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泉专利>正文

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420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包括流体管道、喷射头、主动球体和多根拉线,其特征在于:主动球体位于流体管道的后端,主动球体的后端固定有手柄,前端固定有支杆;喷射头的外围设置有前外筒,支杆的外围设置有后外筒,多根拉线的前端固定于喷射头的外围,拉线的后端固定于支杆的外围;拉线成涨紧状态,以使得喷射头的方向随支杆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实现对流体喷射方向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手柄转动主动球体,即可使喷射头跟随支杆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喷射头喷射方向的调节,以进行有效的灭火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控制灵活的优点,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拉线实现对喷射头的出射方向进行调节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诸多场合需要对流体的喷射方向进行调节,如专利号为2015109686317、专利技术名称为“综合多用途消防车”的专利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消防用设备,其不仅可通过发射出的炮弹进行灭火,而且还设置有高压水枪和干粉灭火枪,以实现良好的灭火效果。采用流体灭火作业的过程中,如何对流体的喷射方向进行控制决定着灭火效果,对于火势较大的火灾现场来说,消防人员无法靠近火源,其距离喷射口的距离较大,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控制结构,能够对流体的喷射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喷射出的灭火物质喷洒到火焰上,实现良好的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包括流体管道、喷射头、主动球体和多根拉线,流体管道中为通入灭火流体的流体腔,喷射头活动设置于流体管道的前端,喷射头的内部为与流体腔相连通的喷头腔;其特征在于:主动球体位于流体管道的后端,主动球体的两侧设置有对其进行限位的两夹板,主动球体的后端固定有手柄,前端固定有支杆;喷射头的外围设置有前外筒,支杆的外围设置有后外筒,多根拉线的前端穿过前外筒上的不同通孔均匀固定于喷射头的外围,拉线的后端穿过后外筒上的通孔均匀固定于支杆的外围;拉线成涨紧状态,以使得喷射头的方向随支杆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实现对流体喷射方向的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所述前外筒和后外筒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便于拉线活动的滑轮;前外筒的内部设置有球形空腔,喷射头的末端设置有位于球形空腔中的随动球体,随动球体中开设有用于连通流体腔与喷头腔的球形腔。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所述支杆的前端设置有对拉线进行涨紧的涨紧装置,涨紧装置由螺纹杆、支撑板和固定螺栓组成,螺纹杆固定于支杆上,支撑杆固定于螺纹杆上;支杆上开设有便于拉线穿过的穿线孔,固定螺栓上开设有便于拉线穿过的通孔,拉线穿过固定螺栓上的通孔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所述两夹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和限位,两夹板上均开设有与主动球体相配合的球形孔。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所述流体管道的后端设置有集线管,集线管的内部空腔与流体管道内部的流体腔相通;流体管道前端的外围均匀设置有分线管,分线管的内部空腔与流体腔相通,分线管的数目与拉线的数目相等;所有的拉线经集线管进入流体腔,并经分线管穿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通过在流体管道的前端设置喷射头、后端设置主动球体,主动球体的前、后端分别固定有支杆、手柄,喷射头、支杆的外围分别设置有前外筒、后外筒,多个拉线的前端穿过前外筒固定于喷射头的外围,拉线的后端穿过后外筒固定于支杆的外围,且拉线处于涨紧状态;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手柄转动主动球体,即可使喷射头跟随支杆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喷射头喷射方向的调节,以进行有效的灭火作业。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控制灵活的优点,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进一步地,喷射头后端的随动球体与球形空腔相配合,且随动球体中开设有用于连通喷头腔与流体腔的球形腔,既保证了喷射头连接处的密封作用,又实现了喷射头的自由转动。通过设置由螺纹杆、支撑杆和固定螺栓组成的涨紧装置,拉线穿过支杆前端的通孔后再穿入固定螺栓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以实现对拉线的涨紧。涨紧后的拉线可保证喷射头跟随支杆的摆动而摆动。通过在两夹板上开设与主动球体相配合的球形孔,既实现了对主动球体的固定,又保证了主动球体可进行自由转动,以保证对喷射头的喷射方向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射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射头部位的剖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动球体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动球体部位的剖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射头朝正前方喷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射头朝上方喷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喷射头朝下方喷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流体管道,2喷射头,3流体腔,4喷头腔,5主动球体,6夹板,7手柄,8支杆,9拉线,10前外筒,11后外筒,12滑轮,13通孔,14分线管,15集线管,16连接螺栓,17随动球体,18球形空腔,19球形腔,20螺纹杆,21支撑板,22固定螺栓,23穿线孔,24球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由流体管道1、喷射头2、主动球体5和多根拉线9组成,所示流体管道I的内部为流体腔3,灭火用流体物质由流体腔3进入。喷射头2设置于流体管道I的前端,并可进行自由转动,喷射头2的内部为与流体腔3相通的喷头腔4,灭火流体由流体腔3进入喷头腔4中,并由喷头腔4喷出。主动球体5位于流体管道I的后端,主动球体5的两侧设置有对其进行限位的夹板6,两夹板6既实现了对主动球体5的固定,又可保证主动球体5的自由转动。主动球体5的前端固定有支杆8,后端固定有手柄7 ;通过手握手柄7可驱使主动球体5转动,进而带动支杆8进行转动。所示的喷射头2的外围设置有前外筒10,支杆8的外围设置有后外筒11。多根拉线9的前端穿过前外筒10上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喷射方向调节装置,包括流体管道(1)、喷射头(2)、主动球体(5)和多根拉线(9),流体管道中为通入灭火流体的流体腔(3),喷射头活动设置于流体管道的前端,喷射头的内部为与流体腔相连通的喷头腔(4);其特征在于:主动球体位于流体管道的后端,主动球体的两侧设置有对其进行限位的两夹板(6),主动球体的后端固定有手柄(7),前端固定有支杆(8);喷射头的外围设置有前外筒(10),支杆的外围设置有后外筒(11),多根拉线的前端穿过前外筒上的不同通孔(13)均匀固定于喷射头的外围,拉线的后端穿过后外筒上的通孔均匀固定于支杆的外围;拉线成涨紧状态,以使得喷射头的方向随支杆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实现对流体喷射方向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泉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