汤入口相连通,开水加热装置3的开水出口与搅打罐41的开水入口相连通,辅料加入装置42的辅料出口及酥油送入装置43的酥油出口分别与搅打罐41的辅料入口及酥油入口相连通,搅打罐4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搅打罐41内的液体进行搅拌的搅打电机44,搅打罐4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热器,搅打罐41的侧壁上设有酥油茶/清茶出口,控制系统与搅打电机44的控制端及第一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茶汤提取装置I包括藏砖茶送入系统11、提取罐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及第一液位传感器14,藏砖茶送入系统11的出口与提取罐12的藏砖茶入口相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13及第一液位传感器14均设于所述提取罐12的内壁上,提取罐12的顶部设有冷水入口,冷水入口处设有第一电磁阀VI,提取罐12底部的侧面设有茶汤出口及排液口,提取罐12的排液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V2,提取罐12的茶汤出口通过第三电磁阀V3与茶汤储存装置2的茶汤入口相连通,提取罐1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及第一液位传感器14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Vl的控制端、第二电磁阀V2的控制端、第三电磁阀V3的控制端、藏砖茶送入系统11的控制端及第二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开水加热装置3包括开水加热罐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及第二液位传感器33,第二温度传感器32及第二液位传感器33设于开水加热罐31的内壁上,开水加热罐31的壁面上设有冷水入口及开水出口,开水加热罐31的冷水入口处设有第四电磁阀V4,开水加热罐31的开水出口通过第五电磁阀V5与搅打罐41的开水入口相连通,开水加热罐31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加热器,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输出端及第二液位传感器33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第四电磁阀V4的控制端、第五电磁阀V5的控制端及第三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茶汤储存装置2的茶汤出口通过第六电磁阀V6与搅打罐41的茶汤入口相连通,第六电磁阀V6的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统工艺下酥油茶/清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茶汤提取装置(1)、茶汤储存装置(2)、开水加热装置(3)、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4)及控制系统;所述酥油茶/清茶搅打装置(4)包括搅打罐(41)、辅料加入装置(42)及酥油送入装置(43),茶汤提取装置(1)的茶汤出口与茶汤储存装置(2)的茶汤入口相连通,茶汤储存装置(2)的茶汤出口与搅打罐(41)的茶汤入口相连通,开水加热装置(3)的开水出口与搅打罐(41)的开水入口相连通,辅料加入装置(42)的辅料出口及酥油送入装置(43)的酥油出口分别与搅打罐(41)的辅料入口及酥油入口相连通,搅打罐(4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搅打罐(41)内的液体进行搅拌的搅打电机(44),搅打罐(4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热器,搅打罐(41)的侧壁上设有酥油茶/清茶出口,控制系统与搅打电机(44)的控制端及第一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江李朝霞蒋晓艳李金文张婕曹志祥洪思征张涛唐智丽央金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